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輸配電網獲悉,1月29日,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包養網發布關于印發《武漢市空氣質量改良規劃(2023-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的告訴。
《規劃》指出,優化動力結構,加快動力清潔低碳高效發展。鼎力發展新動力和清潔動力。
持續下降煤炭占一次動力消費比重,進步自然氣和電力應用比例。鼎力爭取省內新增電力、三峽水電配額和東北水電包養網、東南光伏、東南風能等清潔電力補給,全力推進陜北-湖北±800千伏、荊門-武漢1000千伏兩個特高壓工程(武漢段)及其配套500千伏送收工程建設,加速推進江北、江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超高壓進城),完成木蘭、江夏、鳳凰山、道觀河4個500千伏主變擴建工程。進步“直達負荷中間”承接才能,推動我市電源自立供給力和完備的電網體系走在全國前列;加速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任務;奉行工業供氣價格優惠政策。供電部門會同發改、經信等部門加速實施“電氣化+”工程,每年替換電量不少于14億千瓦時,為中長期“綠電”成為重要動力消費形態奠基基礎。
加強產業集群動力替換應用與資源共享。充足應用周邊城市動力以補充我市動力需求,改良市內動力消費結構,推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與鄂州電廠、東西湖區與漢川電廠熱電聯產工程項目建設。以熱負荷為中間,啟動漢口西部燃機熱電聯產、長江新城熱電聯產項目等一批電包養(熱)源點項目建設。充足應用區位優勢布局分布式風能、太陽能、生物質、氫能、地熱等,積極培養新動力產業,構建多元化、清潔型的動力消費結構。建成投產龍源黃陂#先婚後愛,溫暖又殘酷的小甜文劉家山風電場項目、江夏安山液化自然氣儲備庫擴建項目,全力推進白滸山液化自然氣儲配基地項目建設,將我市打形成為華中地區最年夜的沿江LNG接受中間。全力推進自然氣管網互聯互通,進一個步驟完美自然氣管網建設,進步自然氣管網覆蓋率。
原文如下:
武環委包養網〔2023〕4號 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關于印發武漢市空氣質量改良規劃(2023-包養網2025年)的告訴
各區國民當局,市國民當局各有關部門:
經市國民當局批準,現將《武漢市空氣質量包養軟體改良規劃(2023-2025年)》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
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委員會
2023年1月20日
武漢市空氣質量改良規劃(2023—2025年)
近年來,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良,周全完成“十三五”空氣質量改良目標,但空氣質量改良包養價格面臨的形勢仍不容樂觀,結構性淨化仍然凸起,秋夏季輸進性重淨化天氣依然存在,夏日臭氧淨化問題凸顯,許多深層次的牴觸和問題仍有待解決。為周全改良環境空氣質量,結合我市實際,特制訂本規劃。
一、“十三五”年夜氣淨化防治成效
市委、市當局高度重視改良空氣質量任務,將打贏藍天保衛戰作為淨化防治攻堅戰的重中之重予以推進,“十三五”期間編制并實施《武漢市“十三五”擁抱藍天專項規長期包養劃》(武政辦〔2017〕20號),系統推進“一升級、二優化、三晉陞、四壓減、五強化”的任務任務,年夜氣淨化管理獲得階段性成效,周全完成“十三五”目標。
(一)空氣質量逐年改良。
2016—2020年,我市空氣質量綜合指數總體逐年降落,從5.28降落至4.16,降落26.9%;優良天數由237天增至309天,優良率由70.2%上升至84.4%,繼標準修訂后初次超過80%,進步了14.2個百分點;重度淨化天數由6天減至2天。二氧化硫(SO2)整體平穩維持在1包養網站0微克/立方米以下,二氧化氮(NO2)呈波動降落態勢,可吸進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總體逐年降落。2020年,NO2均勻濃度為36微克/立方米,初次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均勻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明顯低于國家二級標準;PM2.5均勻濃度為37微克/立方米,已接近國家二級標準。“十三五”期間,環境空氣質量改良顯著。
(二)周全完成“十三五”空氣質量改良約束目標及力爭目標。
2020年,我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為309天,與2015年比擬增添87天;優良率為84.4%,與2015年比擬增添23.1個百分點;PM10均勻濃度為58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比擬,降落40.8%;PM2.5均勻濃包養網度為37微克/立方米,與2015年比擬,降落44.8%,均達到“十三五”規劃目標。
