幫你去看爹和娘!云南一鄉村留守老人的生存現狀田野調查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一包養價格門戶

作者:

分類:

 

包養三家媒體采訪團成員

   【記者手記】不該遺忘的群體

春城晚報記者 鄧建華

留守,在普通語境里,應該是一個普通的詞,顧名思義,留下來守住自己的家。但是,對于中國一些農村特別是邊遠偏僻的農村而言,卻是一個無法言說的具有痛感的詞語。

在中國,有成千上萬的留守兒童,就有成千上萬的留守老人。

因為一個幫助留守老人的公益項目,我們走進了位于河口縣大圍山原始森林旁的一個邊遠偏僻的山村。這是一個以苗族為主的少包養情婦數民族村寨,因為貧窮,青壯年多半選擇遠離家鄉外出務工,留下來的是老人和孩子。

走進這個村莊,村莊的現狀超出了我們原本的想象,無論是留守老人精神上的孤寂,生活上的困苦,還是留守兒童的孤苦無依,都讓人心情沉重。

在采訪雙目包養網VIP失明的羅小城和他精神失常的母親時,這對母子精神上的悲凄,二胡那悲涼凄惻的琴音,令人忍不住垂淚。一位88歲的老人,有兒有女,但是卻一個人守著小兒子的屋子,等待了兩年,他要等著兒子回來,把養的那頭豬殺了和兒子一起吃。

還有孩子,這些爹娘去遠方打工的留守兒童,他們和自己的爺爺奶奶相包養網比較依為命,守著自己的孤單和貧困的生活,兩個小男孩,自幼喪父,母親卻將他們拋棄失去蹤影。

一個小小村莊的留守者包養俱樂部,組成了一個社會細胞的痛點。我們很希包養網望能找到一個切實的解決之道,讓老人在余生都能度過一個安詳的晚年,讓孩子在還未懂事的年齡都短期包養能度過一個愉快的童年。這樣,也不至人生的回憶如此不堪、如此悲凄。

遺憾的是,在我們的采訪過程,這個群體特別是邊遠山區的留守老人們,他們似乎已經是被遺忘的一個群體,沒有多少人將關注的目光投向他們。他們就那樣默默生活,孤獨終老。

好在,這些痛點,政府已經拿出了切實的行動,從扶貧入手,先去解決他們生活中的貧困,進而慰藉他們精神上的孤獨。有一些社會公益組織和公益人在這方面也已經走出了第一步,在全國各甜心花園地試點,希望能讓生命的光照進這些已入老年的人生。

因為,我們每一個人,都曾經有過童年,我們也會一步步走入老年。我們不希望以后成為他們的樣子,過他們的生活。

而只要活著,就不算悲劇。我們尚在途中,今后仍要繼續。

讓愛永駐!

 

村里包養網不少小孩都是老人照料

【關愛留守老人讓我們行包養網動起來】

“幫你去看爹和娘”公益項目將在八角村啟動

為了生活,你背井離鄉在外奔波,你已經很久沒能回到那魂牽夢繞的家鄉一吧?你一包養意思定懷念故鄉的味道、渴望見到你的親友、更思念留在老家的父母吧?今天,我們會替你去看爹和娘,讓他們得到更多的關愛,讓他們余生不再孤寂。

8月起,云南網攜手春城晚報、紅河日報、長江265公益基金包養、昆明蟲蟲愛心聯盟一起走進位于中越邊境的河口縣瑤山鄉八角村委會包養app,看望村里的50余位留守老人和孤寡老人。之后,我們還將在之后的日子,走進云南許多邊遠村莊,去替你看看你們的爹和娘。

 

村路難行

農村留守老人的生活已非常艱難

2016年4月,長江商學院EMBA26期5班的71名同學和班主任老師共同成立長包養網江265公益基金,將聯合各地方公益機構和媒體發起針對大山里留守老人的“幫你去看爹和娘”公益項目。該項目包養網關注對象為生活在大山里且生活貧困的留守或孤寡老人,項目方向除生活關懷、陪伴照顧之外,還將重點支持其加強與外界的溝通,包括與子女的溝通與交流,此外,還將支持其在能力范圍內以自食其力的方式獲得生活的體面。

