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張店“扶貧+扶志+S包養網扶智”激發內生動力助脫貧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新華網濟南9月17日電 “安裝了這有限電包養網視,以后想看的頻道都能收到,我出不了門,以后我自己在家也不覺得悶得慌了!”在淄博市張店區灃水鎮梁魯村,貧困戶梁大爺正在收看有限電視臺的節目,自包養網從家中安裝了有限電視,老人家包養精神狀態好了許多。

扶貧工作開展以來包養網,灃水鎮通過成立扶貧基金會、開展“美居行動”、發展產業項目等方式為全鎮300余戶貧困戶提供了保障,從政策上、資金上不斷加大扶貧幫困的力度,一大批貧困戶在動態調整中實現脫貧,但是仍有包養一部分貧困戶包養網存在“等、靠、要”的依賴包養網思想,缺乏脫貧致富的志向和勇氣。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激發群眾主動脫貧的內生動力。扶貧工作進入脫貧攻堅階段,灃水鎮多包養措并舉通過“扶貧”+“扶志”+“扶智”的模式,增強貧困戶脫貧增收的主觀能動性,提升他們素質與技能,拓寬致富門道,增強內生動力。

扶志以自強,激發貧困戶的志氣

為了讓更多貧困戶擺脫精神上存在的“等、靠、要”思想,灃水鎮不斷加強思想和精神引導。6月份以來,灃水鎮逐步落包養網實“貧困戶有限電視免費入戶工程”,通過政府補貼的方式,為貧困戶免費安裝有限電視,解決貧困戶收看電視問包養題,截止目前,灃水鎮已有200多戶完成了免費有限電視的安裝。作為一項惠民工程,免費安裝有限電視既補齊了文化扶貧的短板,讓更多貧困群眾看得上、看得起信號清晰和內容豐富的廣播電包養視節目,也通過文化引導的方式逐步改善了貧困戶的精神狀態。

8月份以來,灃水鎮又全面啟動“遍訪貧困戶”的行動,鎮黨委書記、村黨支部書記、“第一書記”挨家包養網挨戶入戶走訪,用家常話、大白話向貧困戶講解新時代扶貧思想,把國家惠農政策和扶貧開包養發政策講全包養講細講透,讓貧困群眾切實感包養網受到來自黨和國家的關懷,激發貧困群眾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內生動力,包養網堅定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

扶智以包養自立,實現貧困戶自我升華

知識改變命運,尤其是對于貧困家庭的子女來說,教育也是改變他包養網們命運的重要途徑,為了讓貧困學子圓夢成才,灃水鎮通過多種措施“扶智”脫貧。一是實施“圓夢計劃”,積極吸引公益助學組織和愛心人士參與貧困學子幫扶,扶貧工作開包養展以來,先后有蒲公英公益助學中心、包養淄博齊善助學、齊商銀行中心路支行等單包養網位及多名愛心人士為灃包養網水鎮貧困學子提供定向和不定向的資助,近年來累計資助1萬余元。二是落實“雨露計劃”,先后有10余名中高職學生享受到了每學年3000元的學費資助包養政策,順利完成學業。近日,張一村包養貧困戶劉大哥遭遇車禍入院,對于本不富裕的家庭來說包養網簡直是雪上加霜,女兒今年剛剛考上專科學院,在一家人為學費問題惆悵之際,張一村村兩委決定出資5000元資助她入學,“我一定不會辜負大家對我包養的期望,好好學習,爭取早日成才!”

“就近從業,扶智脫貧”,要培育新時代有知識、有文化、有技能的新型農民,引導貧困群眾自力更生、艱苦奮斗、主動脫貧。本著“培訓一人、就業一人、脫貧一人”的工作思路,灃水鎮在貧困戶技能培訓方面不斷發力。

2018年3月,灃水鎮在淄博張店宏順種植園舉辦了為期四天的貧困殘疾人實用技能培訓班,全鎮包養共計20余名殘疾人參加了此次培訓,培訓班上,山東思遠蔬菜專業合作社的專家通過采取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對蔬菜種植的相關技巧進行了講解,提高了貧困殘疾人自食其力和自主創業的能力,得到了參訓殘疾人的一致好評。2018年以來,灃水鎮各村積極利用農閑時間開展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技能培訓,有針對種養殖技術提升的專業培訓班,也有針對農村婦女就業能力提升的月嫂培訓班、護理包養網培訓班等,目的是培育新時代有科技素質、有職業技能的新興知識化農民。對于掌握技能的貧困戶優先介紹工作,其中高東村宏順農業種植園先后為附近地區村莊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愿望的7名貧困殘疾人提供了就業崗位,有效的幫扶帶動了殘疾人脫貧致富,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

扶貧與扶志、扶智相結合,就是要讓貧困戶掌握知識與技能,并從思想上擺脫貧困的消極心態,形成脫貧的積極心態。接下來,灃水鎮會不斷完善各項脫貧措施,加大“扶志”脫貧與包養網“扶智”脫貧的工作力度,讓貧困戶生活有包養希望、日子有盼頭。(曹敏)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