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老鄉不脫貧,延安的各級干部都無法向全國人民和中央交代。”延安市婦聯主席劉曉勤對包養中國婦女報·中國女網記者說。她表示,全市共有建檔立卡貧困人口96299人,其中貧困婦女41593人,脫貧攻堅任務艱巨而緊迫。
圣地巾幗脫貧行動開展以來,全市各級婦聯注重發揮自身優勢,牢牢把握精準發力包養、幫帶脫貧、溫暖支持的扶貧“三字經”,力爭做到“哪里有貧困婦女、有貧困家庭,哪里就有婦聯干部、就有婦聯組織”。
突出一個“精”字
找準扶貧工作的發力點
針對貧困婦女無產業、少資金的問題,延安市婦聯聯合市老區扶貧開發局出臺《關于實施“圣地巾幗脫貧行動”的意見》,明確把貧困婦女脫貧致富納入扶貧開發總體規劃,扶貧政策、資金、措施同等條件下優先向貧困婦女傾斜,力爭每年脫貧人口婦女比例不低于10%。并利用“兩微一號”和婦女網,廣泛宣傳扶貧開發決策部署和各項惠民政策。
安塞區張河村貧困婦女郭振玉面對記者樂呵呵地說道:“2016年,在曹書記的幫助下,我得到了2萬元的扶貧款。養了兩批鴨苗,純收入1.6多元,終于摘掉了多年貧困戶的帽子!現在不僅學會了養殖技術,還有了致富產業,日子也有盼頭了!”她說的曹書記是區婦聯的干部曹愛云,也是該村的第一書記,她帶領村民發展養鴨養雞產業,深受群眾包養的擁護和好評,現在每戶村包養民靠銷售雞鴨蛋每月收入近700元。
“什么是精準扶貧,我認為群眾的需求就是我們的主攻方向和發力點。”劉曉勤主席說。延安市婦聯包扶甘泉縣圪嶗村以來,為貧困婦女家庭捐贈土豆、雙青豆種子包養網,簽訂種植合同,有效保障貧困戶增收致富。開展社會扶貧,先后組織500多名愛心人士為300多名貧困婦女捐款捐物20萬元;協調多名專家開展健康義診。開展文化扶包養網貧,組織女文藝工作者、手工藝協會會員義寫春聯、教授剪紙藝術;訂閱包養《中國婦女報》,邀請優秀創業女性作報告;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籌資40萬元,修過水橋4座,建太陽能路燈21個,維修了村黨員活動室;組織幼兒園教師包養網、家長和幼兒走進貧困家庭開展愛心幫扶;聯系民營單位為村民拍全家福、美容理發;開展尋找“最美家庭”“牽包養網手萬家·清潔家園”等活動,受到縣委縣政府和廣大村民的一致好評。
彰顯一個“幫”字
提高婦女的致富能力
“授人以魚,不如包養授人以漁”,延安市婦聯始終把幫扶產業、技能培訓、文化帶動作為婦女脫貧攻堅的重要手段。
目前全市以婦女為主的一村一品產業村有36個,主要以生態農場、種養殖、農家樂、農產品加工、大棚種植為主包養。其中洛川縣作善村形成了有名的“作善一品”和“作善面花”產業。“作善一品”營業的6戶年收入可達42萬元。全市上千名貧困婦女通過產業致富實現增包養收,收入增長20%。
面向貧困婦女開展手工制作、家政服務、種植養殖等實用技能培訓,幫助婦女掌握一技之長,增加家庭收入。黃龍縣以發展生態旅游為契機,組織貧困婦女開展種植養殖、鄉村旅游、家政服務、農村電商等培訓10余場次。打造綠色優勢產業,全縣貧困婦女開辦有芍藥包養花、木耳、香菇、七彩山雞、中蜂等特色種植養殖、農家樂;開辦淘寶、微店等。貧困婦女人均增收上萬元。
充分利用濃厚的黃土文化資源,組織成立婦女手工藝專業合作社、公司,不斷發展“指尖”經濟,促使貧困婦女巧手脫貧。全市共建立以婦女為主體的手工藝合作社、公司、協會28個,輻射帶動1萬多人創包養業就業,其中貧困婦女2000多名,實現增收10%,帶動153名貧困婦女實現脫貧。安塞區先后成立了9個農民畫、剪紙合作社,300多名貧困婦女參加。舉辦各類手工藝培訓班38期,培訓貧困婦女1000多人。
著重一個“暖”字
體現政府和社會的關愛
“婦聯對我們太好了,隔三岔五看望我們,再不往前奔都對不起人家包養……”村民雷娃娃激動地流下了眼淚。
雷娃娃家是甘泉縣圪嶗村有名的貧困戶,妻子智障,不能自理,兒子上小學,本人靠放牛掙工錢,勉強維持生計。市婦聯包扶該村以后,先后給他家免費送去了3個豬仔、20只雞苗發展家庭養殖;贈送高產玉米、馬鈴薯、雙青豆種子發展種植產業;動員社會愛心人士捐款捐物、贈送生活用品,減輕家庭負擔。婦聯干部還不時去家里幫助智障的妻子梳洗頭發、清潔衛生。并聯系市社會福利院,減免費用,讓其妻子入院生活。“他的妻子患智障,作為娘家人的婦聯更是要關愛她,關愛就是扶貧。”婦聯包扶干部如是說。
為了讓貧困婦女重燃起生活的希望,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延安各級婦聯廣泛動員社會力量,積極開展送溫暖幫扶活動。邀請醫療專家深入農包養村開展健康知識講座、義包養網診,為貧困婦女兒童提供健康服務。組織社包養會愛心人包養網士開展“牽手萬家·與愛同行”送溫暖活包養網動,為600個貧困家庭發放衣物、救助金;開設“愛心驛站”接受社會衣物捐贈,解決了400多戶農村貧困家庭的基本生活需求。市女文藝工作者協包養網會連續三年隨市婦聯深入貧包養網困村、社區包養網為群眾義寫春聯,多次赴貧困村捐贈衣物。市婦女健康促進會包養網開展愛心捐贈、健康衛生知識包養網包養網科普宣傳、送醫送藥義診等活動;女企業家協會踴躍捐款捐物,資助貧困婦女兒童,開展各類扶貧包養幫困活動。
同時,為了發揮婦女在脫貧攻堅中的模范帶動作用,延安市婦聯在全市表彰獎勵了“十佳”女大學生村干部和優秀女第一書記。通過新聞網絡媒體大力宣傳她們的扶貧業績,激勵更多的女性和婦女組織深入農村扶貧一線,為貧困婦女早日脫貧貢獻巾幗力量。
2016年以來,延安市貧困婦女已由41593人降至25包養網109人,16484名貧困婦女實現了脫貧,貧困婦包養網女人均收入增加20%。(劉江 記者 黨柏包養峰)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