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層】寧夏涇源:農民冬忙臺包養心得“花式”迎新春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銀川1月21日電(記者謝建雯、范思翔)春節未至,年味已濃。在寧夏固原市涇源縣六盤山鎮冶家村村部,40多位巧手婦女頭戴廚帽,身穿圍裙,忙著學做中式面點。村民包養包養 蒙秀珍旁邊的盤子里,剛做好的菠菜餅和豆包養網 沙餅冒著熱氣,色香味俱全。

“春節快到了,聚在一起學做面點包養網 熱鬧,我包養 這周天包養網 天都來。”45歲的蒙秀珍說,“再說廚藝好也實用,回頭客包養網 多,農家樂生意就好。”

冶家村位于有“高原綠島”之稱的六盤山腳下,是遠包養網包養 有名的“農家樂”村,村里旺季日接待量超過2000人。蒙秀珍家的30個床位一到旅游旺季幾乎每天都滿客,這離不開她的一手好廚藝,更得益于涇源縣送培訓下鄉的惠民舉措包養網

包養 近年來,為提升農民就業技能,幫助他們增收致富,涇源縣廣泛征集民意,已連續多年舉辦中式烹飪、手工編織、包養 月嫂等培訓。今年,為期20天的中式面點培訓更包養網 是吸引不少開農家樂的巧手婦女來學習。

“我們每天學兩種面點包養網 做法,我打算多學些新花樣,春節期間做出來帶著走親戚。包養網 ”蒙秀珍說。

與此同時,面點培訓室隔壁的扶貧車間里包養網 ,41歲的致富帶頭人冶三成帶著20多位村民在忙著趕制除夕夜縣城要用的包養 六組大型花燈,為即將到來的新春佳節做準備。

車間里,已經做好的一艘“巨輪”在通電狀態下流光溢彩,童話故事里的“南瓜馬車”造型已成型,幾名女工正在為“白馬”燈架裱糊綢緞,一派繁忙景象。為在緊張的工期內做出讓觀眾眼前一亮的璀璨花燈,冶三成在這個本該在家包養 “貓冬”的農閑時節,進入“冬忙”期。

“看看已經做好的花燈,感覺很有成就感。花燈一亮,節日喜慶的氛圍馬上就有了。有余力的話,我還想做幾盞花燈放在我家院子里,沾點喜氣。”冶三成說。

而在距冶家村60多包養網 公里的涇源縣大灣鄉武坪村,這兩天從村部傳來的陣陣吹拉彈唱聲中,也飄散著濃濃的年味氣息。這是村里的“六盤山秦劇團”在為正月初五到元宵節之間的“送戲進村”巡演加緊排練。包養網

74歲包養包養 劇團成員魏國斌擅長彈揚琴、三弦和拉板胡。從隨包養 便搭臺就唱、道具服裝簡陋的“地攤戲”到正規的劇團演出,武坪村秦腔包養 逢節必唱,而加入劇團這幾年,魏國斌逢唱必到。

“我們這兒過年唱戲包養網 是傳統包養網 。正月里搭臺子演出時,臺下全是戲迷。”魏國斌說,受自包養網 己影響,老伴兒和孫子都會哼幾句秦腔小調,大年三十晚上,他們在家里吃完團圓飯就一起唱。

據劇團團長梁建平包養 介紹,今年春節期包養 間,劇團將包養 進村巡演20多場次,為更多戲迷送去新春歡樂和祝福。為此,魏國斌和同是秦腔迷的老伙計已經排練一個多月,每天最少6小時,為“唱響”中國年鉚足了勁兒。

“年紀大了,過年就圖個熱鬧、高興。現在做足準備,才不辜負戲迷,讓他們聽著秦腔歡歡喜喜迎新年。”包養網他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