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寨S包養心得:2800名黨員干部下沉一線抗疫戰貧踐初心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我申請到金泉社區值守,與堅守在易地移民扶貧搬遷安置點社區一線抗擊疫情的同志們共同戰斗,請組織批準!”包養丹寨縣委組織部副部長孟德春在請戰書上寫道。

自疫情防控工作啟動以來,丹寨縣2800名黨員干部紛紛向組織提交請戰書,主動請纓奔赴一線,戰斗在抗疫最前沿,立誓疫情不滅,絕不收兵,連續奮戰守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建全指揮體系,夯實組織“戰斗包養堡壘”

防控就是責任。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面前,丹寨縣委高度重視,包養網及時成立了縣委書記、縣長為雙組長的領導小組,統籌謀劃,精心組織,靠前指揮,堅包養網定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信心和決心。

靠前指揮,壓實責任。及時制定出臺壓緊壓實疫情防控責任體系管理辦法及問責辦法,建立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聯系鄉鎮、縣委常委包鄉鎮、縣鄉領導包片、部門包村、干部包戶的“一聯包養網四包”工作責包養網任機制。

“我們在縣、鄉鎮、村(居、社區)設立三級包養網指揮部,明確各級干部在疫情防控中的具體職責,構建起縣、鄉、村三級指揮體系,包養包養層壓實干部疫情防控責任。”丹寨縣委副書記、縣長徐劉蔚介紹說。

據悉,全縣41名縣級領導、87名部門單位主要領導和120名村(居、社區)黨支部書記下沉一線指揮,科學防控,精準施策。

黨員沖鋒在前,鑄造防控“銅墻鐵壁”

疫情就是命令。

“作為一名黨員,在這非常時期,包養我應該自覺肩負起先鋒模范作用,我自愿來卡點值守!”丹寨縣金泉街道東湖社區74歲老黨包養員吳相光請纓出戰。

出動出擊,不甘落后。在疫情防控關鍵時刻,縣直部門、鄉鎮、村各級干部群眾紛紛請戰,縣交通、公安、交警、疾控、醫院等部門單位黨員下沉一線,分赴到各卡點值守包養,深入村組自包養網然寨、社區樓棟排查,成為高速路口防疫“守門員”、“測溫姐”,國省及縣鄉干線運輸“消毒員”、“跑腿哥”。他們以網格為作戰單元,簽訂承諾書,7528名黨員一人不漏向所在黨組織作承諾,主動投身防控一線,

在興仁鎮龍坡村,村黨支部書記劉啟高對我們說,“我是一名老黨員,老百姓信任我,我不能辜負群眾。在疫情面前,我帶領全村群眾一起設卡值守、宣傳、排查包養、消殺,誓把疫情擋在山門之外!”

“我們通過連日排查和宣傳,共排查221名返鄉農民工、學生等,沒有發現發熱群眾。在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們一定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狙擊戰!”龍泉鎮新塘村脫貧攻堅隊長潘庭進說。

部門同頻共振,構筑疫情“嚴密防線”

疫情不殲滅,責任不脫鉤。

縣委組織全縣75個縣直部門包養網、駐縣單位和企業黨組織1763名干部與8個社區黨組織、114包養網包養網村(居)結對共建,統籌安排125名醫生、92名干警開展聯防聯控工作,構建“鄉鎮(街道)干部+村(居、社區)干部+公安干警+共建單位下沉干部”社區聯防聯控工作格局,實現一名縣委班子包保一個鄉鎮(街道)包養網、一名縣直部門主要領導包保一個村(社區)、一名干部包保一個網格(小組包養)的工作機制,構筑疫情防控嚴密防線。

包養

興仁鎮黨委書記況再猛向我們介紹,興仁鎮25個黨(總)支部345名鎮村包養黨員、200名脫貧攻堅隊員、40余名第一書記和駐村干部先后投入疫情防控工作,深入村、組、自然寨開展設卡值守、信息排查、體溫檢測,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勢頭。

在東湖社區高峰樓安置點,縣委第包養網二巡察組潘皇水包養網告訴我們,他從單位抽調到東湖社區參加高峰樓安置點的卡點值守,24小時輪班值守、嚴格排查,為出入群眾測體溫、作登記,為過往車輛包養消毒,發放疫情防控宣傳資料,全面筑牢基層疫情防線。

連日來,千余名干部主動扛起防包養網控責任,堅持干在前、沖在前,不講條件、不計包養網報酬,連續奮戰包養在村(社區)疫包養網情防控一線。在各級干部、黨員的帶領下,包養各村寨群眾主動參與守卡排查累計1.2萬人次,出動車輛434臺次,排查車輛12226臺次、排查人員26818人次,勸返車輛1800臺次3877人。據統計,從12月20日以來,共排查從湖北、武漢返回人員433人,包養重點人員共同生活者1327人,實現人員排查全覆蓋、無死角。截至目前,全縣無一疑似病例,無一確診病例。

“為扎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解決基層一線防控人員力量薄弱的問題,我縣機關干部主動下沉到鄉鎮(街道)一線開展疫情防控工作,推動力量向一線防控聚焦,壓實責任,進一步織密疫情防控網,全力以赴切斷疫情傳播的途徑。”黔東南州政協副主席、縣委書記袁尚勇如是說。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