據該項基金具體負責人介紹,項目計劃2016年會在陜西、貴州、云南等地開展項目試點。目前項目展開區域有:秦嶺山區,共同發起機構為騰訊大秦網、西安燕常來關愛老人服務中心。貴州山區,共同發起機構包養網為貴州盤縣社會義工聯合會。云南山區,共同發起機構為云南春城晚報、云南網、昆明蟲蟲愛心聯盟。在此基礎上,將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陸續在全國更大范圍展開項目的包養執行。

第一個啟動點陜西秦嶺大山深處的陳家壩鎮項目點,在冊貧困留守老人共計61戶包養意思,80歲以上9人,70歲以上26人,60歲以上26人。項目執行從6月至今,已安裝太陽能供電系統5戶;發放基礎生活物資50戶,具體為床上三件套、被子、褥子70套,大米6包養意思00袋,面粉150袋包養意思,食包養女人用油150桶。已聘請首批服務人員共4名,為13位生活不能自理的留守老人提供日常陪伴服務。服務指標主要包括包養網采買生活用品、洗衣服、做飯、打掃房間及門口、照顧起居、溝通,從8月開始服務。同步對在冊留守老人調研個性需求,后續將優化項目設計。

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舊營白族彝族苗族自治鄉羅家田村項目點,在冊留守老人30戶計44人,其中90歲以上1人,80歲以上6人,70歲以上13人,60歲以上10人。2016年8月14日,在貴州省六盤水市盤縣舊營白族彝族苗族自治鄉羅家田村,為30戶44位留守、高齡老人包養網發放生活物資,按每戶6袋大米(10kg/袋)、3桶菜籽油(5L/桶)、3袋面條(1.5kg/袋)、棉被(3kg)棉絮(1.5kg)各1條、床上用品三件套1套標準發放。每戶為2位老人的,棉被棉絮及床上用品增發一套。

 

公益團隊與記者合影

五方參與“幫你去看爹和娘”公益項目

對于云南省的項目點,長江265公益基金聯合春城晚報、云包養甜心網南網、昆明蟲蟲愛心聯盟,對外出務工的“空心村”進行調查、篩選。紅河日報在包養甜心網獲悉此項目后,給予了積極支持。并指派中國消除貧困獎感動獎獲得者、紅河日報社記者丁蓮參與。后續將由昆明蟲蟲愛心聯盟做為云南項目點的執行機構,聯合更多公益組織參與該項目的執行。

經過對全省多個村莊的篩選,最終確定此公益項目首先在中越邊境的河口縣瑤山鄉八角村委會啟動。八角村委會轄八角、沙梨等6個村民小組,苗族人口占全村總人口的99%。是全縣15個貧困村甜心寶貝包養網之一,包養是全鄉最貧困最落后的高寒山區村。

八角村留守老人急需關愛

八角村60歲至70歲的留守老人31人、7包養1歲至80歲留守老人15人、80歲以上留守老人11人。大部分留守老人生活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人員郵寄的生活補貼和政府的各類救助(臨時救助、低保金等),生活極為艱難。

為此,長江265公益基金、昆明蟲蟲愛心聯盟、春城晚報、云南網、紅河日報將共同參與到此公益項目中,為留包養網dcard守老人提供基礎生活物資,并將在當地村民中招募服務人員,為留守老人提供定期的上門陪伴服務,并根據當地實際需求支持有能力的老人開展養殖、種植業增加生活收入,并積極開展公益活動,倡導感恩和責包養網任。

近日,該公益基金成員及昆明蟲蟲愛心聯盟志愿者經過細致地走訪調查,八角村委會共有30戶留守老人或孤寡老人將得到幫助。據悉,落地八角村的“幫你去看爹和娘”公益項目,第一批留守老人基礎生活物資預計將會在九月底送達該村,陪伴服務和公益活動將根據項目點實際情況陸續進行。

(采訪統籌 鄧建包養網ppt華 春城晚報記者 程權 文 周明佳 圖)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