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再生障礙性貧血75%一包養網站患者可存活(圖)_中國發展門戶網-國家發展門戶

作者:

分類:

專家:再生障礙性貧血75%患者可存活(圖)

昨天,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舉行再生障礙性貧血病友會。圖為一名病友。 記者喬軍偉 攝

主要發病人群:10~25歲的成人兒童與60歲以上的老人

治療方法:造血包養條件干細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療法

醫生建議:超過75%存活率 父母不要輕易放棄救治

3年前的冬夜,9歲的小強在江西老家突然大口吐血,被診斷為再生障礙性貧血(簡稱“再障”),當地醫生估計他活不過一年。小強包養的父母帶著他輾轉包養妹上海、杭州,最后來到廣州。如今,在各方的援助下,小強活了下來。

然而,并非所包養俱樂部有孩子都能像小強般幸運。據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的專家介紹,如今,“再障”已非絕癥。但每年都會有十幾例因為耽誤治療而遺憾離世的孩子,“不少父包養俱樂部母錯誤地放棄對孩子的救治。”

兩大“攔路虎”:認識誤區和巨額治療費用

3年前的冬天,9歲的小強正在江西的家中烤火取暖,突然“哇”的一聲吐起血來。醫院診斷,小強患上再生障礙性貧血。“當時醫生說,得了這種病沒什么好治包養網的了,小強最多就只能活一年。”小強的父母都是農民,家里根本沒積蓄。但是,3年來,父母帶著小強一路從上海、杭州,再輾轉到廣州,到處求醫。為了給包養價格兒子治病,他們把家里值錢的東西都賣了,還背上了十幾萬的債務。小強去年來到了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血液科。經過一年多的治療,小包養網強如今已基本康復,很快就可以出院了。

然而在醫院,每年還是有不少“再障”患者尤其是兒童因為耽誤治療而死亡。“光是在我們醫院一年就有十幾例。”市一醫院血液科的權威專家毛平教授說。

市一醫院血液科主任王順清分析說,“再障”之所以會被耽誤治療,認識上的誤區和費用是兩大原因。“很多家長,包括不少基層醫院的醫生對包養網包養軟體‘再障’的認識都很有限,包養網VIP不少人一聽就以為得了絕癥,就放棄治療了。”

其次短期包養,很多患者和家屬不知道重型“再障”起病需要盡早到有治療經驗的包養血液中心治療,以為只是貧血了,就在衛生站、社區醫院輸血,耽誤最包養佳治療時間包養包養女人。事實上,“再障”的最佳治療時機是診斷后的40天內。

“另一方面,目前昂貴的治療費用也讓很多患者陷入困境。”一般來說,包養網站采取造血干細胞移植的治包養軟體療費用約為25萬~3包養網0萬,但造血干細胞供體十分難尋,所以病患普遍選擇免疫抑制治療,治療過程需要用到的一些高級藥品都屬于自費藥。據了解,目前我國醫保和新農合都未將再生障礙性貧血列入重大疾病特別資助政策范圍,非自費包養部分費用僅享受30%左右的一般性報銷。包養甜心網

在昨日的病友會上,王順清向記者透露,目前,市一醫院血液科和志愿者團體已經打造了一個名為“生命的呼喚——重型再生障礙性貧包養價格ptt血患者救助”的項目,目標是能籌集到100萬左右甜心花園的資金,每年資助10個重型“再障”患兒。“對于低齡的包養網患兒,有時十幾萬就能讓他們重獲新生,有志于此的企業和團體可以與我們聯系。”王順清說。

醫生:“包養甜心網再障”非絕癥

再生障礙性貧血是血液科里僅次于白血病的“殺手”包養金額。王順清介紹,10~25歲的青少年、兒童與60歲以上的老人是再生障礙性貧血的主要發病人群。“一旦發病,患者會出現嚴重貧血、皮膚黏膜出血、視網膜出血和感染癥候群。”

有數據顯示,目前全球再生障礙性貧血的發病率約為2/10萬,而中國的發病率估計是這個數字的2~3倍,其中近兩成患者屬于重癥再生障礙性貧包養網血。而在廣東,市一醫院血液科是“再障”患包養網包養條件者比較臺灣包養網集中的地方,從1998年到現在一共收治過80例“再障”患者。

毛平教授是市一醫院血液科的權威專家,他表示,不少人把“再障”當成是白血病。“其實‘再障’是骨髓不造血了,而白血短期包養病則是骨髓造出了‘壞血’,發病機理完全不一樣。”毛平教授形象地解釋說。

十多年前,“再障”患者的死亡率高達95%。但近20年來,“再障”的治療有了包養網突破性的發展。現在治療“再障”的主要方法包括造血干細胞移植和免疫抑制療法,預計有超過75%的患者在采用這兩種治療方案后將會長期存活。“其中如果能在同胞兄弟中獲得配型成功,進行造血干細胞移植,治愈率更高達80%~90%。”毛平說:“‘再障’治愈后基本不會復發。”(文/記者黎蘅通訊員徐晶)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