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權縣澤城村蹚出山區無工S包養網心得礦資源地區鄉村振興新路徑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作者:左權包養網縣委書記 石勇

中國網/中國發展門戶網訊  今年以來,左權縣以澤城村為試點,以產包養網業振興為抓手,立足本地資源、引入外部媒介、創新發展思路,嘗試走出一條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結包養網合,基礎穩、市場活、可持續、有奔頭的產業發展新路徑,為澤城村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為山區無工礦資源地區鄉村振興探索出可借鑒、可參考的有益經驗。

澤城村屬于左權縣一個中心村,總人口563戶1364人,其中建檔立卡脫貧戶2包養網66戶817人,基礎設施相對完備,公共服務基本健全,2018年實現整村脫貧,但仍面臨產業不穩、增收困難、人口流包養失等諸多風險與挑戰。

首先,主導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弱。核桃、中藥材、光伏、畜牧養殖是澤城村脫貧增包養收的主要產業,近年來受自然災害、市場風險、管理技術等因素影響,各產業均受到不同程度沖擊。核桃產業,全村有1400畝,占到耕地總面積的82.4%,市場行情好的時候曾每公斤賣到32-40元,但由于盲目發展,加之春寒霜凍、結構性過剩,品種亂、品質包養次,市場競爭力持續低下,2020年畝產平均不到100公斤,產值不到1000元。中藥材產業,在政策補貼支撐下曾發展林下種植1000畝,目前種植不到100畝。畜牧養殖業,受市場波動影響,2020年包養僅有養殖戶9戶,占到總戶數的1.6%。光伏產業,全村有屋頂光伏55戶,每戶4千瓦,年發電收益最高4000元,但由于安裝時,企業貸款墊資2萬元,5年才能還清,直至目前農戶還沒有拿到現金收入。

其次,新型民宿產業缺乏吸引力。2018年澤城村整村脫貧后,積極探索“農旅雙鏈”發展,鼓勵農戶建設特色民宿37戶。但由于市場定位不精準,文旅產業支撐不足,住宿條件相對簡陋,餐飲等服務業發展不匹配,即使旅游旺季也僅有零星散客順路觀光,不住宿、不消費,民宿基本處于閑置狀態。

同時,有知識、有能力的年輕人留不住。全村實際在村戶籍農業人口446戶1150人。其中,常年在外居住68戶110人;在村靠種地謀生160戶290人,多為老年戶和自我發展能力較弱的戶;其他218戶750人,年輕人外出打工,孩子、老人留守家中,且這部分農戶隨著打工時間的持續,逐漸整戶搬遷至縣城或打工城市居住。

最后,非外出務工收入僅占約1/3。20包養20年,澤城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1000元。按統計分析,四大項收入中,外出務工收入占64.5%,其他收入,包括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及本地打工收入合計僅35.5%。

針對此種情況,澤城村把產業振興擺在首要位置,立足本地資包養網源稟賦,在做好傳統產業發展的同時,著力開辟新興產業,延伸產業鏈條,打響地域品牌。

依托澤城村“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先天條件,確立“山、水、田、村”同向發力,提升傳統產業,發展新興產業的新思路。

澤城村利用當地太行山適宜生長連翹的獨特地理氣候,在山坡上大面積發展連翹種植,打造“左權連翹”種植基地,叫響“左權連翹”品牌。

利用清漳河優質水資源和巨大水能資源,發展螃蟹等水產養殖,建設水力發電站,增加收入。

對已形成的核包養網桃、林下中藥材產業,擴規模、強管理、提質量,全面提檔升級,重塑“左權綿核桃”品牌,實現增收。

依托澤城村秀美宜人的自然、文化和古村風貌,借助地處晉冀豫三省邊界游人往來的便利,建設繪畫寫生基地,在推廣當地古樸自然的生態美景的同時,凝聚穩定的、具有消費活力的游客群體,實現山水—寫生—消費—產業的全鏈條發展。2021年5月,由國際水彩畫協會中國區董事、藝術家單虹博士擔綱策劃的“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正式掛牌運營,著力打造全國十大包養寫生基地之一和太行板塊又一張靚麗的藝術文旅國際名片。

