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合肥10月5日電包養網(記者周暢)記者從安徽省教育廳獲悉,安徽省在“智慧資助”試點工作中,通過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手段,實現部門數據對接包養與信息數據共享,輔助學校精包養網準識別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并從2019年秋季學期起,將所有本科階包養段高校全部納入試點范疇。
安徽省包養學生資助管理中心主任李炳銀包養網介紹,為進一步提升學生資助政策實施成效,提高資助精包養準度,2017包養年起,安徽省在包養部分市縣和11所高校組織開展了“智慧資助”試點工作,試點單位在資助對象精準識別、簡化工作流程、包養網數據互融互通、資助資金精準分配等方面獲得了階段性進展。2019年秋季學期起,將進包養一步包養網擴大試點范圍,將所有本科階段高校全包養部納入試點范疇。
“在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的過程中,安徽省圍繞脫貧攻堅這一國家戰略,全力包養網以赴抓好包養網建檔包養網立卡家庭學生資助工作,實現包養網了‘學段全包養覆蓋、包養對象無遺漏、標準最包養網高檔、包養網項目可疊加、結果全告知’的工包養作目標。”李炳銀說,2018年安徽省資助建檔立卡家庭學生15.5億元、124萬人次。
按照“以縣包養為包養網主,先試先行”的原則,安徽省確保普惠性幼兒園在園家庭經濟困難包養網兒童、孤兒和殘疾兒童得到資助。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幼兒資助標準每人每年不低于800元。
自2019年起,安徽省增加高職院校國家獎學金獎勵名額418個,高職國家勵志獎學金資助面由3%提高到3.3%,每生每年5000元。本專科生國家助學金平均資助標準提高至每生每年3300元,高職在校生國家助學金資助面提高10%。
此外,根據2019年出包養臺的《安徽省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工作實施辦法》,取消了學生申請資助時需由家庭所在地鄉包養網、鎮或街道民政部門對學生家庭經濟情況予以證明的環節,改包養為學生本人(或監護人)包養網書面承諾。各級各類學校在組織家庭經濟困難學生認定時,要尊重和保包養護學生隱私,嚴禁讓學生當眾訴苦、互相比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