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消除絕對貧困 再戰鄉村振興S包養網站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危房改造搬進新房、家門口香菇基地務工、庭院里搞起小養殖……自2016年被識別為建檔立卡貧困戶,精準幫扶“政策包”送上門,岫巖滿族自治縣唐家堡村汪振東一家的生活就迎來了轉機。如今,他家已摘掉了“窮帽子”,過上好日子。

短短幾年,我省共有84萬人像汪振東一樣告別貧困。“全面小康路上一個都不能少”的莊重承諾,從理想變為現實。

為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我省為動態識別的每一戶每一人建檔包養網立卡。聚焦“兩不愁三保障”,落實“六個精準”要求,包養網實施“五個一批”舉措,開展“包養十大專項行動”,致力于解決好“扶持誰”“誰來扶”“怎么扶”“如何穩”等問題。

全省上下包養網調包養網動各方精干力量,盡銳出戰。第一書記來了,2.2萬余名駐村工作隊員和第一書記扎根一線,帶領村民“人進貧退”;定點幫扶來了,省市縣三級定點幫扶單位投入資金超過6.4億元,發展產業項目1573個;對包養口幫扶來了,沈陽、大連、鞍山等共落實對口幫扶資金6947萬元,并推動部分產業轉移;消費助農來了,各級各部門積極開展集體采購、電商等消費扶貧活動,累計銷售扶貧產品28億元,幫扶帶動19.6萬建檔立卡人口增收。

產業扶貧是根本之策。2016年至2020年,我省共投入省以上財政專包養項扶貧資金50多億元包養網用于產業扶貧,實施產業扶貧項目11982個,建成各類產業扶貧基地5221個、扶貧車間395個,5包養654個村有資產收益扶貧項目。如今,包養每個貧困縣(市)都培育了1個以上的扶貧主導產業,貧困戶享受產業扶貧政策實現全覆蓋。

包養

健康扶貧拔“窮根”。在我省農村,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最為突出,農村貧困人口因病致貧占比一度達到46%,個包養網別地區甚至高達60%至70%。為了拔掉這個最大的“窮根”,我省積包養網極推動健康扶貧,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對建檔立卡人包養網包養網全覆包養蓋。去年,遼陽縣河欄鎮詹家村的劉少利住包養了三次院,醫療費包養用高達3.5萬元,個人自費部分不到1400元。

建平縣榆包養網樹林子鎮小房身村的魏國秀,告別傳承三代近百年的土房搬進新房,全省像他包養家這樣翻建改造的危房多達11.7萬戶;北鎮市中安鎮高達村的劉旭,享受學費和包養網住宿費全免、生活費補貼,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學生不因包養貧失學輟學,省內累計有14.5萬名學生像劉包養旭這樣得到幫扶;朝陽市雙塔區東楊家廟村的張艷萍被安置到一家企業做工,每月2000多元的穩定收入幫了大忙,就業幫包養包養網讓全省23.1萬貧困人口像張艷萍一樣實現就業……

以熱血赴使命、以行動踐諾包養網言。全省上下8年精準包養網扶貧、5年脫貧攻堅,用汗水澆灌出卓越成包養網包養果:貧困縣全部摘帽,貧包養困村全部銷號,貧困人口全部脫貧,歷史性消除了絕對貧困。貧困人口人均純收入由2015年的3423元增加到2020年的9648元,增長182%。與此同時,長期困擾貧困地區的出行難、飲水難、上學難等具體問題得到普遍解決。

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征程的起點。今天,全省上下又投身于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下一個戰場,朝著新目標篤定前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