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山區教S包養心得育扶貧工程已惠及20余萬人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社石家莊6月1日包養網電(記者范世輝、閆起磊)李三妮來自太行山包養網區的靈壽縣燕川鄉西莊村,教育資源包養網匱乏。“過去上幾年包養學識幾個字,跟著父母墾大山”幾乎是一部分孩子難以逃包養包養的宿命,他們很難通過教育走出封閉的大山實現夢包養網想。

為了積極推動城鄉間教育資源均衡配置,著力解決“鄉村弱包養”和“城鎮擠”問題,實現全域義務教育基本均衡發展,20包養網11年起,石家莊市在經濟條件和教育包養網發展相對落后的西部山區實施了山區教育扶貧工程。他們在鄉鎮政府駐地或較大包養網的中心村新改包養擴建標準化寄包養網宿制小學70所,在縣城或周邊新建寄宿制初中12所,集中轉移安置山區學生就讀,同時保留必要包養的教學點,保障難包養網以轉移的低學段兒童就近在教學點就讀。

李三妮就讀的靈壽縣第二初級中學是靈壽縣規模最大的一所寄宿制初中,承擔著靈壽鎮西托片和山區包養五鄉鎮初包養中適齡學生的教育教學任務,120包養網多個山區村莊的學生在此就讀。2014年以來,共為山區培養學生6300多人。

李三妮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來包養到二中讀書,不僅包養僅享受了優質的教育資源,還享受了很多優惠政策。

據介紹,在國家資助政策基礎上,石家莊市擴大資助范圍,提包養網高資助標準,包養對山區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給予資助,累計安排學生生活補助和交通補助資金1.12億元,包養網惠及學生13.5包養萬人。

“我在二中上學不僅免學費、書費、住宿費,每學期還有國家和當地共計1200包養網元貧困補助。另外,還有144元錢的車補。”李三妮說。

包養區教育扶貧工程實施包養以來,累計轉移安置深山區學生6.78萬名,引導1包養網.5萬名包養網家長走出深山、創業包養致富,直接惠及貧困人口21.6萬人。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