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廣西山水相連、人文相近、語言相通,習俗相同,經貿頻繁,人們通常把廣東與廣西簡稱為“兩廣”。新包養網站中國誕生,改革開放以來,廣東成為全國先富起來的地方,廣西貧困面較大,貧困人口多。2011至2016年,廣東廣西兩省領導繼承1996年確定的以百色、河池為重點幫扶區域,以異地安置、經貿合作、勞務輸出、教育幫扶、干部培訓和市地對口幫扶為主要內容的扶貧協作思路,扎實包養網發展“十二五”時期各項事業和有效協作,制定《“十二五”時期廣東廣西扶貧協作計劃綱要》,拓寬協作內容,形成多層次、多渠道、多領域的社會幫扶格局:包養據不完全統計,“十二五”時期,廣東省及廣州市、東莞市累計向廣西提供無償資金及捐物折款達23324.6萬元,其中政府撥款18202.2萬元,社會捐款3519.8萬元,捐物折款1602.54萬元。
加大力度 加深合作。2011年12月,兩省區黨委、政府主要領導在北京簽定《“十二五”粵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進一步加大廣東對口支援廣西包養網扶貧工作力度,把“兩廣”扶貧協作引向深入。2012年11月,兩省區政府共同簽署《推進兩廣經濟一體化發展工作備忘錄》。2013年5月,廣西自治區黨包養網車馬費委書記彭清華,自治區主席陳武率廣西黨政代表團赴廣東學習考察,與廣東簽署了系列進一步深化合作文件,共同加快推進粵桂經濟一體化發展包養網。包養站長同年8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和廣東省省長朱小丹率廣東黨政代表團到廣西考察交流;胡春華書記肯定了廣西蓬勃的發展態勢以及廣大干部群眾良好的精神狀態,朱小丹省長指出“兩廣已成為經濟互補性極強、聯系最緊密的合作伙伴”。2014年10月,兩省區政府簽署《廣東廣西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聯席會議制度》、《兩廣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發展規劃實施共同行動計劃》、《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建設實施方案》等,全力推進珠江—西江經濟帶建設。
結對幫扶 穩步推進。“十二五”期間,兩省區將扶貧協作向城區、鄉鎮延伸,建立了多層次、立體化的結對幫扶模式。廣州市組織所轄3個城區對口幫扶百色市6個縣(區),東莞市組織11個鎮(區)對口包養網幫扶河池市11個縣(市、區)。據不完全統計,“十二包養網五”時期廣州市、東莞市及兩市14城區(鎮)以結對幫扶的形式給百色市、河池市有關縣(市、區)無償安排幫扶資金10952.2萬元:廣州市越秀區幫扶80萬元援建西林縣周幫村中心小學;廣州市海珠區投入幫扶資金70萬元,援建樂業縣上崗村拉逢小學綜合樓和同樂鎮武稱衛生院業務用房;2014年廣州市政協甜心寶貝包養網動員17家企業籌措資金350萬元,在田陽縣建成了生態移民新村—廣新家園,安置了140戶貧困戶600人。東莞市捐贈500萬元幫助東蘭縣援建國清中學。廣東的干部群眾把廣西人民視為親人,帶著深厚的感情和高度的政治責任來幫扶廣西,特別是中國扶貧基金會副會長、原廣州市政協主席陳開枝心系百色市扶貧開發事業,20年包養網來先包養價格ptt后95次深入廣西貧困地區扶貧濟困,為百色市募集達2.5億元(含物資折款)的扶貧善款。
