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濟南1月17日電 近年來,山東省膠州市承擔了貴州省鎮寧縣、甘肅省徽縣、陜西省寧陜縣、新疆策勒縣和省內菏澤市曹縣的扶包養網貧協作任務。膠州市以打造“東西互助手拉手、共同致富奔小康”的典范為目標,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強化責任擔當,不斷加強組織領導,完善體制機制,精包養網準施策推進。
堅持政治站位“高”。包養膠州市始終把扶貧協作工作作為一項重要政治任務,把助力扶貧協作包養縣打贏脫包養貧攻堅戰當成一項義不容辭的責任,根據扶貧協包養作地區實際,該市分別為5個扶貧協作縣制定了差異化責任分工實施方案包養,成立了由市委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包養扶貧協作工作領導小組,主要領導牽頭抓總,親力親為推動工作。為推進工作落實,對重點事項分別成立工作包養網組,市委、市政府各安排一名分管領導靠上抓推進。形成了“市委政府重點抓、市扶貧辦具體抓、相關部門協同抓、社會力量合力推”的良好局面。
堅包養持推進機制“實”。為推動扶貧協作工作有序、有力、有效開展,膠州市與扶貧協作地區建立聯席會議制度,定期開展互訪,研究部署和協調包養推動工作。加大資金支持力度,今年以來,累計投入專項幫扶資金2029萬元。建立完善“鎮村包養結對幫扶”、“互派掛職干部”、“部門對口協作”等對口幫扶機制。12個鎮辦、8個行政村建立結對幫包養網扶關系,30多個部門和群團組織建立對口協作關系,互派掛職干部21名。
堅持產業對接“準”。膠州市始終把加強產業合作擺在重要位置,積極引導兩地產業精準對接、融合發展。加大招商推介力度,舉辦扶貧包養協作地區招商引資推介會,現場包養網達成合作意向包養網11個。強包養網力推進項目合包養作,累計實施扶貧協作產包養業項目10個。注重加強商貿對接,按照“政府主導、市場運作”的方式,搭建扶貧協作地區農特產品營銷中心,幫助拓寬農特產品銷包養網售渠道。
堅持幫扶領域“廣”。推動扶貧協作向安居、教育、衛生、就業等領域拓展,使貧困群眾獲得更多實惠。加強勞務協作,吸收扶貧協作縣200多名勞動力轉移就業,實現穩定增收。膠州市開展教育幫扶,組織12所學校與鎮寧縣開展結對共建,選派9名優秀教師到鎮寧支教。啟動長期對口幫扶寧陜縣“破繭助包養網教”行動,資助貧困學生,改善辦學條件。開展衛生支援,選包養派技術骨干到鎮寧包養網縣和寧陜縣開展衛生支援交流。實施貧困群眾安居工程,統籌資包養網金1500萬元包養網,幫助寧陜縣桅包養網桿壩村實施舊村搬遷改造工程。
堅持工作用情“真”。膠州市一直帶著對扶貧協作縣包養網的“兄弟情誼”和包養對貧困群眾的深厚感情,把對口幫扶當成“自包養網家的事”抓緊、抓實、抓好。該市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先后15次到扶貧協作縣開展互訪交流,拉家常、謀思路、議發展,使扶貧協作真正幫在點上、扶在根上。時包養刻把群眾疾苦放在心上,共捐款捐物600多萬元,資助困難學生1300余人次,扶助困難群眾650多人次,讓當地群眾感受到了該市對口幫扶的濃濃真情。(完)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