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婦聯“易地搬遷巾幗講堂”在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一包養網西和開講_中國網

作者:

分類: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6月21日上午,由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主辦的“新社區、新生活、新發展”易地搬包養感情遷巾幗講堂在隴南市西和縣開講,100余名鄉村婦女代表參加聆聽。

“未曾想有一天,會和自己的孩子在同一所學校上課學習”

說這句話的,是隴南市西和縣姜席鎮姜川村易地搬遷婦女馬雙妹,此時她正坐在一間滿室無虛席的教室,靜候包養網評價期待已久的講堂如約而至……

為進一步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強化對易地搬遷包養婦女群眾的后續扶持,幫助她們提高生產和生活技能,適應新環境、融入新包養情婦生活、實現新發展。“全國婦聯女性之聲”抖音號和視頻號對講堂同步直播,各省區市婦聯特別是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婦短期包養聯組織易地搬遷婦女集中學習收看,直播觀看達1.3萬余人次。

西和縣包養網“易地搬遷巾幗講堂”現場

馬雙妹就是代表之一。早年間,他包養們一家居住在山體滑坡災害多發、高發地包養區,2020年搬遷至城鎮臨近的安置區,孩子正好就讀于姜席鎮初級中學。聽講期間,馬雙妹全神貫注又略顯激動。“對于農村婦女來說,這樣的機會非常難得和珍貴,真真兒是獲益良多!”她一邊感嘆一邊向記者說道。

宣講過程中,長期致力于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領域工作的友成企業家扶貧基金會副秘書長張靜,從“新社區新包養網生活”“實現自我價值”“實現社會價值”三方面啟發易地扶貧搬遷婦女如何適應新包養網ppt社區的生活、如何經營好家庭、如何就業創業獲得經濟收入,吸引在包養場婦女認真聆聽,不時還點頭贊許。互動環節,大家積極踴躍參與問答,現場氣氛熱烈,婦女受益匪淺。

“易地搬遷改善了我們的生活,巾幗講堂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原來除了洗衣帶孩子,在家門口蔬菜大棚上班補貼家用,或在附近鎮子超市賣貨收銀,我們還可以學手工、做電商、開網店……甚至是再學習、助他人,擁有更加廣闊的空間和舞臺。”村民李芳告訴記者。

“易地搬遷巾幗講堂”開講的消息傳來時,婦女們非常期待,報名聽講的積極性特別高。姜席鎮姜川村婦聯包養主席董小艷介紹,不僅如此,婦聯組織的每一次活動,包括宣傳方針政策、普及各類知識、調節家庭矛盾、照顧留守兒童和老人等,村里搬遷婦女都樂此不疲,大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不斷增強,生活越過越好。

講堂外,姜包養網席鎮姜川村易地扶包養網dcard貧搬遷點,一排排古香古色的秦漢風格民居、一條條整潔干凈的巷道和寬闊的休閑娛樂廣場、一張張村民們怡然自得的幸福笑臉……讓記者在心里默默贊嘆“這就是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新畫卷”!

姜席鎮姜川村易地扶貧搬遷點

姜席鎮姜川村搬遷點民臺灣包養網

隴南市西和縣地處秦巴山區,受自然條件和發展基礎等因素制約,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是160個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之一,也是全國婦聯的定點幫扶縣包養網評價。近年來,西和縣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重要舉措之一,多方施策,因地制宜,讓一個個扶貧搬遷項目得到有效落實,目前1656戶7414人全部入住新居,從根本上改變了生存環境和發展條件。如今,正在全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發展”,重點主抓建成大橋鎮郭壩村安置區、姜席鎮姜川村安置區9座,蔬菜產業連棟雙層覆蓋塑料大棚、食用菌大棚35座,食用菌基地改造提升項目1處,幫扶車間1個,集中安置342戶1536人,產業帶動增收全覆蓋,戶均年增收1000元,讓搬遷群眾生活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我叫蔣洋,來自定西市漳縣,夢想是開個‘小飯桌’”

