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永嘉 綜合開發研究院(中國•深圳) 博士后工作站
經過兩個月的艱苦戰斗,曾經的“震中”武漢于4月3日正式解封,這象征著我國抗疫斗爭已取得階段性重大勝利。現時,日韓兩國仍在與境內疫情纏斗。韓國首爾地區防疫形勢緊張,政府被迫將原定截止到5日的“社交距離嚴守期”延長至4月19日。而日本亦面臨東京確診病例顯著增加的危險狀況,且包養不得不在東京等7個都府縣宣布臺灣包養網“緊急事態”。
中日韓三國之所以在控制疫情的進度上有差別,是因為日韓選用了相對柔性的抗疫模式,需要更多的時間來達到全面遏制疫情的目標。中國作為三國中包養網第一個基本清除國內原發疫情的國家,在內部形勢穩中向好,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的有利條件下,應重點支援日韓,攜手在東亞建立國際群防群控機制。這不僅僅是對兩國之前對華善意“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的回應,更是在特殊國際情勢下維護中國國家安全與利益的舉措。為此,筆者有如下政策建議:
1. 加大對日韓防疫物資援助和其他支持,合力在三國境內戰勝疫情。病毒無國界,中日韓三國在疫情面前命運休戚與共。若日、韓兩個鄰國遲遲無法撲滅境內疫情,則中國將持續遭受反輸入風險,并包養網被迫不斷封鎖邊境;長此以往,東亞經濟和產業鏈恐有解體包養網之虞,此絕非中國利益所系。故此,在抗疫新階段,中國應采取“御敵包養網于國門之外”的戰略方針,結成三國抗疫聯合陣線,以最快速度平息東亞疫情。為包養實現此目標,一是要支持日、韓兩國打好疫情殲滅戰,重點向其提供緊缺的防護用品、藥品和醫療設備。二是推動三國防疫設備標準互認,為抗疫關鍵物資提供過境便利;包養情婦三是派遣專家和志愿醫療隊,參照各省援鄂模式馳援兩國疫區;四是發揮包養網中國基建優勢,在適當時機向日韓提供野戰醫院、方艙醫院、安置設施的建設援助。
2.探索新方法,盡早恢復三國間人員流動。新冠包養網病毒具有潛伏期長以及無癥狀傳染的特點;其大流行已迫使主要大國和經濟體紛紛關閉邊境,國際人員流動趨于癱瘓。在病毒擴散至全球,各國抗疫進度不一致的局面下,如何恢復被疫情“鎖死”的國際交通,仍是擺在各國面前的一道難題。值得注意的是,中日韓三國同包養甜心網為“抗疫優等生”,具有包養站長在全球范圍內率先戰勝境內疫情的可能。一旦日韓兩國國內疫情趨于平穩,我方應包養網站積極與日韓探索新策略,先行恢復三國間人員流動包養;以打通東亞“小周天”的方式為世界各國恢復交通樹立典包養包養網范。
為此,應借機深化三國出入境部門、衛生防疫部門的合作,采取“戰線前置”方針。可各自派員到對方包養網邊境實行防疫層面的“一地兩檢”包養感情,對出境人員進行篩查,防止高風險人員登機登船;二是推動大數據信息共享與醫療記錄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互認,建立三國通用的“國際健康碼”,便利低風險地區人員國際旅行;三是靈活運用電子手環、手機藍牙測距和智能門禁等手段,為包養符合條件的旅行者提供在出發地(甚至自己家包養網中)接受預先隔離的選項,降低隔離的總體社會成本。四是要共同防止其他國家案例輸入;與日韓兩國密切包養管道溝通,研判世界各國疫情風險,爭取達成三國共識,在“對誰解封,何時解封”問題上一致行動。
3.建立長效機制和常態化安排,形成一體化防疫應對模式。東亞三國地處溫帶,人口稠包養情婦密,物種多樣,在疫情面前包養行情具有脆弱性。未來,與COVID-19相似甚至更為兇猛的病毒完全有可能在東亞重現并傳播。為避免東亞再度遭到傳染病的“降維打擊”,中日韓三方應以本次災難為鑒,建立三國間防疫長效機制和常態化安排,并逐步發展一體化應對模式。推動建構東亞共同防疫機制,與我國近年來改善中日、中韓關系的整體外交戰略相符合,有助于加強包養情婦三國互信,并對中日韓自貿區的實現有良好助益。
東亞共同防疫機制的培育,并非一蹴而就的過程;中日韓應充分利用本次抗疫中積累的善意,依照“循序漸進,易者先行”的原則,在防疫相關的各個環節深化互助,建包養價格立保障機制。首先,應將本次疫情期間建立的短時安排常態化。對跨國救災人員和醫療物資輸包養網送應建立長期的綠色包養網比較通道包養管道;三國衛生防疫部門的專家交包養網流應更加頻密,并嘗試互派代表,完善疫情早期預警和通報機包養網制。其次,應與日韓磋商,爭取在重大疫情方面實現醫療保險互認,使三國公民能在本區域內得到及時有效的救包養意思治。再者,應建立三方“穩外貿,穩外資”的共同安排,在突發疫情和自然災害期間減輕本區域跨國企業的稅收、經營壓力,保障東亞供應鏈暢通,防止產業解體與外移。(責任編輯:高霈寧)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