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勝2020丨湖南:春風化雨潤萬物 產業扶貧“拔窮根一包養”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timg (2).jpg

  衡東縣高湖鎮新旺村油菜種植產業扶貧基地。(資料圖)

專題丨決勝2020

紅網時刻記者 汪衡 長沙報道

雖是寒冬季節,但是岳陽市湘陰縣南湖洲鎮百樹山生態農莊熱鬧非凡。農莊80畝蔬菜扶貧基地今年喜包養管道獲豐收,144戶貧困家庭以入股分紅、務工方式獲利。貧困戶秦樂庚算了一筆賬:“務工加分紅,今年收入5萬多元。”

脫貧攻堅,最根本的途徑是發展產業包養感情。有了產業支撐包養站長,才能從源頭上拔掉“窮根”。

包養網dcard

近年來,湖南省委、省政府把產業扶貧作為脫貧攻堅的重中之重,制定產業扶貧規劃,出臺一系列包養措施,趟出了“資金跟著窮人走、窮人跟著能人走、窮人能人跟著產業項目走、產業項目跟著市場走”的“四跟四走”產業扶貧新路子包養網

如今,湖南在“四跟四走”的基礎上,又探索推廣“四帶四推”模式,將貧困地區產業扶貧融入湖南七大千億級優勢特色農業發展之中,帶動300多萬貧困人口增收包養妹脫貧。產業扶貧項目在三湘大地遍地開花,貧困群眾“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

因地制宜 做大做強綠色農字號產業

在衡陽常寧市西嶺鎮,放眼望去,漫山都是連片的油茶林。潔白的包養網ppt油茶花如星星一般將山頭點綴成一片美景。常寧栽培油茶已有1700余年歷史,是全國油茶核心產區,包養故事素有“中國油茶之鄉”的美譽。去年,常寧年產茶油1.14萬噸,年產值達3包養價格1.3億元,帶動近10萬農民增收致富。

在常德市石門縣,形成了46萬畝的橘園規模,年銷售柑橘46萬噸,年產值15億元,產品遠銷加拿大、俄羅斯等20個國家和地區,為山區貧困戶脫貧提供了產業支撐。

湖南是農業大省,產業扶貧同樣也離不開農業。

2019年以來,湖南圍繞產業增收這個根本,湖南重點打造糧食、生豬、水果、蔬菜、茶葉、中藥材、油料、竹木等優勢特色千長期包養億產業。圍繞構建“龍頭企業+基地+貧困戶”的緊密利益聯結機制,讓貧困戶牢牢“嵌”到產業鏈上,把企業緊緊“連”到扶貧線上,實現了貧困人口產業扶貧全覆蓋。

目前,湖南在51個貧困縣建設特色產業示范園和優質農產品供應基地47個,貧困地區農民合作社達到2.7萬家,已有839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對接幫扶1805個貧困村。

“優勢產業帶動脫貧產業,實現多重優勢疊加。”省農業農村廳相關專家介紹,脫貧產業“嫁接”優勢產業,既有扶貧資金援助,又搭包養俱樂部上優勢產業的“順風車”,種養技術和產品銷路有保障。

依托電商平臺 產業扶貧插上“互聯網+”的翅膀

“寶寶們,原價99元一件的雪峰蜜橘,今晚只要78元,趕緊下單!”2019年12月30日晚,邵陽市洞口縣網紅主播“牛二”利用“淘寶直播”銷售雪峰蜜橘。

扶貧產業發展起來了,如何讓山貨“跳”出山,讓貧困戶快速獲得收益?洞口縣創新構建“政府平臺+電商企業+金融機構+網店+農戶”五位一體電商扶貧模式,打造一條特色農產品外銷助脫貧的“電商干線”。

在湘潭市,已經建成了市—縣—村三級聯動的電商服務體系。市級以電商產業園為龍頭,縣級建成3個電商服務中心,村級依托村淘、京東、郵樂購和86077農商通等平臺建村級服務站,實現電商服包養網推薦務全覆蓋。

在岳陽市平江縣包養甜心網,結合電商扶貧與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項目,建設9個農產品基地的溯源體系,將電商扶貧服務站與金融扶貧服務站、便民取款服務包養站長站、惠民綜合服務社合并建甜心花園設。目前,全縣136個貧困村實現了“三站一社”融合,貧困村居民不出村便可實現小額取款貸款、網上代購代銷、一般性政務業務辦理。

自“互聯網+”時代開啟以來,電商平臺紛紛涌入農村市場,電商這趟“高速列車”為鄉村生活發展帶來了巨大的變化,成為助推精準扶貧、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途徑。

自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湖南包養甜心網借“互聯網+”東風,結合區域產業發展實際,深入實施電商扶貧專項行動,以發展農村電商為突破口,推進“電商+扶貧”改革工程,讓產業扶貧插上了“互聯網+”的翅膀,助力貧困戶精準脫貧。

截至2019年10月底,湖南“電商扶貧包養網ppt小店”開店6萬余家,上線商品5.6萬款,交易額達1.7億元,打造了湘西獼猴桃、新化白溪豆腐、安化黑茶等網絡熱銷品牌。

全域推進 產業扶貧形成 “大合唱”

產業扶貧,湖南一直在不斷探索,奮力推進。甜心花園

近年來,根據省委、省政府部署,湖南深入實施“百企千社萬戶”工程,壯大龍頭企業,培育農民合作社,扶持家庭農場。

龍頭企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包養網業、合作社牽手貧困戶,利益聯結完善“五金”機制,即推動土地流轉,讓貧困農民賺租金;發展訂包養網單種養,讓貧困農民得現金;實行入股分紅,讓貧困農民獲股金;創造務工機會,讓貧困農民掙薪金;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實行集體經濟分成,讓貧困農民得年金。

越來越多的新型包養甜心網經營主體,擔當起產業扶貧的“領頭雁”。省委、省政府也從項目資金等方面引導,推動“萬企幫村”“萬社聯戶”,形成產業扶貧“大合唱”。

產業扶貧,既要出產品,還要有好銷路。為防止“好產品爛在深山里”,省政府包養app力推貧困地區農產品產銷對接,在北京、深圳、香港、澳門等多地舉辦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展銷活動,促進貧困地包養網區農產品穩定銷售。

為了保證不讓資金缺乏絆住貧困群眾發展產業致富的腳步,脫貧攻堅項目資金安排優先向產業扶貧傾斜;扎實做好扶貧小額信貸工作,為產業扶貧引來金融“活水”。多管齊下,湖南每年投入到產業扶貧的資金達300億元左右。

發展產業,技術是關鍵。省農包養業農村廳牽頭,集中586名省級農業科研院所專家,組建51個專家服務團,對貧困縣開展組團式科技服務,以“手把手教、面對面幫”的方式,培訓貧困戶近100萬人次。廣大貧困農民一技在身,鼓足“精氣神”,產業脫貧路越跑包養網越寬、越跑越快。

憑借產業扶貧栽下的“搖錢樹”,包養網dcard湖南扶貧由“輸血包養價格ptt式”為“造血式”,為往日貧瘠的土地注入發展的生機,讓越來越多的貧困群眾甩掉了“包養網貧困帽”,踏上了“小康路”,實現了“中國夢”。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