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銀川11月21日電(記者謝建包養網評價雯、馬思嘉)驅車行駛在硝河鄉新莊村的村道上,車窗外是彎彎繞繞的硬化路和嶄新的磚瓦房,偶爾還能看見幾間低矮破舊的廢棄土坯房,訴說著新莊村從“破村”到“新莊”的蛻變。
閩寧示范村新莊村位于寧夏西海固地區的西吉縣,是個深度貧困村,2包養網單次40包養網0多常住人口中,約包養三分之一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近年來,通過國家精準扶貧政策和閩寧對口扶貧項目資金支持,這臺灣包養網里大力發展草畜業,已于2018年脫貧摘帽,貧困發生率降至0.63%。
包養網站駐村第包養網車馬費一書記王元明猶記得兩年前他剛來時,這里基礎設施落后,農民發展信心不足,等靠要思想較為嚴重。包養網入戶調研時,他發現不少農戶都種地養牛,但地里種的小麥、玉米等只能勉強解決溫飽問題,養殖發展滯后。“扶貧先扶智,優化結構、發展產業是關鍵。”王元明說。
在緊盯“包養金額包養app兩不愁、三保障”,硬化村道、通水架電網的同時,王元明在村部、路邊、農戶家宣傳扶貧政策,引導他們種植青貯玉米,貸款買牛,科學發展草畜業。41歲的袁寶成就是因此受益的農民之一。
袁寶成家有8口人,一家人包養條件要吃飯、4個娃娃要上學,經濟包養網ppt壓力曾一度讓作為家庭支柱的他愁眉不展長期包養。在王元明動員下,他貸款養了十多頭牛,種了40畝青貯玉米,還用政府給的5000元補貼建了青貯池。而隨著育肥牛陸續出欄,袁寶成有了發展信心。
“我算了下,每頭牛能包養網評價凈賺3000元。包養政策好,人勤快,日子就有奔頭,現在娃娃上學也不愁了。”他說。
如今,全村種植青貯玉米8500多畝,牛存欄量1900多頭,羊存欄量2500多只。截至2018年,新包養莊村農包養網民人均可支配收包養入從2016年的3913元增至8322元。
在王元明看來,新莊村的蛻變離不開包養網車馬費閩寧對口扶貧資金的支持。
據來自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福建、在西吉掛職副縣長的劉基棠介紹,西吉縣共有15長期包養個閩寧示范村,近三年累計有一億多元閩寧對口扶貧包養網評價援助資金投入其中。而僅新莊村就有300包養多萬元,用于包養危房改造、路面提升等,還建設了水暖炕加工車間、有機包養網肥加工廠等。
立冬后,氣溫驟降,村委會辦公室里早已生起了火爐,王元明也睡上了水暖炕。他右手移動鼠標在電腦前忙活著,偶爾端起旁邊的水杯抿上一口熱茶,繼續“盤算”著如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農民增收。
“包養app今年,我打算在全村500戶實施水暖炕改造工程,一方面預計能給村集體創收10萬元,另一方面也能減少農村包養網傳統取暖帶來的空氣污染。”包養網ppt王元明說。
原來,就在兩個多月前包養網ppt,新莊村又利用17萬元閩寧扶貧項目資金,由村集體控股成立了寧夏包養網dcard億新智能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引進水暖炕設備和技術,建成水暖炕加工扶貧車間。袁寶成不僅帶頭嘗試學做一名水暖炕安裝工,還率先在自家安裝了水暖炕。
“包養網這是好事,政府補貼1000元,農民掏上幾百元,就能睡上熱乎乎的炕,一天電費不到一塊錢。不像過去,農村燒炕都用干牛糞和煤渣,現在省事又干凈。”袁寶成笑著說,村包養網里、家里都大變樣了,新莊村真成了“新莊”。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