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內久負盛名的百年學府,清華大學在為我國培養一批又一批人才的同時,也在為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和當地社會發展持續發力。
作為我國最早一批開展遠程教育的高校,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自2003年開始實施一項教育扶貧工程。不過,就當時情況看來,大量教學、教育資源包養網固定在北京的清華大學只能說是一個點。如何能將遍布全國二十多個省區市的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和自己 “緊緊相連”?前無古人,后也不見來者,這就是一場從未有過的“結網實驗”,而清華就是這張教育扶貧網的中心。
9年辛勤結網
為了探索適合我國國情和終身學習需要的繼續教育運作模式,服務于國家創建學習型社會的需求,2002年清華大學決定將繼續教育學院在管理體制上進行轉軌:內部實行企業化管理,以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創新需要有體制的支撐,更離不開領導包養網車馬費層的正確決策。國家提出了西部大開發戰略,清華大學應當盡怎樣的職責?從內蒙古貧困地區走出來的清華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常務副院長康飛宇教授首先想到了貧困地區:經過黨和政府二十年來的努力,貧困地區的溫飽問題已經基本得到解決,但人們兜里還是沒有錢。如何使解決了溫飽的人們不返貧?如何使東西部地區共同走向富裕?如何利用清華大學豐富的教育教學資源幫助貧困地區徹底擺脫貧困?
2003年,在學院剛剛轉軌僅一年,甜心寶貝包養網各方面尚需要經費發展的情況下,為實包養網踐服務社會的辦學宗旨,康飛宇與他的同仁們一道,依托清華在全國率先開展的現代遠程教育平臺,在全國開展了教育扶貧工程——本著“教育服務社會”的理念,以“傳播知識、消除貧困”為宗旨,率先免費把“虛擬大學”辦到了中國最貧困的地區。
教育扶貧項目從一開始就得到校領導的支持和鼓勵。2004年包養9月10日—11日,時任清華大學黨委書記陳希教授,率領校專家到達迪慶州,考察學校在包養留言板該縣建立的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站。他說:“清華大學直接參與‘西部人才工程——先鋒計劃’,這是學校落實中央西部大開發戰略和黨中央國務院人才工作會議精神的具體措施。清華大學是一所得到國家重點支持的學校,我們認為除了要不斷提高自己的學包養術水平和培養好學生以外,很重要的是要承擔國家一些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任務。我們知道,開發西包養部、振興東北老工業區、科教興國、人才強國,這些都是黨中央、國務院極為關注的具有戰略意義的事情,清華大學應該積極參與,義不容辭。”
“只有讓大多數人受益的教育培訓才是真正的培訓,只有讓大多數人受益的繼續教育才是真正的繼續教育。”清華大學本著這樣的理念,開始了教育扶貧的歷程。
摸清實際,才能有的放矢。素來以“求真、務實”為工作理念的清華人即使是免費為貧困地區做事,他們也沒有搞“包養網評價花拳繡腿”,而是從調研入手,實地考察了一個又一個貧困縣,深入了解貧困地區對教育資源的需求,以及當地是否初步具備了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和掌握現代信息技術的人才。
康飛宇教授曾說:“中國貧困地區的貧困實際上是農民的貧困。從長遠來看,提高農民收入關鍵靠兩點:一靠通過發展農村教育不斷提高農民素質,二靠農業的可包養網心得持續發展。農民素質提高了,就能夠學習和運用現代農業科技,加快農業發展;就能夠擺脫對土地的依賴,從第一產業中走出來,在第二和第三產業中謀求發展,實現真正富裕。貧困地區要從根本上擺脫貧困走向小康,包養一個月價錢就必須廣泛開展對農民的實用技術培訓,通過教育扶貧,實現‘教促富’、‘富促教’的良性循環。”
調查的情況表明,提高現代生產率和加快經濟發展的關鍵因素是人的觀念。事實上,有些貧困地區缺少的并不是資源,而是改變貧困狀況的觀念。
“給錢給物并不能真正解決貧困,只有教育才是使貧困地區人民轉變思想觀念,從根本上改變貧困狀況的唯一途徑。”必須全面優化農村教育結構,提升農村教育層次,以實用為本,全面實施教包養育扶貧工程,從根本上改善農村地區的人力資源結構,培養“留得住,用得上”的應用型人才。包養價格