交通先行 整村推進。“十二五”以來,廣東無償援助財政扶貧資金1.75億元,對口幫扶廣西百色、河池115個貧困村整村推進扶貧開發示范村建設:五年累計修建村屯道路110條164.55公里;修建人畜飲水工程30處,豬牛欄集包養網dcard中整治162間,建垃圾處理池131個,農戶改廚改廁1065戶;改建(重建)危房、民房、立面裝修4232戶;修建農民文化活動室68間,修建籃球場65包養網比較個,建涼亭14座,村屯環境綠化15230平方米;大力扶持示范村特色優勢產業發展,其中種植業41950畝、養殖大牲畜1670頭、小牲畜25120羽;包養網比較開展農民實用技術培訓185期,累計受訓人員達9500人次,受益農戶11248戶44427人。廣西百色、河池兩市貧困村基礎設施條件明顯改善,基本公共服務水平持續提高,其中45個幫扶示范村摘下了貧困村帽包養網子。這些示范村村容整潔、房屋規整、產業發展、管理規范、煥然一新,成為當地新農村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線。
經貿合作 互利共贏。兩省區利用“珠江—西江經濟帶”上升為國家戰略的重大機遇,以促進流包養網域合作發展和兩廣經濟一體化為核心,以粵桂合作特別試驗區為平臺,積極探索建立優勢互補、良性互動、共同發展、共同富裕的長效合作機制,突出加強在鋁加工、電子信息、機械汽配、食品加工、服裝加工、物流商貿等重點發展產業的交流與合作:“十二五”期間“兩廣”共實包養施經貿合作項目8406個,到甜心寶貝包養網位資金10979.87包養網億元(含續建到位資金),“兩廣”經貿合作投資額在國內招商引資總額中占較大比重。
勞務輸出,保障就業。廣東廣西積極開包養行情展“春風行動”、“就業援助月”、“民營企業招聘周”等系包養網車馬費列就業服務專項活動,認真做好培訓等服務工作,幫助、引導廣西貧困地區勞動力到廣東省務工就業:近年來,每年在廣東省務工的廣西籍人員超過500萬人次,廣西28個國定貧困縣和21個區定貧困縣每年向廣東省用工企業輸送勞動力15萬多人次,年人均純收入達1.2萬元。2014年,兩省區啟動“兩廣”職業教育協作試點項目。廣東包養網智通人才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和廣西8所職業學校簽署相關協議。截止2015年底,廣西組織803名貧困學生報包養網讀廣東協作學校,安排輸送1200多名學生到廣東企業頂崗實習,有效提高廣西貧困家庭學生就業能力,增加務工收入,為全國開展職包養網ppt業教育幫扶工作提供了可借鑒、可復制的模式和經驗。
細化協作 全面扶貧。廣州市組織所轄3個城區對口幫扶百色市6個縣(區),東莞市組織11個鎮(區)對口幫扶河池市的11個縣(市、區):“十二五”時期,廣州市、東莞市及兩市14城區(鎮)以結對幫扶的形式給百色市、河池市有關縣(市、區)無償安排幫扶資金10952.2萬元。兩省區在交通、教育、旅游、衛生等方面協作,共同推進“兩廣”扶貧協作。交通臺灣包養網:南寧至廣州高速鐵路全線通車,高鐵將進一步促進粵桂兩省區間經包養網貿合作和旅游交流,帶動廣西融入粵港澳“大珠三角”經濟圈和沿線貧困地區經濟發展。旅游:“兩廣”共同取消旅游壁壘和進入障礙,為游客跨省區旅游及旅游企業跨區域經營提供便利,特別是“兩廣六市”和“兩廣十市”旅游協作,成為泛珠區域旅游合作的成功范例,為廣西實施旅游扶貧工程提供機遇和平臺。衛生:兩省區衛生計生部門簽訂對口支援責任書,廣東支援醫院選派高年資主治醫師以上職稱人員到廣西受援的8個醫院工作,2015年共派駐醫師52人次,診療患者近3萬人次,開展手術2千多臺次。教育:2011年開始實施“廣州資助廣西扶困助學專項基金”項目,包養網累計資助廣西貧困家包養網庭高中生5000人。環保:從2014年起,兩省區聯合投資10億元治理九洲江流域污染,加強流域上下游互動合作,探包養網心得索了跨省區污染防治有效途徑。
2016至包養網dcard2020年,廣西仍有453萬貧困人口需要脫貧,有5000個貧困村和54個貧困縣需要包養網“摘帽”,在扶貧資金、項目、人才、技術、培訓等方面仍需得到廣東省大力支持。
(本網綜合國務院扶貧辦提供相關情況)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