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田鎮柴城村的村包養民楊文秀,曾經是村里的貧困戶,通過政策幫扶,他當上了護林員、包養網家里也安了屋頂光伏,一年下來,收入可以過萬元。
光伏扶包養貧、金融扶貧、生態扶貧……近年來,山西省左權縣為落實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政策,因地制宜,推出了各包養種扶貧“餡餅”,麻田鎮柴城村的村民楊文秀便是其中一名受益貧困群眾,牢牢地接住了這天上掉下來的“餡餅”,而且吃得有滋有味。
在交通不便、信包養息閉塞的革命老區,家包養里供出一個學生,本是一件喜事,但對于楊文秀這樣的貧困戶來說,卻是喜憂參半。楊文秀的孩子在北京一所學校上職包養網高,僅靠家里的三四畝地,生活難以為繼。想著孩子的學費和生活費,楊文秀內心擺脫貧困、奔向小康的愿望也越來越強烈,但苦于找不到致富門路。
村里來的“第一書記”給村民們帶來了很多新信息,楊文秀也逐漸開始關包養網心國家大事,尤其是國家的惠農政策。2016年3月,當地政府和幫扶單位分別補貼8000元、3000元,為楊文包養網秀安裝了屋頂光伏,由他自己出資5000元,申請2萬元政府貼息貸款。看著屋頂熠熠生輝的光伏,包養網楊文秀也看到了光明:包養“每年收入7000元,可以持續20包養多年呢!”
裝上光伏,正值壯包養網年的楊文秀并包養不甘心坐等收益,他還要再找一份工作。為幫助貧困戶脫貧,左權縣推行生態扶貧項目,發展貧困戶為生態護林員包養網,讓他們既有穩定的收入,又有體面的工作。吃苦耐勞的楊文秀抓住了這個機遇,也成為了一名生態護林包養網員,春季時他跟著合作社種樹,平時照管樹林,一年下來收入也有五千多元。
包養網如今,楊文秀的日子越過越好,家里也蓋起了新房,但是院子里包養的一處舊房子他仍保包養網留著包養網,舍不得拆掉。一新一舊兩包養網棟房子形成包養鮮明的對比,見證著楊包養網文包養網包養秀這幾年的生活變遷。談到未來的包養網打算,“想申請五萬元創業貸款,如果申請下來,準備養包養豬,誰都想越過越好,是吧。” 楊文秀笑著說。包養(文包養:李富根 魏博 圖:鄭亮)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