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摘掉窮帽子 意氣風發奔小康_中國扶貧在線_國S包養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一年來,我省持續發力鞏固脫貧成包養網效、擴大攻堅戰果 奮力摘掉窮帽子 意氣風發奔小康

2020年12月23日凌晨4點多,天未亮包養包養,海口市美蘭區大致坡鎮金堆村脫貧村民王俊四已趕到位于大致坡鎮墟的集市上賣四季豆。“這幾天四季豆價格不錯,批發價每斤9元左右。”王俊四和丈夫種的2畝新品種四季豆有1畝最近進入采收期,她采摘拿去集市批發,每天能有一兩百元收入。

2020年上半年,在鎮政府和幫扶單位的支持下,王俊四和丈夫積極擴種增養,共包養網包養了8畝四季豆、芋頭、地瓜等農作物,養了9頭水牛、200多只雞。家庭全年經濟收入超9.4萬元,是2019年的兩倍還多。

極不平凡的2020年,我省干部群眾拉滿弓、繃緊弦,全力以赴沖刺脫貧攻堅收官戰。許許多多像王俊四一樣的包養貧困戶、脫貧戶克服重重困難忙生產包養、勤務工,用辛勤汗水換來幸福生活。

一年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包養網疫情給全球蒙上一層陰影,給中國的脫貧攻堅帶來新挑戰、新難度。如何打好這事關戰略全局的關鍵一戰?海南全省上下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和指示批示精神,保持攻堅力度,堅持靶向發力,創新方式方法,持續擴大脫貧攻堅戰果,建立和完善防返貧致貧工作機制,用實際行動交出一份讓人民滿意的答卷。

雙線作戰

減少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

1月22日,國家衛健委確認我省首例輸入性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當天,海南共確診4例新冠肺炎病例。作為全國旅游大省,恰逢春節期間人流車流量大,海南防控壓力之大可想而知。

與此同時,受疫情影響,我省一些地方扶貧項目停工、扶貧產品銷售遇阻、貧困勞動力無法外出務工,脫貧攻堅面臨諸多困難。包養關鍵時刻,省委、省政府果斷采取行動,相繼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一手抓疫情防包養網控,一手抓脫貧攻堅。

1月26日,正月初二,我省8000多名駐村干部放棄春節休假,提前返回脫貧攻堅一線。

2月5日,全省召開“抗疫情、保暢銷、保生產、保增收”工作視頻會,對疫情期間農業生產、農產品銷售等工作作出部署。

2月10日,省扶貧開發領導小組印發《海南省抗疫情保增收防返貧十五條措施》,推出迅速組織貧困群眾自我恢復農業生產、全力保障生產資料充足供應等十五條舉措。同時,我省各地各部門通過為農資運輸開辟綠色通道、免費發放種苗等,引導建檔立卡貧困戶擴種增養,為全年增收打好基礎。

4月2日,我省正包養網式啟動海南消包養費扶貧“春風大行動”,廣大黨員干部群眾爭當“消費達人”,踴躍購買扶貧產品。

4月26包養網日,省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揮部印發《海南省組織貧困勞動力積極務工專項行動工作方案》,我省全面開展貧困勞動力務工專項行動。一輛輛“點對點”運輸的大巴車將貧困勞動力從村口運到廠門口,一條條招聘信息精準推送到貧困勞動力的手機上,黨員干部牽線搭橋,領著村民去項目工地面試……各市縣迅速掀起務工熱潮。

一系列有針對性的政策舉措包養落地,很快穩定了農業生產的基本面,減少了疫情對脫貧攻堅的影響,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成包養效。

擴大戰果

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包養網工程

脫貧攻堅越到緊要關頭,越要咬定目標、一鼓作氣。今年以來,我省認真落實“四不摘”工作要求,保持扶貧政策不變,保持工作力度不減,繼續大力實施精準扶貧十大工程,擴大脫貧攻堅戰果。

“快看,這蝦養得多好啊!”12月15日,瓊海市嘉積鎮雅洞村脫貧戶顏冬夫像往常一樣,來到村里的稻蝦綜合種養產業示范基地給蝦喂食。數十畝蝦塘里,養的全是小龍蝦。在瓊海相關部門的支持下,雅洞村建設稻蝦種養基地,顏冬夫將家里的3畝撂荒地流轉給村集體使用,他獲得租金,并在基地務工,獲得穩定的工資收入。

一個村莊有了產業扶貧項目,貧困包養網群眾脫貧致富就有了依托。2020年以來,我省共安排產業扶貧項目1515個,安排產業類中央、省級財政專項包養網扶貧資金包養(發展資金)17.2億元。目前全省已建立產業扶貧基地1148個,產業扶貧組織化程度進一步提高。

“兩不愁、三保障”方面,2020年以來,我省對建檔立卡貧困戶住房安全保障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查并分類處置,64戶需進行危房改造的貧困戶已全部完成改造并入住。全省各地各校聚焦“全上學、全資助、上好學、促成長”教育扶貧目標,全力抓好控輟保學工作,發放教育扶貧特惠性資助4.01億元,資助學生31.39萬人次。

旅游扶貧方面,全省投入旅游扶貧項目資金6.06億元,成功創建102個旅游扶貧示范村,139家旅游景區和鄉村旅游點設立旅游扶貧商品銷售點。

電商扶貧方面,我省7個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示范項包養網目基本建設完成。海口市永興、龍泉、大致坡等3個鎮已建成鎮級電商扶貧中心。

注重長效

建立防返貧致貧工作機制

數十萬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脫貧,如何確保他們脫貧之后不返貧,海南提前謀劃,用心做好“后半篇文章”。

近日,儋州市木棠鎮薛宅村脫貧戶薛慶儒每天都是笑嘻嘻的,再過一個月,他養殖的1500只鴿子就包養網將上市,目前部分鴿子已被當地大型農貿市場預訂。更讓包養他高興的是,上個月他剛獲得省級“脫貧光榮戶”稱號,拿到了1萬元生產發展資金。“明年包養網打算擴大養殖規模,養1萬只鴿子!”薛慶儒在接受海南日報記者采訪時高興地說。

2020年以來,我省聚焦脫貧攻堅中的短板弱項,強化產業就業雙帶動,統籌推進“志智雙扶”,開展“六治”專項活動、脫貧攻堅“大比武”活動等,激發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內生動力。

比如,臨高把開展“六治”專項活動和產業扶貧分紅結合包養起來,提倡“獎勤罰懶”,評選“脫貧致富之星”,通過反包養面教育和正向激勵,扶起貧困群包養眾勤勞致富的精氣神。定安縣翰林鎮翰林村開展脫貧攻堅“紅黑榜”評選,考核勤勞致富、清潔環境衛生等內容,根據包養網包養網分情況定期評出“紅榜”6人、“黑榜”3人,引導脫貧戶比學趕超爭上游。

此外,我省包養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通過搭建和完善精準扶包養貧大數據管理平臺、開發海南扶貧APP,形成信息預警機制,同時以大排查促大整改,有效建立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和幫扶機制。2020年,全省無返貧和新增貧困人口。

(本報海口2020年12月31日訊)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