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先扶智,治貧先治愚。近年來,廣西巴馬瑤族自治縣通過教育精準幫扶政策、落實學生資助政策、發展職業教育等措施,阻止貧困代際傳遞。
制定方案,建立教育扶貧工作保障機制。巴馬結合實際,研包養究制定《巴馬瑤族自治縣教育扶智脫貧攻包養網堅工作包養方案》《巴馬瑤族自治縣控輟保學工作方案》《包養巴馬瑤族自治包養縣關于開展幫扶貧困戶、聯系貧困生活包養網動的實施方案》,明確了教育扶貧的指導思想、目標任務、工作內容及方法步驟。
落實學生資助政策,是斬斷“窮根”的關包養鍵。巴馬在全面落實國包養家教育扶貧政策的基礎上,構建了包括幼兒教育、包養網義務教育、普通高中、中職高職、大學生貸款等內容包養網全覆蓋的教育精準扶貧資助體系。2018年,巴馬共受理3390名大學生信用包養網助學貸款申請,發放3354人,發放金額包養2348萬元。2019年1至6月包養,該縣建立起包養網 “保基本、全覆蓋”的資助機制,落實各類包養網資助資金1856萬元,受助學生2.87萬人,實現了“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失學、不讓一個家庭因學致貧”的目標。
大力發展職業教育,堅包養網決斬斷窮根。根據深圳市與河池市簽署的對口扶貧協作框架協議,深圳攜創高級技包養網工學校開展“深桂雨露直通車”項目,深桂兩地深入開展職業教育、職業培訓包養,共同建立勞務輸出精包養網準對接機制,幫助包養貧困人口就業脫貧。2018年和2019年共輸送三批182名建檔立卡初中生學員(其中2019包養網年輸送包養13包養0名)到深圳攜創高級技工學校就讀,畢業后就業率100%,實現了“扶智脫貧一批包養”的目標。
巴馬將推廣普通包養網話納入脫貧攻堅戰略,聚焦普通話普及率低的鄉鎮和青壯年群體,加包養網強對農村青壯年包養網勞動力及公共服務場所工作人員的普通話水平提升培訓力度,包養網幫助他們解決因語包養言不通導致的包養應聘難、學習技術難等問題,提升他們的生產生活能力,激發其脫貧致富的內生動力。
(林遠先)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