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一:他是病痛壓不垮的家庭頂梁柱
五月末,云南東北部的山區陰雨綿綿,讓原本茂密的植被顯得越發翠綠。中國網 楊佳 攝影
中屯村的鄉間公路兩側,沿街建著兩排房屋,有一棟五層小樓顯得與眾不同。
一層金色的甜心花園卷閘門緊閉,兩側貼著包養網dcard的對聯,懸掛著燈籠。二層窗口已經安裝鋁合金框架,卻沒有玻璃的影蹤。三層的窗戶已經安裝完畢,屋內掛著窗簾,窗戶上貼著褪色的喜字。四層五層有一間房安裝了窗框,另一間窗戶那一面還沒有墻。
裸露的磚墻和裝修留下的孔洞與周圍的房屋格格不入。小樓無聲的講述著,主人匆匆入住的故事。
在樓里已經安裝了窗戶的第三層,朱潤坐在客廳的沙發上休養。
“你看不出我生了病吧!好的時候跟正常包養網人一樣!”,生性樂觀的朱潤,笑著說。
旁人眼中,生性樂觀的朱潤不能與病人劃等號。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2017年9月2日,朱潤沒有如往常一樣開著運輸車去拉渣土,原因是腿疼到不能走路。跑了幾年車的朱潤也難得在家休息包養網幾天。
此時,朱潤剛到而立之年,正值青壯年,跑運輸的收入撐起了這個家庭。從幾年前的兩三千的月收入一直跑到了五六千元。朱潤不怕苦不怕累,但跑運輸一個月只能休息1-包養2天,沒時間陪包養價格愛人和孩子是他心中的遺憾。
起初,朱潤在家里靠吃止痛片控制腳疼。第二天,依舊疼痛難忍,妻子帶著他到鎮雄縣第一人民醫院檢查,第一次拍片顯示是血栓。后來轉院到昆明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血液科,最終確診為T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在昆明入院時,朱潤就被告知病情屬于高危。醫生包養金額講,“就看你能不能挺過開始的三個月”。
2017年,突如包養留言板其來的疾病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有的生活,房屋建設也停了工。生病一年后,弟弟妹妹出錢裝修了一層,三個家庭湊合著住進了工地一般的小樓。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眼前這棟五層小樓是2016年(朱潤生病前)朱潤弟弟提出修建的。那時,每年6萬多元的收入,可以讓這個家庭過的幸福甜蜜,沒有太多壓力。建房時,朱潤一家也拿出了自己的那一份。
朱潤家共有5個兄弟姊妹,他在家中排行老二,上面還有一個姐姐。
朱潤講,小時候家庭經濟環境不好,上學時經常欠繳學費,加上自己學習成績不好,上初一時就選擇了退學,外出打工補貼家用。
2017年,突如其來的疾病打破了這個家庭原有的生活,如同這突然停止建設的房屋,朱潤一家對美好生活的憧憬都被按下了暫停鍵。
最初三個月的12次強化治療,實施了14次腰椎穿刺加鞘內注射治療,朱潤承受了常人無法想象的痛苦。如今,朱潤見到記者時,一直保持著樂觀的笑容。說到病情,他一直強調的是治愈的希望。
曾經,朱潤也開著運輸土石的車輛在山路上奔馳。中國網 楊佳 攝影
朱潤的樂觀開朗的性格跟家庭成長環境,與長兄的位置不無關系。朱甜心花園潤講,自己輟學打工包養網這些年,沒掙到什么錢,相當一部分補貼給了上學的姐姐弟弟和妹妹。
2006年,19歲的朱潤與鄧思鳳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加上父母的婚姻變故,讓朱潤對家庭責任的理解更加成熟。
婚后,朱潤在外跑運輸努力掙錢,家里大小事務都交給了妻子。直到現在,朱潤去醫院的手續都是妻子鄧思鳳在處理,這其中包括交錢結算。鄧思鳳一心想治好丈夫的病,沒過多向丈夫吐露看病的花費。
在最初三個月治療的包養網中期,家里的錢就已經無法應對沉重的醫療費用。朱潤的兄弟姐妹,加上鄧思鳳的兄弟姐妹,兩個大家庭一起支撐著這場搏命的戰斗。
