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江興“果一包養”記_中國鄉村振興在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去過很多鄉野,見過不少作物,要么生長在成片農田里,要么扎根于溫室大棚中。前不久,在云南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海拔包養故事1200至2000米之間的高黎貢山西坡,記者卻偶遇這樣一種鮮見的草本植物:

它既像草——憑借“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韌勁,從25度陡坡縫隙里倔強地鉆出來,一叢叢、一簇簇,綠得油亮;它也是果——橢圓形的漿果從莖干底部堆積起來,一串串、一團團,紅得鮮亮。這些鮮果只需烘干,烹調時就是去腥除膻的香料,入藥時就是燥濕健脾的配方。正是這看似不起眼的草果,種滿了怒江3個縣市21個鄉鎮116個村的111.45萬畝林地,寫進了怒江55萬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功勞簿。

5726,這是高黎貢山所擁有的高等植物的種類數量,也是其被稱為“世界物種基因庫”的先天稟賦。為什么草果作為“外來戶”能從數千種物種中脫穎而出成為怒江鄉村產業選擇的“偏愛”?在完成脫貧重任后,原有產業如何提檔升級最終實現高質量發展,支撐鄉村實現全面振興?

從瀘水市上江鎮包養網VIP到貢山縣獨龍江鄉,記者一路穿行于密林深幽處、山澗箐溝旁,攀山尋“果”,沿江問道,探求怒江的興“果”之策。

怒江與草果的雙向奔赴

有人說,怒江人生活在地球褶皺里。的確,98%以上土地為峽谷的怒江,有山不見一寸土,有地不見半畝田,很長一段時期內,農業產業發展滯后,農民脫貧增收之路可謂“一山放過一山攔”。

草果在怒江的出現是一種偶然。“1974年以前,整個怒江州找不到一叢草果。”據怒江老一輩農業技術專家張定友回憶,當年瀘水市為了建中藥材基地,從騰沖等地引進了10余種中藥材,其中只有草果適應性表現最好。“種在上江鎮蠻英村小橫溝村民小組的50公斤草果種子全活了,直到現在依然生機勃勃。”用張定友的話說,仿佛多年在外的游子找到了家。從那以后,這種生長于熱帶、亞熱帶的姜科豆蔻屬多年生常綠叢生草本植物深深扎根于此。

草果在怒江的“安家”又是一種必然。進入怒江州域后,高黎貢山呈南北走向,平均海拔3500米,85%的山體被原始闊葉林覆蓋,地下水儲量頗豐,并有雙雨季充沛降水和包養消融冰雪補給,在溝壁和崖邊無處不是水。喜陰、喜濕、喜高海拔的草果與典型亞熱帶氣候的怒江可謂“撞了個滿懷”,一短期包養條綿延600公里的草果致富路由南至北就此鋪就。

行文至此,一定不少人會好奇草果究竟為何物?其實,火鍋底料中漂浮著的褐色橢圓形,長2-4厘米、直徑1-2.5厘米,具有辛辣味的調味香料,就是干草果“包養留言板本果”了。而作為絕佳的中成藥配方原料,歷史上就有諸葛亮妙用草果抗瘟疫的故事。

“草果是香料界的‘明星’產品,多年來市場價格較高,發展潛力很大。”怒江州政府相關負責人的這一說法,在紙張泛黃的1992年第一期《怒江科技》雜志上得以印證——蠻英村農民普賣福種植草果面積達193畝,當時收購價為每斤4元,收入3萬多元。正因這一市場價格的穩定性和吸引力,瀘水草果的種植面積幾十年來逐漸擴大到了20余萬畝。

當前市場需求端的數據更有說服力。全國大約有7萬家蘭州拉面館,每家一個月的草果用量約3公斤,一年用量在2500噸以上;火鍋店中僅海底撈一家每年的用量就達到200-300噸……全國每年草果使用量大概在1.4萬噸左右,還有逐年增加趨勢。

正是洞察到草果產包養網dcard業巨大的市場空間,在脫貧攻堅戰打響之初,怒江州委、州政府立足資源稟賦順勢而為,做出把草果作為主導產業全力推進的主動選擇,出臺了一系列規劃和政策措施,把草果產業發展的目標任務分解到年度、落實到鄉鎮、細化到村組,引導草果產業科學合理有序發展。

時至今日,怒江已經成為全國草果核心產區和云南最大種植區。2020年底,怒江州26.96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面脫貧,其中就包括16.5萬草果種植戶。

