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梅 張潔清 盧笛音 陳雅翔
中國與非洲始終是利益與命運共同體,鞏固和加強同非洲的友好合作關系是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包養app對中非雙方參與國際政治、經濟以及可持續發展進短期包養程都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生態環境合作作為中非合作的重要領域,已經成為中非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
9月3日~4日,2018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峰會前夕,由中國生態環境部、肯尼亞環境部及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三方聯合共建的“中國-非洲環境合作中心”臨時秘書處已于8月17日掛牌成立,為中非環境合作搭建了重要合作平臺,標志著中非環境合作進入了新階段。
中非合作論壇機制下的生態環境合作
中非合作論壇已成為新形勢下中非集體對話與務實合作的有效機制,也是中包養站長非環保合包養網單次作的重要平臺。歷屆中非論壇成果中都有生態環境合作相關內容,涵包養網dcard蓋了國際環境公約履約、森林生態保護、資源能源可持續利用、環境監測、清潔能源、環境基礎設施、清潔水、野生動植物保護、荒漠化等諸多領域。
2012年中非合作論壇第五屆部長級會議通過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行動計劃(2013-2015年)》指出:中方將幫助非洲國家加強氣象基礎設施能力建設和森林保護與管理,并將在防災減災、荒漠化治理、生態保護、環境管理等領域加大對非洲的援助和培訓力度;加強與非洲國家在環境監測領域的合作,積極分享空間技術減災應用經驗,適時開展旱災遙感監測技術交流與合作,提升旱災監測能力;中方承諾將繼續幫助非洲國家提高適應和減緩氣候變化影響以及可持續發展能力。
2015年12月,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峰會召開。會議通過了《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提出中方將支持非洲實施100個清潔能源和野生動植物保護項目、環境友好型農業項目和智慧型城市包養網比較建設項目;加強中非在氣候變化領域的政策對話,深化中非在應對氣候變化,尤其是在氣候變化監測、減少危機和包養網單次脆弱性、加強恢復能力、提高適應力、能力建設、技術轉移、提供監管和實施資金方面的合作,完善中非氣候變化磋商與協作機制;成立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在南南環境合作框架下推動中非綠色創新計劃,促進中國與非洲國包養意思家在環境技術與產業領域的合作交流。
中非生態環境合作取得積包養軟體極進展
作為中非合作論壇框架下的合作領域之一,中非環境合作目前已經取得了積極進展。中國已與南非、摩洛哥、埃及、安哥拉、肯尼亞等國家簽訂了雙邊環境保護協定,就雙方優先合作領域達成了共識。中非雙方積極開展了相應的環境政策對話及人力資源環境培訓計劃。同時,中國對非洲環境援助已在市政環境治理、氣候變化與清潔能源等領域取得實效。
一是搭建了中非環境合作平臺。為落實《中非合作論壇——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提出的設立中非環包養境合作中心的要求,中國生態環境部、肯尼亞環境部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于2017年12月在第三次聯合國環境大會包養妹期間包養網共同簽署了《聯合成立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合作意向書》,三方將共建中心。8月17日,中非環境合作中心臨時秘書處在內羅畢揭牌。作為支持實施《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和非洲《2063年議程》的促包養網心得進機制,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將加強中國與非洲國家、國際組織等相關機構之間的合作伙伴關系,推動南南環境包養網合作。
二是推動多方參與政策交流與對話。自2015年起,生態環境部指導和支持舉辦了多期中非環境合作政策對話活動,圍繞綠色發展、減貧、生態系統等主要議題,增進了中非以及相關研究機構、企業、金融與發展機構、國際組織的對話溝通,為建立廣泛的中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非環境合作伙伴關系、探索中非環境合作路徑進行了有益探索。此外,生態環境部還組織了多次非洲國家記者座談會,針對非洲記者關注的重點環境議題進行了深入交流,促進了民心相通。