朱潤挺過了最初的三個月,頑強地抓住了生命的希望,卻躲不開幾十萬的治療費用。家里失去了主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加上巨額的醫療費用,2017年,朱潤一家成為了鎮雄縣的建檔立卡貧困戶。
云南省人口第一大縣鎮雄。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鎮雄縣位于云南省東北,與貴州重慶接壤,素有“雞鳴三省”之稱。全縣國土總面積3696平方千米,戶籍人口170萬,是云南省人口第一大縣。
全縣有235個貧困村118539戶550061名建檔立卡人口,截止目前,全縣還有169個貧困村52119戶232389名貧困人口未脫貧,貧困發生率為17包養網.59%。
在鎮雄縣貧困戶當中,因病致貧的情況不在少數。據鎮雄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張啟仙介紹,全縣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未脫貧52119戶232389人中,因病致貧返貧8504戶37437人,因病致貧率高達16.32%。
張啟仙副縣長講,縣里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包養情婦住院就診數據顯示,經基本醫療、大病保險、醫療救助、兜底保障四重保障報銷后,仍有自費醫療費用6421.99萬元,對于貧困戶來說是不小的經濟負擔。
數據顯示,2018年臺灣包養網,鎮雄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四重保障”合計報銷比例達到88.06%。為解決貧困群眾看病自付費用的問題,縣里在2017年12月5日與中國扶貧基金會簽訂了《頂梁柱健康扶貧公益保險項目鎮雄縣援助協議》并于次年4月啟動了頂梁柱保險項目賠付工作。
鎮雄縣醫保局專門負責頂梁柱保險項目實施的羅以勝主任告訴記者,2018年,朱潤成為了鎮雄縣該項目首位受益人。朱潤拿到了住院自付費用2.58萬中的1.包養75萬元。
張縣長表示,頂梁柱保險項目現已成為鎮雄縣18-60歲貧困戶的第五重保障。
朱潤與妻子鄧思鳳。 中國網 楊佳 攝影
自從朱潤生病包養網比較之后,家里幾乎沒有固定的收入來源。談起家里的經包養管道濟狀況時,鄧包養網思鳳突然沉下頭不語,很快平包養復一下心情,強忍著眼眶里打轉的淚水,悄聲告訴記者,“下個月的生活費我都不知道怎么辦”。
朱潤在昆明治療期間,鄧思鳳一直陪在他身邊照料日常起居。為了緩解家里的經濟壓力,鄧思鳳開始悄悄的打工。為了不給丈夫增加壓力,同時不讓丈夫懷疑,鄧思鳳只能抽空在醫院附近的餐館商店打零工,一月最多時,也只能拿到700-800元收入。
朱潤生病前,育有一兒一女,都在上中屯小學讀書包養網。朱潤在昆明治病期間,兩個孩子交給親戚代為照顧。令朱潤夫婦最放心不下,也是最欣慰的都是這兩個孩子。
鄧思鳳講,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很聽話。知道爸爸生病了,在親戚家住沒哭沒鬧,學習成績也沒包養有大幅波動。鄧思鳳講,大女兒很要強,告訴媽媽,想要去縣里讀中學,剛剛參加了云南師范大學附屬鎮雄中學的入學考試。
記者采訪時,鄧思鳳手機收到一條通知信息,是女兒參加的考試錄取包養網結果,不知是網絡還是程序的問題,一直打不開,心急如焚的她不停的刷著手機。
避開朱潤時,包養網ppt鄧思鳳再也控制不住情緒,流著淚告訴記者,這1.75萬元錢對于朱潤來說就是一筆救命錢,對于兩個孩子來說是這也是一筆成長所需要的費用。頂梁柱保險項目報銷的這筆錢對于這個家庭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炭包養網。
下個月,朱潤又要面臨一次大化療。朱潤面無懼色講,等自己好了,就立馬摘掉貧困的帽子,把機會讓給其他有需要的人。
得病后,朱潤終于有機會在家常住。每天能陪著兩個孩子,看著他們健康成長,是他心中聊以慰藉的事。
朱潤希望,兩個孩子起碼要讀到大學,不要像自己一樣沒有文化。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