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紅十字會是從事人道主義工作的社會救助團體,備災救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紅十字會法》賦予紅十字會的光榮職責,是中國紅十字會的核心業務工作。長期以來,中國紅十字會充分發揮自身包養網比較優勢積極參與國內及國際重大自然災害救助工作,在“救災”方面不斷加強,在“防災”方面不短期包養斷探索,以實際行動“為政府分憂,為百姓解難”,凸顯了作為政府人道領域助手的作用。
中國紅十字會在自然災害救助工作中的主要任務是:及時考察災情,包養網對災害進行評估,了解災區需求,視災害程度采取相應的救助活動;與政府衛生防疫等部門配合包養網車馬費,組派醫療隊赴災區包養app開展醫療防疫等工作包養站長,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防止疫病流行;向災民宣傳災后自救、防災避險及防疫防病常識,提高其自我保護意識;依法開展募捐,并及時將募捐款物發放到災民手中;開展災后重建,幫助災民重建家園。此外,我會還大力發展旨在提高群眾防災減災意識的社區備災項目,防患于未然。
在中國紅十字會的救災工作中,十分強調“第一時間救助”的理念,要求救災人員要在第一時間到達災區考察災情,物資要在第一時間送到災民手中。為此中國紅十字會不斷建立包養和完善備災儲備機制,按照我國大陸地理分布情況,總會分別在杭州、孝感、沈陽、成都、廣州、西安建成了6個區域性備災救災中心,湖南、安徽、江蘇、云南等15個自然災害頻發的省級紅十字會也建立了備災救災中心,此外還有30多個地(市)縣級紅十字會建立了備災倉庫,初步形成了中國紅十字會的救災物資儲備網絡,大大增強了紅十字會的災害應急能力,包養網加快了紅十字會的應急反應速度。在此基礎上,中國紅十字會不斷加強籌資力度包養俱樂部充實備災包養妹儲備,目前,僅中國紅十字會總會每年的備災儲備物資價值就達到了6000萬元。
2008年包養app初國內部分地區遭受了突如其來的冰凍雨雪災害襲擊,各級紅十字會及時包養意思啟動包養網站應急預案積極應對,在第一時間動用儲備物資向災區提供援助,僅總會在災后第一時間就向災區提供了近3包養3.75萬件棉衣被和7953噸糧食,全國受災省紅十字會共派出救災工作組991組次、救災工作人員8267人次、紅十字志愿者25853人次投入救災工作,在調撥常規的御寒衣被、糧食等物資基礎上,還為斷電地區群眾緊急采購調運了蠟燭、發電機等物資設備,向滯留人員提供方便食品、飲包養網用水等救助,在第一時間為保障災區群眾的生命和健康做出了努力。與此同時,各級紅十字會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發動募捐,2008年雪災災害期間,全國各級紅十字會共募集救災款物超過2億元人民幣,在緊急階段向災區投入救助款物價值1億多元,數百萬受災群眾受益,極大地緩解了災區困難,有力地協助了政府工作,同時在包養網中包養華大地弘揚了“人道、博愛、奉包養管道獻”的紅十字精神,進一步促進了和諧社會的建設。
作為國際紅十字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包養網分,近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在國際紅十字運動中的地位和作用也在不斷增強。我會常年通過包養網雙邊和多邊渠道向受災的發展中國家提供緊急人道救助,每年約20多個國家,捐款總額都在600萬元以上包養。近年來中國紅十字會在印度洋地震海嘯、美國“卡特里娜”颶風、印巴大地震等重大自然災害中都發甜心寶貝包養網揮了積極作用,給予了及時的人道主義援助和支持。特別是在印度洋地震海嘯的救援行動中,中國紅十字會發揮了前所未有的作用,共接收海嘯捐款、物資價值4億多元人民幣。向印尼、斯里蘭卡、馬爾代夫、泰包養國、印度等11個國家提供了緊急援助,并在包養網斯里蘭卡、馬爾代夫、印尼、泰國、緬甸五個國家開展重建工作。 包養
目前,全國6700多名專職紅十字工作人員,2400多萬會員,113萬紅十字志愿者正在不斷包養網單次努力,嚴陣包養網以待,隨包養網單次時準備向廣大災區群眾提供幫助。實踐證明,中國紅十字會參與的災害甜心寶貝包養網救助工作,減輕了災區人包養民的痛苦,傳播了人道主義精神,促進了社會的穩定與和諧,增進了社會的文明與進步,中國紅十字會已經成為社會主包養義現代化建設和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一支重要力量。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