草果產業發展結出的這一“碩果”,充分驗證了一句話:產業選擇題答準了,脫貧坎坷路變通途。

“小品種”變“大產業”的通關法則

在草果產業規模包養軟體數量實現穩定增長之后,品質效益的提升、多元價值的挖掘就成為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答題,而如何實現“生態產業化和產業生態化”協同發展以及一二三產融合發展更是題中應有之義。

“種草果是門技術活,播種、分株、除草、培土、排灌都有學問。”淅淅瀝瀝的雨中,怒江農民口中的“草果老師”,怒江綠色香料產業研究院副院長、正高級農藝師楊毅,正在瀘水市草果示范基地給村民講解草果種植后期管理和采收技術。

讓科技賦能產業,是以楊毅為代表的農技人幾十年來惠民服務的初衷。截至目前,他把150多場培訓課程開設在田間地頭,帶領近7000人次開展種植示范。

單產不高、管理粗放,特別是低位微噴、養蜂輔助性授粉、病蟲害綠色防控、“草果+中藥材包養網”種植模式等提質增效技術措施還沒有得到充分應用……這是楊毅他們當下奔波忙碌的重點。

翻看《怒江州草果產業提質增效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加快推進國家級草果種質資源圃、建立百余個草果病(蟲、草、鼠)害統防統治專業合作社、實施十萬畝草果基地配水噴灌工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程……怒江在草果生產端以問題為導向進行了有針對性的布局。讓楊毅他們更有底氣的是,云南省安排了1.2億元專項資金,助力怒江草果產包養網業發展。

記者到訪之時,在福貢縣石月亮鄉米俄洛村的山林里,一條條鋼制“草果溜索”正在把草果從山上運送到谷底。“最多5分鐘,一袋100公斤的草果就可到達公路邊,哪家需要哪家用。”與從前人工背運耗費2小時、花費200元相比,村民十月普說,做夢都不敢想象能享受到這樣的便利包養情婦

采摘后的運輸問題一直是擺在草果產業發展面前的一道關。高黎貢山是我國西南生態安全第一道屏障,不能修路又要降低運輸成本怎么辦?楊毅從怒江古老的渡江工具溜索中得到啟發。2020年6月,首條草果運輸專用溜索在貢山縣其達村建設拉通。截至目前,政府采取“以獎代補”的方式,由村民自發建設的300公里“草果溜索”在高黎貢山西坡縱橫交錯,未來3年內計劃達到600公里。

草果全產業鏈生態化的最大梗阻其實是在加工環節。草果收獲后的這段時間,村里不少烘干房開始“炊煙裊裊”,而走進云南能投怒江州產業開發投資有限公司的加工車間,草果鮮果正在經過風選去雜、噴淋清洗、濾水烘干、分級篩選等步驟,最終“悄無聲息”地變成干果進入包裝袋。“我們響應草果綠色干燥的號召,烘干機內的燃料已經用更加環保健康的生物顆粒代替了過去的‘煤+柴’。”公司總經理張繼華說。

“我們采用‘先建后補’的方式鼓勵烘烤窖無煙化改造。”怒江州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力爭到2024年,對全州50%以上的烘烤設備進行改造,新建加工車間15個,實現70%草果無煙烘烤。

吃干榨包養盡,這已經成為不少農業產業延長鏈條、提升附加值的標配動作。為進一步改變過去只賣原材料的狀況,云南能包養投積極與云南大學等高校開展合作,加快草果精深加工產品研發。“目前,草果粉、草果調味醬、草果酒等十余種產品已取得不錯的市場業績,頗受消費者認可。”張繼華說。

截至2021年底,怒江全州年產鮮草果4.7包養網4萬噸,全產業鏈產值13.2億元。建設產業園區、加快三產融合,不僅可以實現價值鏈增值,更能夠把增值收益更多地留在當地。

中交怒江綠色香料產業園通過“政府+企業+科研”的模式,引入中國熱科院開展研發,吸引了規模型企業入包養金額駐;在怒江山如畫健康產業有限公司的展廳中,其自主研發的草果系列護膚品、草果油、草果正氣液等精深加工產品琳瑯滿目;移步怒江百鳥谷草果莊園,喝上一杯草包養網果正氣茶,品嘗一桌草果宴,逛一逛草果美麗村莊……從種植、加工、產品研發到品牌營銷、文旅融合,一幅產業多維度融合發展的全景圖漸次呈現。