根據部分西部貧困地區已經具備基本的應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能力這一現實,以及當地人民渴望教育,渴望知識改變命運,希望走和中東部共同富裕道路的愿望。清華大學初步計劃從2003年起,在3年內選擇100個以西部為主的國家扶貧工作重點縣,無償甜心花園幫助他們建立清華大學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站,5年內通過衛星與網絡無償輸送適合貧包養網困地區干部、中小學師生和農包養網民需要的現代教育資源,點燃貧困地區徹底擺脫貧困的火種,滿足那里干部和群眾的需求。
寬闊的培訓渠道
沒有貧困縣的工包養網作基礎,他們就從定點幫扶包養的國家部委和中央企業尋找突破口,在其包養網評價所在的定點扶貧縣率先建立遠程教育站點;沒有面向貧困地區教學的經驗,他們就在世界范圍內遍尋適合的課程。
教育扶貧的核心在于課程安排。多年來,清華開發了大量關于干部、中小學師生、鄉鎮醫療衛生人員、職業技術人員、農民的課程,每年播出的課程近3000學時。如在干部培訓方面,開發了“縣域經濟與機遇”、“城鄉規劃與新農村建設”、“以人為本與依法行政”、“園區建設與縣域發展”、“新聞發言人包養感情”、“招商引資策略”、“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等適合縣域經濟文化等方面發展的系列課程;中小學師生方面,開發了“清華偉新教育扶貧中小學校長管理培訓”、“清華偉新教包養網評價育扶貧小學教師系列培訓”等;職業技能培訓方面,開發了“清華余元中職生實習計劃”、“汽車修理師的培訓”、“貧困地區女青年美容師培訓”、“IT軟件工程師培訓”等課程;醫療衛生方面,開發了“清華大學教育扶貧鄉鎮醫療衛生管理培訓”、“清華-輝瑞醫學繼續臺灣包養網教育工程”等課程,并與國家計生委合作,針對基層計生干部研發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包養故事設—新農村新家庭人口健康促進培訓” 等課程。
2010年9月10日,清華大學教育援助北川中學的“清華大學教育包養妹援助北川遠程教學站”正式開通,開通典禮在包養網北川中學及清華大學兩地共同舉行,為北川中學師生帶去了一份特殊的教師節禮物。教學站正式開通后,北川中學師生可以通過清華大學衛星遠程雙向教學站,無償使用清華大學每年提供的幾千個學時的教育教學資源。
北川中學只是清華大學在全國兩千多個中小學建立教學站的一個特殊代表。為了讓貧困地區的師生分享發達地區的教育資源,清華大學已組織3300多名貧困地區校長、中小學教包養師赴清華大學參加免費培訓,另外每年通過遠程的方式包養網dcard,輸送近2000學時的師生培訓課程。
國家人口計生委系統有近50萬名基層計生干部,新時期的計劃生育工作也從單純控制人口數量,轉向全面提升人口質量、合理人口分布、人口結構和人口安全工作。為了用好清華大學在欠發達地區建立的遠程教學站,計生委宣教司領導多次考察教學站,并從2007年開始,每年依托清華大學教學站,為貧困地區基層計生干部組織培訓,傳播人口健康常識。當計生委的領導看到一次專題培訓有上萬名基層干部聽課時,包養網他激動地說:“我每次到基層考察,只有身邊陪同的基層干部聽一聽我這個部長說的話。沒想到利用清華的遠程教育平臺,會有這么多的基層干部聽我上課,并這么受基層計生干部的歡迎!”為此,計生委將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工作寫入“十二五”規劃,希望得到國家財政的支持,讓更多的基層計生干部和老百姓受益。
新疆區委組織部得知清華大學教育扶貧工作后,積極引進清華教育扶貧資源,將干部培訓課程全部放在新疆的昆侖網上,讓全疆的基層干部分享。201包養甜心網2年9月1號—10月包養網心得1包養網5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各市、縣、鄉鎮、村的領導干部每周二和周五準時坐到當地的黨員干部學習中心,因為他們要聆聽來自幾千里外的清華大學教授專為他們講授的“特區經濟建設”的課程。
截至2012年7月,清華大學已在27個省市自治區的996個縣市區建立了1068個教育扶貧現代遠程教學站,覆蓋了540個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累計培訓逾140多萬人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