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著力抓好‘三農’工作,深入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善強農惠農富農支持制度,千方百計推動農業增效益、農村增活力、農民增收入。”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市市長羅云峰在接包養網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合肥將深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包養網持續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繪就一幅宜居宜業、和諧美麗的鄉村新畫卷。
羅云峰介紹,在建設美麗鄉村過程中,合肥市始終堅持規劃先行,重點突出該市城湖共生、嶺沖交錯、湖包養光山色的地形地貌特點,結合環都市型鄉村產業發展定位,布局建設沿湖、沿產業帶、沿山水線、沿分水嶺為重點的“千萬工程”包養示范線,將山水嶺田湖村等一體策劃。目前,合肥市市級總規已獲國務院批復,縣級總規全部完成,鄉鎮總規基本完成,七成村莊形包養網成規劃成果,在全省率先編制市級總體鄉村風貌專項規劃包養。
“在鄉村建設中,合肥市一直注重硬件建包養設和軟件建設包養網并重。”羅云峰介紹,一方面,通過加強農包養村包養網道路、供水等包養網基礎設施建設,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另一方面,包養通過提升農村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水平,增強農民的獲得感和幸福感。2022年,合肥市出臺了鄉村建設行動工作方案,明確了農村公共基礎設施“村覆蓋、戶延伸”有序推進,農村公包養共服務水平穩步提升的總體思路,制定了涵蓋農村道路暢通、供水保障等12項內容的重點任務。通過持續包養不斷推動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向農村延伸,目前,合肥市已實現農村供水管網、寄遞服務、千兆光纖基本實現行政村全覆蓋,鄉包養網鎮包養全部通達二級及以上公路,所有較大自然村通四級公路,新能源汽車公用充電設施覆蓋88%的鄉鎮,市區結對幫扶農村學校、村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全覆蓋,縣域農民醫療就地就診率達到90%左右。
包養人居環境提升是鄉村發展的基礎工程。合包養肥市堅持全域整治、整體提升的理念,通過點線面結合、持續推進、分類整治,農村環境面貌發生了大變樣,一個個村莊從“臟亂差”變身“潔凈美”。環境提升帶來了更包養網多就業創業機會,盤活閑置農房使得農村宅基地和農民住房大幅升值,大學生和城市創客到農村創新創業、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已成風氣。其中,廬江縣通過引導鼓勵有條件的農戶發展家包養庭民宿,打響廬江“戀廬小舍”家庭民宿公共品牌,打造民宿產業差異化發展格包養網局,目包養前已建成家庭民宿30余家,解決本地就業近百人,帶動村集體增收100萬元。農村環境整治提升包養改善了包養農包養網民生活環境,推動了產業的發展,同時也帶來更多的就業機會,符包養網合廣大農民群眾能夠就地過上現代化美好生活的期盼,這也是大力推進城鄉融合發展,促進共同富裕先行示范的迫切需要。
“未來,包養網合肥市將繼續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聚焦普惠性、基礎性、包養網兜底性民生建設,回應農民包養網群眾的關切和期待,通過統籌推進鄉村產包養網業發展、鄉村建設和鄉村治理,全面實現鄉村全面振興。”羅云峰表示。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