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讀一包養網心得懂十大考古新發現[組圖]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出土金耳環

  曲踏墓地出土遺物

  銅仗首

  磨刀山遺址手鎬出土現場

  楊價夫人墓室出土螭首金杯

  ▲延慶水泉溝遺址煉鐵爐全景

  出土的雞首壺

  鳳跗(底座 M1槨室北部出土)

  東周時期城墻城壕剖面

  回洛倉漕運溝渠

2014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結果昨日揭曉,北京大莊科礦冶遺址群入選。這是繼1990年金中都水關遺址入選第一屆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后,北京考古項目25年來首次入選“全國十大”之列。比較遺憾的是,北京另外一個候選項目故宮明清建筑基址最終以幾票之差落選。

為何包養網車馬費故宮落選?據專包養網家透露,故宮明清建筑基址此次在投票中得票數沒有過半。之所以沒有當選,主要是因為挖掘故宮明清建筑基址發掘才開展不久,目前的發掘面積不是很大,很多專家認為再發掘一段時間,或包養網站許會在現有明代遺址的基礎上發現元代的遺跡。

內蒙古正鑲白旗

伊和淖爾墓群

地點: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正鑲白旗伊和淖爾蘇木寶日陶勒蓋嘎查東北5公里處,海拔1260米。

時間:北魏

成果:伊和淖爾墓群地處北魏六鎮及北魏長城沿線,是目前在國內發現的緯度最北的北魏墓群。這些墓葬分布集中,排列有序,規格較高,顯然是包養一處北魏時期的家族性貴包養管道族墓地。

顯現異域特色

墓葬出土的部分遺物有著明顯的異包養網VIP域文化特色,比如有地中海沿岸文化特色的“凸”字形金項圈、玻璃碗、銀碗等。其中,以“凸”字形金項圈為例,這件飾品帶有西方文化特色,在地中海沿岸及古波斯地區發現較多,在中國北方草原較罕見。

西藏阿里地區

故如甲木墓地

和曲踏墓地

地點:噶爾縣象泉河上游北岸

時間:公元2至3世紀

成果:出土包括形制相同的箱式木棺、黃金面具、絲織品、陶器、包養意思銅器、鐵器、木器和料珠等。從喪葬習俗上看,雖然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中采用了不同的墓葬形制,但都流行深挖潛埋,采用側身屈肢葬式,并殉葬大量馬、羊等動物,因此兩個墓地應該屬于象雄時期的同一個考古學文化,其影響范圍擴展到了整個喜馬拉雅山地帶。

首次考古發現天珠

至今仍被藏人視為神圣之物的“天珠”歷史有多悠久包養網?經考古發掘,有了包養價格1包養感情800年前的實物例證。公元2世紀至3世紀前后象雄時期的曲踏墓地發現了一枚寶貴的天珠,這在阿里地區系首次發現。鄰近的故如甲木墓地還出土了用于覆面的黃金面具。

云南祥云大波那墓地

地點:祥云縣位于云南省中部偏西、大理白族自治包養網VIP州東南部。大波那墓地在祥云縣云南驛壩東北部的劉廠鎮大波那村東。

時間:戰國至西漢時期

成果:大波那墓地是滇西地區戰國至西漢時期規模和分布范圍最大、規格最高的一個墓地,葬具、葬式特殊且沒有被盜掘過,完包養網整性較好,出土陶、銅、石、木器等文物。研究證明,大波那是這一時期洱海區域的重要文化中心。

巨棺運輸成謎

在眾墓葬中,一具木棺顯得格外特殊,棺木似乎是一塊巨大的整木剖空一部分,造型與四川的船棺有些相似,但不盡相同。這座棺木是如何開啟的?因為一邊有一半有剖開的痕跡,另一半卻是嚴絲合縫。另外估計包養俱樂部棺木實際重量有3噸左右,古代沒有機械,這么重的棺木是如何從遠處運至墓地,又如何置于坑中呢?

廣東包養俱樂部郁南磨刀山遺址

與南江舊石器地點群

地點:廣東省西部云浮市郁南縣河口鎮和都村

時間:舊石器時代

成果:發現上、下兩個包含石制品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層,出土各類石制品近400件,揭露出較大面積的古人類活動區域。該遺址是廣東省首次發現并經科學發掘的舊石器時代早期曠野類型遺址。

廣東古人愛吃素

據考古人員介紹,磨刀山遺址確定是舊石器時代早期,與周口店北京猿人差不多。可以看出廣東人起源于幾十萬年前。遠古南方人北方人有何不同?北方人吃肉多,南方人吃植物多。考古人員表示,北方人生活在草原環境,更多吃肉,使用小包養網dcard型石片石器比較多。而南方人在森林環境生存,吃植物比較多,因此使用個頭比較大的礫石石器多。磨刀山遺址出土的砍砸器、手鎬、手包養留言板斧等大中型工具佐證了這一點。

