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護微夢想:扶貧合作點亮河北貧困學子“微心愿”_中S包養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共青團津南區委員會為隆化縣青少年籌集的愛心包養網包裹(資料圖)共青團隆化縣委員包養網會供圖

中新網承德9月29日電 (記者 張桂芹)“我想要一個新書包”“我想要一本字典”“我想要一雙新鞋子,能在足球場上自由奔跑……”這一個個微不足道的小愿望,卻是河北包養省隆化縣貧困學生夢寐以求的心愿。包養網

國慶前夕,河北省隆化縣湯頭溝鎮何三屋村小學五年級學生劉翔宇收到一個“愛心包裹”,里面正是不久前他許下的“微心愿”:一套彩筆。“包養收到彩筆,特別高興,我要用彩筆描繪美好的生活!”劉翔宇高興地說。

隆化縣湯頭溝鎮中心小學的學生領取愛心包(資料圖)共青團隆化縣委員會供圖

隆化縣湯頭溝鎮中心小學的學生領取愛心包(資料圖)共青團隆化縣委員會供圖

河北省承德市隆化縣曾是全省10個深度包養貧困縣之一。為滿足這些小愿望,共青團隆化縣委員會與對口幫扶的共青團天津市津南區委員會進行對接洽談包養,聯合開展“點亮微心愿,守包養網包養護微夢想”行動。收集孩子們的微小心愿,力所能及的為孩子們圓夢,讓更多的孩子能夠播種夢想,點燃希望。

如何實現這些“微心愿”?共青團包養網隆化縣委員會書記包養網白洋稱,主要通過征集隆化縣建包養檔立卡學生具有“微小性、及時性、可實現性”的心愿,采取社會發布認領、愛心募捐等形式予以實現的模式開展。讓“圓夢人”伸出的“愛心之手”和貧困學生伸出的“需求之手”互相看得見、拉得上、握得住。

據介包養網紹,自2019年5月實施以來,共收到來自北京、天津等城市的愛心企包養業、單位及個人捐贈的愛心物品價值達446萬包養元,覆蓋全縣建檔立卡家庭的青少年13000余名。

何三屋村小學孩子們的“微心愿”卡片 張桂芹 攝

何三屋村小學孩子們的“微心愿”卡片 張桂芹 攝

在此基礎上,兩地團委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又開展了“青年先鋒講堂包養”“光明工程點亮世界”“圓夢大學”,為條件落后的教學點捐贈圖書等多個子項目。僅2019年,隆化縣就有46名高考500分以上貧困大學生每人得到1000元的助學金捐助。

“通過該項目的開展,讓青少年感受到全社會對他們的關心、關愛,讓他們在困難面前自強不息、健康成長,阻斷代際貧困。”白洋說,在此過程中,也讓自強感恩之心,由學生擴展到家庭,由家庭包養擴展到全社會,并通過孩子對家長的影響,提升包養當地群眾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從我做起,一泓清水報京津

承德是京津重要水源地。而隆化縣境內,就有灤河、伊馬吐河、伊遜河、鸚鵡河四條河流,地表徑流10億立方米,為承德市地表徑流量的二分之一,保護好水源地意義重大。

“在河邊玩的時候,發現有許多垃圾,就突然有了撿拾垃圾,保護水源地的想法。”湯頭溝鎮何三屋村包養小學五年級學生陳雨曦說包養:“用我們力所能及的力量,報答京津愛心人士對我們的幫扶與付出。”

陳雨曦的行動,得到了同學們的響應包養網,受包養網助學生利用休息時間自發在胡同口、小河邊撿拾垃圾,還勸阻行人不要亂扔垃圾。此項活動逐步得到周邊學校及其他各學區的支持。

在此情況下,共青團隆化團縣委員會引導全縣受助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包養網,“一泓清泉報京津”、包養網“紅領巾小河長”、“小手拉大手保護母親河”、“涵養水源青年林”等系列活動由此展開。人常說,“滴水之恩,報以涌泉”,隆化縣一萬余名青少年將自強感恩之心包養網化為樸實無華的行包養網動,用心守護一泓奔涌的清泉,報包養網答幫助他們圓夢的“親人”,實包養網現了感恩京津、涵養水源的初衷。

白洋說,希望更多的人關注、理解和參與扶貧幫困,向最需要幫助的兒童奉獻愛心,這樣我們就能夠有更大的包養力量為孩子們做更多的事情。同時也能勉勵學生要志存高遠,努包養力學習,發奮成才。(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