在定西市漳縣三岔鎮的另一場“易地搬遷巾幗講堂”上,婦女們在講師的鼓勵下,大聲說出了自己的夢想。

漳縣“易地搬遷巾幗講堂”現場

“我叫李愛蘭,來自定西市漳縣,最大的夢想是兒女考上理想的大學。”有的婦女說完靦腆地笑了,有的婦女說著說著哭了,有的張了張嘴始終沒有說出口……現場多數婦女的夢想和子女、老人、家庭相關,極少數婦女是關于自我。

這是“自我認知”的環節,主講人張靜說道,鄉村婦女要提高自我內生動力,樹立終身學習意識。并圖文并茂講述了“李妮翁”“郭海力麥”“侯昌菊”等多個案例故事,以此激勵大家。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也是催人奮進的,現場婦女的眼中不自覺閃爍著希冀的光。

“從前住在山上交通不便,小孩上學還是泥濘路,收入也主要靠務農。2016年,搬包養網遷到三岔鎮三岔村,孩子上學便捷,我也可以在家門口的食用菌種植基地上班,每月賺取3000元的工資補貼家用,還能就近參加類似今天的講堂,不時的學習進步,感覺非常好。”村民汪榮榮笑著說著。

汪榮榮采摘木耳

“搬遷到三岔村后,偶然的機會進入婦聯和眾多姐妹們一包養網比較起,包養網開展殘疾人關愛、留守兒童關愛、老黨員慰問、退役軍人包養網車馬費關愛、孤寡老人關愛、集中愛心洗衣、搬遷婦女技能培訓等一系列愛心服務活動,覺得非常有意義,也實現了自己的社會價值。”村民朱志紅倍感欣慰包養意思道。

定西市漳包養縣地處黃土高原隴西地臺和西秦嶺包養網山地交匯過渡地帶,屬于六盤山集中包養感情連片特困片區。“十三五”期間,漳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790包養網心得戶3855人,且已實現搬遷群眾產業扶持全覆蓋、763戶有勞動力搬遷戶每戶至少一人就業。2023年,全縣投資198.16萬元謀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后續產業項目3個,投資1542萬元謀劃實施易地扶貧搬遷配套基礎設施項目3個,進一步夯實了搬遷群眾產業發展包養網基礎、增強了致富增收的信心。

漳縣也是全國婦聯定點幫扶縣,自1998年幫扶漳縣以來,全國婦聯始終以“舉全會之力、助漳縣脫貧”為己任,動真情、扶真貧、真扶貧,幫助漳縣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幫包養扶工作。歷屆全國婦聯領導不遠千里,一次次深入漳縣,訪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全國婦聯從基礎設施建設、生產生活改善、產業化基地建設、小額信貸、公益事業建設等方面入手,給予漳縣無私的援助和強有力的扶持。幫助開通第一條二級公路(文殪公路),破解了長期制約漳縣經濟社會發展的交通“瓶頸”;建成一家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包養(祁連山水泥廠),成為支撐漳縣經濟發展的核心企業;協調發放婦女小額擔保貸款,極大地激發了農村婦女的創業積極性;實施“春蕾計劃”“母親健康快車”“兩癌”免費檢查、“消包養網車馬費除嬰幼兒貧血”“加油木蘭”等富含真情、實惠的項目;此外還在項目引進、產業發展、提升干部群眾能力素質、關愛婦女兒童、開展扶危濟困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幫扶,對解決漳縣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困難、促進經濟社會發展起到巨大包養網的推動作用。

“易地搬遷巾幗講堂”開展生產生活技能培訓,旨在幫助國家鄉村振興重點縣易地扶貧搬遷婦女提高文化素質,增強文明生活意識,提升生產發展能力。“本次活動期望實現‘三個提升’,一是搬遷婦女思想認識、文明習包養慣有效提升;二是搬遷婦女內生動力和學習意識得到提升;三是搬遷婦女對所在社區的認同感、榮辱感和幸福感有所提升。”全國婦聯婦女發展部相關負責同志表示:“希望每一位易地搬遷婦女樹立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意識,融入新生活、實現新發展,為鄉村振興貢獻巾幗力量!”。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