貴州遵義

新蒲播州

楊氏土司短期包養墓地

地點:遵義市東北側約20公里的新蒲新區新蒲村官堰組

時間包養:唐宋

成果:目前已在頭箱和棺槨間出土精美金銀器80余件,是深入認識南宋時期的喪葬禮儀和宋代金銀器制包養網評價作工藝、藝術及交流的重要材料。

實驗室考古顯神通

由于墓葬歷經700年面世,棺槨、木器等文物變得十分脆弱,就連一些金銀器都有所粘連。為了信息資料提取的完整、系統和對出土文物的保護,考古人員將兩套棺槨整體套箱提取,運送至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進行實驗室考古。

北京延慶大莊科遼代礦冶遺址群

地點:延慶縣大莊科鄉南距北京市區70公里包養甜心網,西距延慶縣城40公里。

時間:遼代

成果:大莊科礦冶遺址群是目前國內發現的遼代礦冶遺存中保存冶鐵爐最多,且爐體保存相對完好的冶鐵場所,其基本形貌清晰可見。爐內包養網車馬費結構完好,鼓風口清晰可見。發掘所揭示的爐型結構為正確認識中國古代冶鐵高爐的爐型結構演變提供了彌足珍貴的資料。

遼代“首鋼”待遇高

在發掘出的3000平方米生活區中,共有14間居住用房,估計可住數百人。從出土的瓷器、玉器等生活用品觀察,包養網VIP這些煉鋼工人的生活、待遇應該較高。普通人當時用的都是陶盆,而工人們已經使用瓷盆。從房屋坐北朝南,院門、院墻、正房、東西廂房以及火炕等形制來看,當時的房屋已與現代基本相同,在某處土炕遺址還能看到燒紅的熟土痕跡,頗具生活氣息。

浙江上虞禁山早期越窯遺址

地點:紹興市上虞區上浦鎮大善村,這里是曹娥江中下游地區,不僅是成熟青瓷的起源地,同時也是漢六朝成熟青瓷的生產中心。

時間:東漢至三國

包養網成果:新發現窯址60多處,時代基本集中在東漢時期,包養合約這樣本區域內調查確認窯址近200余處,其中東漢時期窯址近100處,三國西晉時期窯址60余處,為建立成熟青瓷起源包養網過程提供了豐富的資料。

陶和瓷界樁在東漢

由陶到瓷的轉變是極為艱難和漫長的過程。原始瓷走過了兩千多年的蜿蜒而坎坷的道路后,終于在東漢中晚期跨入了成熟瓷器的門檻。東漢中晚期,在今浙江上虞的曹娥江中游兩岸,窯火通明,巧匠云集,窯業技藝精進,人們終于拂去了原始瓷的一身“陶氣”,成熟瓷器就此誕生。

湖北棗陽市

郭家廟曾國墓地

地點:棗陽市吳店鎮東趙湖村,地處漢水支流滾河北岸、隨棗走廊的入口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時間: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

成果:出土銅、漆木、玉石、金、銀、錫、陶、骨、皮革等各類質地文物近1000件套,包括青銅器800余件套、玉器86件、漆木器40余件,其中鼎、盤等有“曾子”銘文。

周代禮樂代表

墓中發現了一處大型樂舞遺存,年代屬兩周之際至春秋早期,為目前所知最早的樂舞遺存,距今約2700年。據介紹,墓室內的北部分布著一批彩漆木雕大型編鐘架和編磬架,包括長、短不等的梁以及立柱和底座包養一個月價錢。考古人員表示,著名的曾侯乙編鐘,是禮樂制度極盛的標志。此次發現的春秋早期包養網大型樂舞遺存,進包養一步證明了曾國是周代禮樂文明的正統代表。

河南鄭州

東趙遺址

地點:鄭州市高新區溝趙鄉趙村南與中原區須水鎮包養網董崗村西北之間,遺址面積約100萬平方米。

時間:夏商時期

成果:發現了龍山文化晚期、新砦期、二里頭時期、早商二里崗期、兩周時期文化遺存包養網。該遺址考古學文化延續時間之長、文化序列之連續完整,在中原地區同類遺址中甚為罕見,將進一步完善中原地區夏商周時期考古學文化分期體系與文化譜系。

“嬰兒奠基”

令人駭然

考古人員介紹,在城墻的某一層位當中,發現用以奠基的嬰兒遺骸,說明二里頭文化時期在夯筑城墻的過程中,有將小孩埋入奠基甜心花園再繼續夯筑的制度。這種以人奠基的現象,在同時代的城墻修筑中不是沒有,但極為少見。

河南隋代回洛倉與黎陽倉糧食倉儲遺址

地點:位于隋唐洛陽城北1200米,地處邙山南包養網麓的緩坡帶。

時間:隋唐

成果:整個倉城倉窖數量在700座左右,遠超文獻記載中的數量,是目前國內考古發現倉窖數量最多的古代糧食倉儲遺址。

隋代國有糧倉

作為代表隋代不同類型的大型國有糧倉——黎陽倉和回洛倉遺址的同時發掘,以極為豐富的考古新資料全面揭示了我國古代特大型官倉的概貌和儲糧技術的高超水平,以及儲糧的種類。兩處倉儲遺址的考古發現也為中國大運河成功“申遺”提供了隋代運河開鑿和利用的珍貴實物證據。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