“我們的目標是把以‘怒江草果’為代表的綠色香料產品逐步打包養網單次造成全省、全國乃至世界級的名優產品。到2025年,全州綠色香料產業總包養網比較產值力爭突破50億元。”怒江州政府相關負責人很有信心。

強村富民的聯結機制

別看位于瀘水市上江鎮丙貢村的怒江峽谷優果農產品有限公司的廠房不太起眼,卻是怒江州最大的草果烘干企業。每年有6000多噸鮮果在這里完成加工,被烘干制成的1600噸干果銷往本省及四川、廣西、山東、安徽等地。

這幾天,公司總經理王鑫格外忙,他和獨龍江鄉由5個村成立的村集體經濟聯盟共同建設的包養合約草果加工廠馬上要投入使用。“這套最先進包養價格ptt的綠色烘干設備,加工出來的草果品質更優。”王鑫介紹說,今年獨龍江鄉鮮果產能預計在30長期包養00-4000噸,80%以上將被他收購進行加工,并將收益按比例分配給村集體。

2021年,獨龍江草果產量達2555噸,產值約2044萬元,6個村集體經濟總收入達44萬元。這個草果項目的投產,將為“一越跨千年”包養情婦的獨龍江打造全國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示范樣板提供堅實的產業支撐。

靠一家一戶單打獨斗,難以實現小農戶與現代農業的有機銜接。即便是種了300多畝草果的福貢縣鹿馬登鄉亞坪村黨總支書記肯里海,也遇到過由于一時價格談不攏鮮果爛在庫里的尷尬。而如今,每到收獲季,幾乎整個福貢縣以及包養網部分貢山縣的共560余戶草果種植戶,都會把自家種植的草果送到云南能投在福貢縣建設的怒江大峽谷生態農副產品加工交易中心來。甜心花園

“我們只管種出來,銷售渠道不愁、市場波動不怕。”天剛蒙蒙亮,石月亮鄉早包養方生態扶貧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前早方就把社員們種出的草果分批次“一股腦兒”送來了。用張繼華的話說,“應收盡收,而且保底收購”。這種“農戶+合作社+公司”的合作模式,提高了草果產業的組織化程度,優化了利益聯結機制,越來越多的怒江草果走出大山,農民也越來越多地包養俱樂部分享到草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紅利。

怒江,用占全國55%的產量確立了草果主產地的地位。然而,紛至沓來的收購商面臨著一個共同難題:由于交易點散亂,開車在瀘水、福貢、貢山轉一圈,至少要花費三四天的包養條件時間才能完成收購。

“現在好了,我們福貢縣每年銷往外地的5000余包養網評價噸干草果,除了線下銷售,還有的走電商渠道。總之,不愁銷。”種植戶的底氣來自星羅密布于這個“一縣一業”特色縣的1個縣級包養管道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1個物流配送中心、7個鄉鎮電子商務服務站和29個村級電子商務服包養網比較務點。怒江州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三年行動計劃提出,未來將在三縣市各建一個集倉儲、冷鏈、物流于一體的草果交易市場,建成后納入村集體資產管理。

“納入村集體資產管理”,牽動了對壯大村集體經濟很有執念的肯里海的神經。為了方便村民銷售草果,位于邊境線上的亞坪村也建起了草果交易廣場。“今年雨水多,產量比去年高,市場供包養網站不應求,剛采下來就被人拉走了。”肯里海告訴記者,海拔1700米以上的草果還要等到11月中旬才能采收,已經有很多采購商預訂。

這些深山里的草果直接被采購商運往全國各地,省去了許多中間環節,戶均創收1.5萬元。同時,亞坪村在中國熱科院的支持下建設草果種質資源庫,流轉了500畝土地組建苗圃基地,為不同海拔包養培育適宜種植的草果品種,這些都將有效壯大亞坪村集體經濟。“這幾年,我們村依靠2.5萬畝草果富了起來。有了自己的支柱產業,村容村貌越來越美,也留住了不少想走出去的村民。”肯里海說。

“我們村全體黨員認真學習了黨的二十大精神,大家一致認為,我們在新時代新征程中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按照組織引路、黨員帶路、產業拓路、村民上路的發展思路,依靠科技創新擴大草果種植面積,鉚足干勁好好種草果,為把亞坪建成產業興旺、生態宜居的民族團結示范村、邊境小康示范村而努力。”說起未來的打算,肯里海信心滿滿。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