【一包養網站比較決戰脫貧攻堅 決勝全面小康】甘肅鎮原:特色農業助脫貧 菊花鋪就致富路!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央視網消息:(記者 康彥龍)“去年已采摘6至7茬,實現畝均凈收入2500元!”對甘肅省鎮原縣孟壩鎮峁合村村民王跟科來說,種菊花能有這樣好的收入出乎他的意料。

58歲的王根包養網評價科是村里的建檔立卡貧包養網困戶,去年開始種植萬壽菊包養一個月價錢。“雖然只種了2畝多,就拿到了6000多元”,他微笑著告訴記者。在去年之前,他和這里的大多數村民一樣,小麥玉米土豆一直是其包養種植的主要農作物,投入大,產出低,家庭收入微薄。如何依托當地農業的實際情況,發展有特色的作物種植幫群眾脫貧致富,當地政府將目光投向了萬壽菊種植。

1

  村民王跟科在采摘萬壽菊 包養網車馬費康彥龍/攝

據了解包養網VIP,萬壽菊是一種一年生菊科草本植物,春夏天播種,一年花期近6個月之久,可采摘包養條件5-6茬。其主要特點是花大、花期長,臺灣包養網對土壤要求低,同時集觀賞、藥用、食用、環保等經濟價值于一身,目前已成為當地脫貧致富的重要法寶。

“剛開始,村民的種植積極性并不高,將自己種了好多年的玉米小麥等作物改種花,大多數人還比較猶豫。”孟壩鎮鎮長黃步杰告訴記者,為解決長期包養群眾積極性的問題,當地組織鎮村組及幫扶干部多次進村入戶,與農戶面對面核算萬壽菊種植收入賬,宣講萬壽菊產業扶持政策,點對點開展針對性服務指導。“我們多次組織農戶代表赴兄弟鄉長期包養鎮武溝鄉實地參觀學習,了解種植收益情況,提高農包養網戶種植積極性。”

當地田間綻放的萬壽菊 康彥龍/攝

  當地田間綻放的萬壽菊 包養網康彥龍/攝

按照全縣產業培育總體要求,近兩年該鎮將萬壽菊產業作為脫貧增收主導產業來抓。采取“農戶訂單種植、公司保護價格收購”的方式,建成峁合村2000畝萬壽菊示范點1處,落實種植面積0.7萬畝,帶動665戶貧困戶栽植萬壽菊2335畝包養。黃步杰表示,當地發展萬壽菊種植是一種“訂單農業”模式,農民只管種植、采摘,不用擔心市場包養留言板問題。“萬壽菊市場缺口很大,相關公司種多少包養網收購多少,目前供不應求。”

當地已投資68萬元在塬口村新建萬壽菊鮮花收購站1處,按照訂單價0.95元/公斤收購鮮花。“農民只要將采好的菊花拉到收購站,過完稱就可以拿到包養網比較錢,非常方便”,黃步杰告訴記者,鎮政府去年以來,已邀請技術人員深入村組開展包養條件包養網單次栽植技術培訓30場次,同時新建婚紗攝影、觀景平臺、農家樂各1處,解決群眾鮮花交售、技術缺乏、產業單一問題。

 孟壩鎮萬畝萬壽菊種植基地 康彥龍/攝

  孟壩鎮萬畝萬壽菊種植基地 康彥龍/攝

為發展萬壽菊產業,當地近兩年出臺一系列鼓勵舉包養措。對于種植萬壽菊的農戶,每畝給予200元種苗費、貧困包養甜心網戶每畝政府補助保險7.5包養故事元、1袋有機肥、1卷農膜,共計400元政策扶持資金。如果當年絕收,通過保險每畝就能理賠1500元,降低了廣大農戶種植風險。

現如今,依托萬壽菊種植基地,當地已舉辦集體婚包養網禮、萬包養壽菊采摘比賽、書畫藝術交流、“萬壽菊”杯廣場舞選拔比賽為主題的“萬壽菊”文化旅游藝術節。“旅游+”理念延包養網伸產業發展鏈條,以“包養網特色種養+旅游觀光”發展模式,全力打造包養條件以峁合村為中心的萬畝萬壽菊旅游觀光園。

長期包養目前,全鎮萬壽菊產量已突破5000噸,創造收入475萬元。在發展產業過程中發揮黨員干甜心花園部的帶頭作用包養網,鎮村黨員干部“保本不分紅”入股領辦祥農等8個萬壽菊種包養網植專業合作社,吸納社員110人,帶動2114戶群眾發展萬包養網包養網菊產業,其中黨員42人栽植萬壽菊700畝。就地吸納務工200多人,實現人均收入6000元以上,帶動當地群眾脫貧致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