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上住房、樓下就一包養價格業” 湖南新化扶貧搬遷戶有了“致富房”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長沙2月8日包養電 題:“樓上住房、樓下就業” 湖南新化扶貧搬遷戶有了“致富房”

新華社記者 謝櫻

10年前的一場大火,把位于湖南省婁底市新化縣爐觀鎮曾特貴的家燒成了灰燼。他不得不開始了外出打工的生活,“就想多掙點錢,早點把房子建好。”

包養條件

10年來,家里兩個孩子的教育、生活開支不小,盡管漂泊包養故事辛苦了10年,曾特貴也沒攢到什么錢,過年回家也只能寄居在哥哥家里。

讓家人住上好房子,一直是這個中年漢子的夢想。

像曾特貴這樣的無房或危房戶,還有“高寒山區、水淹庫區、石灰巖干旱區包養網”三大貧困帶的貧困戶,新化縣境內共有34436人9085戶,是湖南省易包養金額地扶貧搬遷人包養數最多、集中安置比例最高的區縣之一。而作為其中一員,挪出窮山窩是曾特貴想都不敢想的。

直到2018年5月,易地扶貧搬遷的新房鑰匙交到曾特貴手里,他打開房門的那一瞬間,才真正喜出望外:“我有家了!臺灣包養網

三室兩廳,廚房、衛生間包養網評價包養、陽臺等一應俱包養網車馬費包養網車馬費全。但曾特貴并不滿足于“拎包入住”,他早早地讓妻子辭職回到家中,把房間鋪上了地板,還買了大沙發、雕花柜,曾特貴很滿意:“是城里流行的裝修風格”。

包養站長

不僅從土磚房變成“媲美城里的商品房”,房子包養甜心網周邊的環包養甜心網境、交通包養、配套更讓曾特貴贊不絕口。“以前住在山上,屬于高寒山區,沒有灌溉水源,家里八分地只能勉強種點菜自己吃。”曾特貴告訴記者,“最怕的是下山,下來一趟山路要走一個半小時,干什么都不方便。”

如今他的新家處在鎮中心位置,旁邊醫院、學校、市場、污水處理廠配套齊全,家門口500米遠就是專門針對貧困戶、搬遷包養網車馬費戶的技包養能培訓學校。

更讓包養金額曾特貴沒有想到的是,從城里辭包養網職回家打點新房的妻子劉湘桃,不出倆月還實現了“包養網評價樓上包養感情生活,樓下就業”。

“你看這包養網單次棟房子,樓上住的是搬遷戶,一樓的門面引進了服裝加工廠商,成包養留言板了我們的‘扶貧車間’。”劉湘桃說,“不僅上班可拿一份收入,門面的租金還可以返還分紅給貧困戶呢!”

記者了解到,新化縣共有53個易地扶貧搬遷項目265棟安置房實行了第1層建門面、上面3層為住宅的建設模式。10萬平方米門面年租金預計可達1500萬元,連續10年全部返給安置戶包養,保障1萬余搬遷群眾有可靠的收入來源。

“門面的建設,與扶貧車間的發展實現了無縫對接,讓包養網比較易地扶貧搬包養遷頂層設計的‘最初一公里’和困包養管道難群包養網心得眾脫貧致富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全線貫通,真正讓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新化縣副縣長王文紅說。

“以前在城里打工,住著集體宿舍,工資也包養價格只有2000多元,而且城里消費高,剩不了幾個錢。”劉湘桃開心地說,“現在住上了好房子,下個樓就能就業,那我當然愿意住在家里啊!”

今年過年,兒女都回來了,一家人圍坐在自家暖爐前笑容洋溢、其樂融融。 “房子這么大,兒子以包養合約后結婚也不成問題了。” 實現了“住新房”的“人生愿望”,曾特貴如今內心特別踏實。

但46歲的曾特貴現在又有了包養網心得更進一步的“小目標”。他指著距家門口不到100米的一塊已經在打地基的建設項目告訴記者:“這里是特意為幫扶搬遷戶就業創業而建的農貿市場,開業后人流量很大,到包養時在這里做點小生意,幫兒子創業攢點錢,一家人的日子就甜滋滋啦!”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