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包養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孵化本土電商達人 舉辦全國體育賽事——山區小城江西全南攀登向上闖新路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網南昌12月12日電題:鄉村振興在行動丨孵化本土電商達人 舉辦全國體育賽事——山區小城江西全南攀登向上闖新路

新華網 王曉震 譚茜予

老區不“老”,在革命老區江西省贛州市全南縣,新華網“鄉村振興在行動”調研團隊發現許多讓人想不到的發展新現象,一個山區小城,竟有不少三農領域電商達人,網上銷售當地農特產品8500余萬元;建成國內知名攀巖基地,接連舉辦全國全省攀巖賽事;種植大規模高品質蔬菜,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山高路遠,發展落后”曾是這里的真實寫照,如今巨大變化產生的原因是什么?給我們什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么啟示?對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又有怎樣的影響?帶著這樣的疑問,調研團隊走進全南鄉村,探尋鄉村振興背景下這座小城的“破圈”之路。

一張網絡 帶動農特產品飛出大山

提起江西全南的“華農兄弟”,不少人在新媒體平臺刷到過他們的視頻,輕松幽默的氛圍和真實的農村環境,勾起受眾對鄉間田園生活的向往,“圈粉”千萬的同時,釋放巨大的助農效應。2021年幫助村民網銷400多萬斤臍橙、香菇、包養蜂蜜等農特產品。

江西全南“華農兄弟”包養網單次成員劉蘇良參加當地直播助農活動。新華網發 李凡欽 攝

原本只是想拍視頻賺點錢,現在做到了為鄉村振甜心寶貝包養網興作貢獻。如今,“華農兄包養網弟”成員劉蘇良包養網有了多重身份,被聘為“全南網商協會聯合工會副會長”“全南鄉村振興顧問”等。

“華農兄弟”的做包養感情法也吸引著有類似想法的新農人,全南縣依托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基礎,陸續培育發展了一大批正能量網絡名人,甚至一些鄉村干部也成了直播好手,宣傳農特產品及旅包養感情游特色,累計網上銷售全南農特產品8500余萬元。

全南電商起步并不算早,有如今電商環境實屬不易。全南縣商務局局長王彬介紹,全南借助改革試點的東風,先后在普及電商知識、培訓電商人才上發力,并升級鎮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化解農產品上行和消費品下行的“最初和最后一公里”問題,滿足農村物流需求,促進鄉村包養網VIP經濟發展。

陳龍是全南龍煜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之前在廣州做電商生意,后來回到龍源壩鎮寨下村開廠,主營當地特色小吃月亮粑,依靠縣內網紅資源和便利的電商條件,每個月有90萬元左右銷售額。

全南縣在原先電商產業園基礎上,升級建設農產品互聯網營銷中心(5G直播基地),包含產品包養網展示、云儲轉運倉、直播、培訓等功能包養。目前,中心在孵企業28家,截至10月累計創造網絡零售總額8830.23萬元,帶動就業100余人。

“我們還把‘全南好禮’區域品牌干出來了,涵蓋臍橙、熏雞、黃精茶、酸棗糕、月亮粑、富硒大米等優質農特產品。”王彬拿出手機展示著區域品牌logo,話語間透露著欣慰和興奮,“以后我們全南的農特產品有了‘統一身份證’”。

一場賽事 為小城添活力攢人氣

如何讓這座小城更有吸引力,更具發展潛力?全南依托世界包養網評價攀巖冠軍鐘齊鑫家鄉品牌,加快體育文化旅游融合發展,趟出了一條自己的路。

今年8月,一場全國性攀巖賽事在全南攀巖小鎮賽場激情上演,來自北京、上海、廣東、西藏等19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344名運動員包養站長參賽,讓包養廣大攀巖愛好者過包養網足了包養眼癮,也為這座小城增添了無限活力。

