貧困村第一書記脫貧攻堅不可或缺的力量
南部縣已經竣工的農民新居。(記者陳曦 攝)
瘦小、黝黑、寡言少語、褲腳一高一低,沾滿泥土的鞋子已看不清本色,在一群包養農民中間,怎么看也看不出他就是村子里的第一書記。他就是李翼宏,大學本科,原在南部縣縣委辦公室工作,去年9月到封坎廟村擔任第一書記。
“去年栽果樹,把李書記累得喲——”村民張樹全心疼地說,“為了搶工期,他帶著大家起早摸黑,一起放線、挖窩、砌堡坎、栽樹子。中午就坐在地上,喝袋牛奶啃兩個饅頭,吃了馬上又開干。小伙子以前是坐辦公室的,剛來包養網ppt還細皮嫩肉的,那段時間中午太陽大得莫法,他臉上、身上的皮都曬脫噠,整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個人曬得黢黑。”
“時間緊女大生包養俱樂部、任務重、壓力大,我們今年年底要退出貧困村,不拼命咋行?”李翼宏告訴記包養女人者,去年以來,全村已發展了380畝包養網比較脆香甜柚、160畝桃子、120畝臍橙,還修建了村社道路,種了蓮藕、白芨,放養了約10噸魚苗。如今,全村已經大變樣,村民看到了希望,精氣神也起來了。
“父母老婆娃娃都在縣城,現在很少回去,周末也很少。已經4歲的娃娃經常晚上給我打電話,喊我回去,要不就在電話里哭。咋走得開嘛——”說話間包養網,李翼宏不自覺地卷起衣服,與周圍的農民一樣。
在四川脫貧攻堅戰的最前線,活躍著一群像李翼宏這樣的人——他們學歷高、年輕、充滿活力、敢想敢干,來自不同的政府機關卻吃住在貧困村,與村民打成一片,為一個個貧困村脫貧奔康沖鋒陷陣。他們,就是全川11501名貧困村第一書記——這場脫貧攻堅戰不可或缺的力量。
儀隴縣馬鞍鎮險巖村貧困戶張守舉在出菇大棚勞作。(記者陳曦 攝)
在險巖村的出菇大棚里,貧困戶張守舉老人正背著噴霧器給菌棒噴水。整個過程中,他一直面帶微笑,用慈愛的眼神看著菌棒,像是看著自己的孩子。
張守舉老兩口都60多歲了,兒子患病需要長期住院治療,家里非常窮。老人包養合約說,村里發展大棚種植時,他家并不具備貸款條件,是第一書記劉曉丹和其他駐村干部想方設法,幫他在合包養情婦作社租了220平方米大棚,種植了2600個菌棒,一年可收入近萬元。
“那女子好啊……”說起劉曉丹,張守舉老人突然激動起來,“人家一個大城市的姑娘,哪受過這些苦哦。農村生活不方便,為了建大棚,她吃住都在村包養網民家里,干起活來像個農民。要不是她,我哪能有幾百平米的大棚哦……”老人哽咽了。
劉曉丹是一位地地道道的成都姑娘,四川農業大學的碩士研究生,去年8月從南充市農業局下派到險巖村擔任第一書記。之前既沒在農包養價格村工作過、也沒在農村生活過的她,如今卻獲得了農民們的認同,被人人稱道。
“一組張守方一家五口,3個兒子,有兩個身體都有缺陷,最希望發展產業;二組張守光妻子殘疾,住土包養意思墻房3間,最希望改造住房;二組張思典夫妻長期患病,兒子因車禍正在治療,最希望獲得大病救助……”用半個月時間,走遍全村6個包養組48戶貧困戶,是劉曉丹到村后做的第一件事。在她的民情日記本上,記錄著村民們的點點滴滴。針對每一戶的致貧原因和脫貧需求,一戶一戶制訂脫貧措施。措施出來后,又每家每戶走訪,與貧困戶一起對脫貧措施進行梳理、細化,直到村民滿意才離開。
記者注意到,在與村民朱秀瓊交流時,遇到記者聽不懂的方言,細心的劉曉丹就在一旁笑著“翻譯”,并不時伸手幫朱秀瓊理理頭發。
全面發力攻城拔寨
今年5月15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在南充市調研督導脫貧攻堅工作并看望貧困群眾。(南充市扶貧局供圖)