三是持續開展能力建設活動。2006年中國政府發表了《中國對非洲政策文件》,提出與非洲國家“加強技術交流,積極推動中非在氣候變化、水資源保護、荒漠化防治和生物多樣性等環境保護領域的合作”,初步確定了中非在生態環境領域的合作方向。自2005年至今,在中非合作論壇推動下,利用中國政府的援外資金,由中國商務部舉辦、生態環境部等相關機包養條件構承辦的中非環境管理研修班迄今在北京已成功舉辦40余期,培訓了來自非洲大陸的700多位政府官員。中非環境培訓主題涉及水污染和水資源管理、生態環境保護管理、環境管理、城市環境管理和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等廣泛的生態環境保護領域。培訓班不僅獲得了參訓學員的充分肯定,更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遍認可,被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譽為南南合作的典范。
四是實施對非環境援助與技術交流。近幾年來,中國與非洲國家間在推動可持續能源領域的雙邊環保合作項目已逐漸展開。中國已在塞內加爾、馬里、尼日爾等國農村推廣使用太陽能集熱器,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中國與突尼斯、幾內亞等國家開展了沼氣技術合作,為喀包養留言板麥隆、布隆迪、幾內亞等國援建包養網ppt水力發電設施,與摩洛哥、巴布亞新幾內亞等國開展太陽能和風能發電方面的合作。為落實《中非合作論壇——包養網約翰內斯堡行動計劃(2016-2018年)》提出的深化中非在應對氣候變化相關領域合作,中國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等相關部門共同完成了百余項援助非洲太陽能路燈和培訓項目。
中非環境合作展望
當前,在經濟、社會和環境各方面,國際形勢正在經歷復雜而深刻的變革,加強中非環境合作是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有力支撐。中非環境合作在現有包養基礎上,應進一步開展有包養一個月價錢益探索,建立機制平臺,創新合作方式方法,進一步向務實合作方向推進。
一是建立和完善中非環境合作機制平臺,為綠色發展注入新動力。中非環境合作主要在中非論壇和“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開展,形式包養包括人力資源培訓、政包養網策對話交流、環保對外援助與環保技術交流等。隨著中非環境合作中心在肯尼亞設立,中非環境合作擁有了務實的合作平臺。未來,可結合中非環境合作中心,探討建立穩定的環境合作機制,從機制建設、政策交流、加強人力資源培訓及實施具體合作項目等方面,發揮中包養網推薦非環境合作中心的組包養織協調作用,促進各領域、各層次上的中非環境合作形成合力,形成中非環境合作的品牌效應。
二是秉承合作共贏精神,創新合作方式方法。新時期的中非環境合作,應在傳統合作的方式方法上進一步探索創新,以更好地滿足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需求,提升合作成效。需要調動更多國際資源和社會力量,開展多層次的對非環境合作。加強與區域組織、國際組織、社會組織等的多方合作,有利于整合多方資源,有效促進與國際組織和發達國家的知識和經驗分享,借鑒發展中國家在相似發展階段的理念與實踐經驗,最大化合作效益包養。進一步支持和促進民間環境合作,在環境援助領域發揮社會資本力量,促進民心相通。除了調動企業在非開展環保合作示范項目建設,為產業和技術輸出探索市場、奠定基礎之外,還要鼓勵中國的環保社會組織“走出去”,在非洲開展公益活動,切實改善環境民生,樹立良好的綠色發展形象。
三是繼續加強能力建設,促進民心相通。過去十幾年來,在中非合作論壇、“一帶一路”倡議框架下,中非人力資源培訓、政策對話交流等能力建設活動持續開展,取得了積極影響。在未來,可依托中非環境合作中心統籌能力建設活動,根據非洲國家的切實需求,合理設計和安排能力建設主題。特別是對于非洲國家較為關注的綠色投資、環保技術與基礎設施等領域,策劃并實施更具針對性的培訓,形成對可持續投資貿易、技術轉移和產能合作等中非經貿合作包養關鍵領域的有力支撐。
四是推進示范項目,開展環保產業技術標準務實合作。包養網中國的環保產業規模持續擴大,技術水平不斷提升,在風電、太陽能、污水處理、再生水利用、海水淡化、污泥處置、垃圾處理以及煙氣脫硫脫硝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建設運營經驗,并形成強大的供給能力。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在治理環境污染方面的豐富經驗一定程度上更適合于其他發展中國家借鑒,具有較高的性價比。
推動中非環境合作務實發展需要以技術產業合作為抓手,要推動中非生態環保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合作,促進中國標準為非洲所借鑒。在一些非洲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相對較弱的情況下,鼓勵在非投資經營的企業遵循中國國內環境法規與標準,加強中非環境法規與標準合作交流。要以中非合作為平臺,發揮中國環保技術與產業的溢出效應,促進 “走出去”企業履行社會環境責任,促進中國環保企業“走出去”,重點對非洲地區開展環保技術與環境服務合作、項目開發、金融服務,為生態環包養網保產品和服務“走出去”創造機遇和平臺,為大型基礎設施項目配套環保設備、環境治理服務。實施環保治理試點示范,利用援外資金,撬動社會資本,在環境與民生重點領域開展環境治理示范項目,樹立中國綠色技術與產業的品牌效應,為非洲走綠色發展道包養路探索解決方案,為實現全球2030年可持續發展目標做出積極貢獻。
作者單位甜心寶貝包養網:中國—東盟環境保護合作中心;中非環境合作中心中國項目辦公室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