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鹽池:“教育扶貧”幫學生實現求學夢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S包養網站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銀川10月25日電(記者溫競華、曹江濤、艾福梅)“我想考到銀川上高中,然后考個包養包養大學。”余成(化名)包養網是鹽池縣第四中學一名初二學生,父親在家務農,母親臥病在床無法勞動,但他并不擔心家庭的貧困會成為自己求學的阻包養網礙。

鹽池縣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吳忠市,9月底正式退包養出貧困縣序列。為拔除“窮根”、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鹽池縣實施“教育扶貧”,建立起從學前教育到大學全覆蓋的資助體系。包養網今年以來,鹽池縣在義務教育階段沒有一名學生輟學,大專以上升學率達80%。

鹽池縣教體局教育股股長任兆斌介紹說,除了國家義務教育免費,鹽池縣還結合地廣人稀的縣情,根據包養家校距離,包養對全縣中小學寄宿生給予每公里0.25元的交通補助,平均每年每個寄宿生26包養網0元。針對貧困大學生,除引導社會資助外,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力度也包養網很大,不會讓一個大學生因貧失包養網學。

經濟難關打破了,教學質量也得跟上。近年來,鹽池縣通過包養與吳忠市區學校結對幫扶、縣城優質學校與農村學校結對幫扶,以及聘用退休優秀教師到農村學校等方式,促進城市優質教育資源下沉到鄉包養網村,優化鄉村包養網教師包養網隊伍,提升教學水平。

張文婷是吳忠市第四中學的數學老師,今年開學她主動申請到結對幫扶的鹽池四中任教。雖已執教十年,但一接手就是初三包養,且面臨學生基礎薄弱、學習勁包養網頭不足等問題,她壓力不小。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是張文婷給自己定的首要任務,“他們得對未來有想法,才有動力學習,我經常跟他們交流,告訴他們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的。”

鹽池縣第四中學副校長包養張亞平介紹說,自去年開展結對幫扶以來,市區學校已有兩批包養4名教師來支教,他們新鮮的教學方式獲得了學生的認可。同時,學校每學期輸送10名教師到縣城學包養校交流學習,雙向交流機制日益完善。

“現在孩子包養包養網會主動來找我尋求幫助,問我怎么才能進步。”張文婷欣喜地說。

優質教育的另一種體現是因材施教包養網,為學生提供多元發展空包養網間。2015年,鹽包養包養縣整合資金1.包養9億元新建了縣包養網職業教育中心,通過校企合作、產教融合增強師資力量,結合當地市場需求開設了油氣化工、電子商務、養老服務等新興專業,并配備26個專業實訓室包養網,提高學生實操能力。

鹽池縣職業教育中心校長張建鋒說,學校鼓勵學生多渠道謀發展,今年畢業生中84.4%繼續升學,15包養.6%直接就業,實現百分百有出路。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