今年6月22日,四川省委書記王東明在全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二次全體會議上,就住房安全、醫療救助和教育扶貧、低保兜底、就業增收、發展包養網村集體經濟、資金支持、金融扶貧等作了精準周密的部署。王東明強調,各級各部門都要主動擔當擔責,創造性開展工作,把駐村幫扶機制等一系列部署要求落實好。黨政主要領導要既掛帥又出征,進一步增添措施、抓好落實,堅決打贏脫貧攻堅這場硬仗。
“包養省脫貧攻堅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后,4位省領導就分赴大小涼山彝區、高原藏區、秦巴山區和烏蒙山區,召開‘四大片區’脫貧攻堅現場推進會。”四川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局長張谷說,“上半年四川堅持扶貧資金、項目、資源向‘四大片區’聚集,向今年計劃摘帽的貧困縣和貧困村、計劃脫貧的貧困戶聚集。”
據了解,圍繞“四大片區”脫貧攻堅,四川省委辦包養公廳、省政府辦公廳于2015年12月下發了《關于做好2016—2020年定點扶貧工作的通知》,四川 249個單位將參加到“包養網四大片區”的定點扶貧工作。2016年,針對彝區“十項扶貧工程”,四川計劃投入93.27億元,實施46個大項88個小項建設任務,彝家新寨250個村全面啟動建設;針對藏區“六項民生工程計劃”,計劃投入資金60.9億元,較去年增加約8億元;秦巴山區、烏蒙山區連包養價格片扶貧攻堅正持續推進,巴山新居、烏蒙新村等建設項目也包養網dcard在有序實施。
張谷稱,目前,全省從上到下都成立了由黨政主要領導任組長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并抽調人員成立脫貧辦。省直部門普遍成立了領導小組, 88個貧困縣扶貧移民機構總體實現單設。明確各級黨委副書記協助書記分管脫貧攻長期包養堅工作,選派88名優秀年輕干部到貧困縣任專職副書記。省市兩級包養網扶貧移民部門主要負責人兼任同級政府副秘書長。已完成了對8包養8個貧困縣黨政主要甜心花園領導的考核評估,對35名縣委書記和22名縣長進行了調整,“這些都為打贏這場攻堅戰提供了強大的組織保障”。
南部縣精準的扶貧攻堅“作戰圖”。(南部縣扶貧局供圖)
“我已立下‘軍令狀’,南部縣今年肯定能完成‘摘帽’!”南部縣縣委書包養行情包養網記張根生告訴記者,“我們嚴格實行掛圖作戰下的‘現場驗靶’交賬。每兩月一次巡查考核,好的授予流動紅旗,差的給予黃牌警告,連續3次黃牌警告的一把手引咎包養網辭職。同時加大了明查暗訪和督查督辦力度。目前,已誡勉談包養網話鄉鎮黨委書記6人、處分2人,15名鄉村干部受到黨紀政紀處分。此外,成立了脫貧攻包養堅一線考察辦公包養室,在扶貧戰場上儲備、發現和使用優秀干部。對于打贏這場戰爭,我有信心。”
張谷稱,四川全省包養金額從上到下的脫貧攻堅領導小組,層層簽訂了《脫貧攻堅責任書》,將年度脫貧任務逐項分解到縣到村。今年,南部等5個貧困縣、2350個貧困村、105萬貧困人口脫貧的目標一定能夠如期實現。到2020年,全省包括四大片區在內的380萬貧困人口終將將全面脫貧。
四川省扶貧和移民工作局相關包養網心得負責人告訴記者,貧困戶有信心,基層干部有干勁,各地各部門有切實可行的措施,從上到下組織有保障,中央、省上有政策,這些就是四川打贏這場攻堅戰的底氣。
天色向晚,晚霞染紅了山村,八爾湖上碎金萬點,勤勞的人們仍在地里勞作。純陽山村的宋大媽在桃樹下扯草,發現有人過去,她直起身,看著滿天紅云笑道:“呵呵,明天是個大晴天哦!”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