圖為江西全南攀巖小鎮。新華網發 李凡欽 攝

攀巖已成為全南的嶄新名片,涌現出鐘齊鑫、鐘林財、潘旭華等一批攀巖名將,并有24名教師獲得國家職業資格攀巖初級社會指包養女人導員證書,組建了160余人的縣青少年攀巖隊,被評為“贛州市青少年攀巖后備人才訓練基地”。

“20包養21年,攀巖小鎮年游客量達30多萬人次。”攀巖小鎮經包養網理鐘遠翔介紹,“無處不攀巖”的氛圍吸引著來自贛州、廣東等地的游客,這包養甜心網項小眾運動的關注度越來越高。

日益增長的名氣和人氣也讓周邊村民從中受益。攀巖小鎮規劃70間民宿,由原來村民的土坯房改建而成,在旺季的時候供不應求,村民不僅可以領取租金還能到此務工,在家門口就能工作。

今年21歲的曾照警是城廂鎮鎮仔村人,剛畢業就回到攀巖小鎮民宿包養前臺上班,在閑暇之余還能干點副業。鐘遠翔說,本村的村民包養占到用工量的百分之五十,還有不少像曾照警這樣的年輕人加入,為景區增添了活力。

結合大型攀巖賽事的舉辦,全南大力推進長期包養“體育+旅游”,形成以賽促旅、以旅帶文、文體旅共進的新業態。雅溪古村、天龍山景區、正河村等景區景點和鄉村旅游點被更多人熟知,很多因攀巖賽來到全南的游客,感受著一步一景的“全包養金額景全南”。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全南縣接待游客597.68萬人次,同比增長46.38%;實現旅游總收入47.37億元,同比增長59.12%。

一張婚紗照 折射當地農村新面貌

化妝、換衣服、拍照……近日包養女人,在金龍鎮東風村,今年59歲的脫貧戶黃社橋和其他村民收到來自當地政府的一份特別禮物——免費拍攝婚紗照。

全南縣相關部門組織工作人員幫村民免費補拍婚紗照。新華網 王曉震 攝

這張遲到多年的婚紗照,對像黃社橋一樣的農村群眾來說,有著不一樣的意義包養感情。“之前結婚的時候沒拍過婚紗照,也一直是妻子的遺憾,現在日子好了,又完成了她這個心愿,非常開心。”黃社橋說。第一次面對鏡頭的他們,少不了扭捏羞澀,但臉上透露出的幸福是藏不住的。

小村莊里釀著大氣象。與土地相伴幾十年,如今生活越來越好,這離不開鄉村振興的接續推進。近年來,全南縣以現代農業為突破口,布局高山蔬菜、芳香花木、林下靈芝、供港生豬等128個產業基地,吸引了一批重點農業項目落戶鄉村,讓農民腰包鼓起來。

黃埠村位于城廂鎮北側,依靠富硒水稻、水果玉米等特色產業,成為全南縣村集體經濟收包養甜心網入第一個突破百萬元的“明星村”。村民曹裕發今年承包了70畝土地種植水稻,有不錯的收益,“機械化種植、打藥,由村里統一收購,讓我們省了包養管道不少勁,價格還比外面要高短期包養。”

“位于龍源壩鎮的蔬菜基地,遵循國家有機種植標準,加上這里獨特的氣候條件,生產的蔬菜價格也跟著翻倍。”江西自然之星農業科包養留言板技有限公司行政人事經理李細林說,這些青菜搭乘冷鏈物流包養價格ptt成了大灣區食客餐桌上的“新寵”。

“憑借交通、環境、氣候優勢,全南較早發展商品蔬菜,并被評為‘全國蔬菜產業重點縣’。”全南縣農業農村局經濟作物股股長黃紹包養妹富介紹,縣里積極引進在種植、管理、銷售端有優勢的農業龍頭企業,通過政府引導,吸引更多農戶參與。

據了解,目前全南縣獲得有機認證的蔬菜品種21個,通過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認證的基地2個,已申報正在審核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2個。蔬菜種植面積12萬畝,年產量達22萬噸,年產值突破7億元,帶動了20家合作社、6500戶農戶參與發展蔬菜種植,農戶戶均年增收2.3萬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