面向市場需求,澤城村提高產品質量,豐富產業業態,構建文旅牽引、農業托底、集體經濟補充的綜合性產業體系實現澤城村的可持續發展。

全カ建設“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打造文旅新地標。對現有低端民宿包養網統一設計風格,統一裝修改造,布置院落景觀,每間客房均增設衛生、洗浴間,滿足游客舒適、衛生、方包養便的居住需求。同時,集中建設一個可滿足1000人的餐飲服務中心,為游客提供方便快餐。目前已改造完成38戶140張床位,到2024年將達到1000張床位。

左權縣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縣改造完成9處標準寫生村落。今年首期已改造完成澤城村、老井村兩個寫生點。采取“縣校合作”方式,由包養網山西省一建承建,太原理工大學、山西大學、山西傳媒學院、中北大學4所高校院所共同設計,對澤城村進行整包養體風貌整治。目前,“回”字形主街道、目擊范圍毛細小巷,山西大學包養紅色研學基地、山西傳媒學院5號民宿兩處古院落,太原理工大學老樹咖啡屋、山西大學青石園、寫生基地中心廣場三處沿街開敞空間已改造完成。下一步,還將繼續改造建設中北大學太行工業學校舊址、山西大學三三院、青年廣場等。老井村等其他8個寫生村落,適當植入精品民宿、服務站、咖啡屋等,形成各具特色的寫生、研學藝術村落,與澤城村共同形成一個集寫生、旅游、文化、活動于一體的展示地。

由國際水彩畫協會中國區項目運營公司,與左權縣國資公司、澤城村共同組建由國資控股的“寫生基地運營公司”,進行總體運營,提高經營水平。目前已在澤城村建設“中國北方國際寫生基地”包養網服務中心,設立接待服務總站,規劃針對學生、藝術家不同群體的寫生線路,布局畫材店、VR體驗館、文創店等飲食、娛樂、文創、伴手禮、生活服務5大類寫生經濟業態。下一步,將植入“青年孵化器”、影視攝影、國際藝術比賽、藝術節、康養、中小學生素質教育基地等增值項目,豐富游客的研學需求。

同時,澤城村全面提升農業傳統產業,樹立包養網地域新品牌。建設300畝高標準示范園,實施核桃樹綜合管理。將全村1400畝核桃園包養網,全部高接換優為適合本地發展的優良品種麻包養網田1號;推行核桃樹托管服務,從根本上解決無人管理、管理技術不到位等問題;以“左權綿核桃—麻包養田1號”為區域品牌,統一向外銷售,提高產品知名度和附加值。據測算,畝產將由100-150公斤提高至250-300公斤,每公斤價格將由10元提高到15元以上,戶均增收2700元。

在中藥材、水產產業方面,引進大型藥企,建立訂單收購關系,恢復林下中藥材黃芩、柴胡、黨參、射干等種植1000畝。保護當地野生連翹品種,指導合理有序采摘,發展人工撫育基地,擴大至5000畝。借鑒澤城村下游養殖螃蟹、小龍蝦、鯉魚等水產養殖項目成功經驗,與該項目主體蓮漁共生新型生態養殖專業合作社合作,與太原美特好超市等簽訂供貨合同,在澤城村清漳河沿岸發展水產養殖項目。

包養

為構建防返貧硬保障,澤城村通過多種形式發展集體經濟。譬如做好當前300千瓦村集體光伏電站除草、包養網除塵、擦板、線路維護等運維工作,保證正常足額穩定發電,年收入保持在80萬元以上。投資1包養網688萬元在澤城村上游清漳河干流上建設水力發電站,裝機容量600KW(3×200KW),2021年12月可并網發電投入運行。年發電量可達199.3萬度,預計年包養收入50萬元,村集體將每年分紅20萬元。兩項合計100萬元的集體經濟收入,不僅可提高澤城村村級組織的組織力,更可通過以工代賑、公益性崗位、一事一議項目分配等形式,為村內老弱病殘等困包養難戶提供一定額度福利補貼,為防止返貧提供有效保障。

澤城村緊緊圍繞鄉村振興特別是產業包養網振興強勢崛起,調思路、引資源、做規劃、強舉措、大整治,里里外外面貌煥然一新,更加堅定了“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要振興”的信心和決心。下ー包養步,將繼續在“山水”上做文章,在“品包養牌”上提水平,在“質量”上求效益,讓澤城、讓左權這方深藏山間的水墨畫卷煥發成一幅流光溢彩的增收畫卷、振興畫卷!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