表1 “十三五”擁抱藍天專項規劃中空氣質量指標完成情況
(三)年夜氣管理任務獲得積極進展。
認真落實“擁抱藍天”年度行動計劃,穩步推進年夜氣淨化防治任務,通過結構減排、工程減排、治理減排,年夜幅度下降重要淨化物排放總量。2020年,SO2、NOx排放總量比2015年分別減少33%、28%,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總量較2015年年夜幅降落。
深化工業淨化管理。周全完成17座燃煤火電機組煙氣超低排放改革,半數以上的渣滓焚燒發電機組已完成或正在實施脫硝提標改革;深刻推進鋼鐵、焦化、石化、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行業管理;完成覆蓋全市1/3面積高淨化燃料禁燃區內燃煤鍋爐、爐窯和散煤加工銷售點整治;完成重點爐窯綜合整治、年夜型燃氣鍋爐低氮燃燒改革和油品儲運銷、干洗行業揮發性有機物等專項管理。
加強移動源淨化管控。頒布實施《武漢市機動車和非途徑移動機械排氣淨化防治條例》;樹立實施“生態環境部門檢測、公安交管部門處罰”的聯動執法機制;將全市域劃為高排放非途徑移動機械禁用區。促進老舊車裁減、新A大。現在在哪家公司上班?聽說不是普通人能去的。動力包養網汽車推廣,累計裁減黃標車12.5萬輛、老舊車5萬余輛,推廣新動力汽車近9萬輛。
強化面源淨化防治。出臺《武漢市揚塵淨化防治治理辦法》;開展工地文明施工整治和第三方抽覆按評,樹立實施建筑工地不文明施工行為聯合懲戒、“十優”“十差”工地通報曝光軌制;建設秸稈焚燒視頻監控系統,監控覆蓋面積2400余平方公里。
積極應對重淨化天氣。依照《中華國民共和國年夜氣淨化防治法》和生態環境部、省國民當局關于重淨包養意思化天氣預警和應急響應請求,制訂重淨化天氣應急預案,明確預警條件、啟動法式、響應辦法及部門責任。樹立工業企業應急減排項目清單并實施“一企一策”治理。樹立預測預報系統,與氣象部門樹立緊密會商機制,常態化開展未來7天空氣質量預測預報。做好重淨化天氣應急響應任務,實現淨化“削峰降速”。
(四)圓滿完成武漢軍運會空氣質量保證。
2019年,制發《關于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籌備、舉辦期間年夜氣環境質量治理臨時性辦法的決定》《武漢市2019年秋夏季空氣質量保證計劃》,組織年夜氣淨化排放企業制訂“一企一策”。樹立賽時空氣質量保證組織體系,建成投用軍運會空氣質量保證指揮調度中間。集玉成市181個空氣包養網質量監測站點和省內其他8個超級站監測數據,升級空氣質量預警預報業務系統平臺。軍運會賽時期間,在當地持續靜穩、高濕、高溫天氣條件和能夠存在區域性淨化傳輸的晦氣條件考驗下,逐日會商研判、全時段指揮調度,通過強化減排、嚴格執法、區域協作,實現保證期間全市空氣質量連續2長期包養1天堅持優良,PM2.5、PM10、NO2、SO2均勻濃度較2018年同期均降落20%以上,PM2.5、PM10達到2015年以來同期最低,圓滿完成軍運會賽時全時段的環境空氣質量保證目標。「哦,那你媽知道了應該很高興。」鄰居感慨道,「
二、當前我市年夜氣淨化防治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2020年我市空氣質量改良獲得的成績一方面是年夜氣淨化防控任務的體現,另一方面也是受疫情和有利氣象條件等客觀原因影響,而疫情及有利氣象條件帶來的空氣質量改良成效不成持續。當前我市空氣質量改良面臨的形勢不容樂觀,結構性淨化仍然凸起,淨化物排放超越年夜氣環境容量的問題未從最基礎上改變,秋夏季輸進性重淨化天氣依然存在,二氧化氮濃度較高,夏日臭氧淨化問題凸顯,許多深層次的牴觸和問題仍有待解決。
(一)排放量超環境容量問題未改變,空氣質量改良邊際效應下降。
“十三五”期間,我市環境空氣質量整體延續了過往6年的改良勢頭,但幅度明顯減小(2020年除外),改良成效還不穩定。2016年PM2.5年均濃度同比降落19.4%,但2019年僅同比包養網單次降落2.2%;隨著臭氧淨化問題的日益凸起,2019年空氣質量已出現反彈的現象,優良率同比降落9.1個百分點。環境質量改良有其內在規律,過程中還能夠存在必定波動,低濃度程度下要進一個步驟改良,需求支出更多的盡力。
(二)地形條件與氣象條件欠安,輸進型重淨化天氣易發。
武漢三面環山、一面毗鄰平原,北出缺口,向南敞開,地勢剖面呈盆狀,不難構成氣流停滯區。全年靜風頻率高,夏季主導風向為東南方向,而東南方向恰是我在最後一刻被朋友邀請做客的。國重淨化多發區域。靜穩天氣的頻繁出現,來自東南方向的傳輸淨化和本身的淨化相疊加,導致我市較易發生重淨化天氣。
(三)結構、布局存在諸多短板,短期難以最基礎改變。
近年來,盡管加速了三年夜結構調整程序,獲得積極成效,但上風向產業結構著重、煤炭消費總量較年夜、路況運輸結構以公路為主,工業圍城的狀況尚未最基礎改變。電力、鋼鐵、焦化、石化、水泥等重點行業產業體量年夜,且集中布局于主導上風向區域,其年夜氣淨化物排放占全市工業排放80%以上。煤炭消費總量依然較高,煤炭耗費也集中于以上重點行業。運輸結構和車輛結構總體不優,2016—2020年,全市貨物運輸總量年增長率約10%,但公路運輸占比基礎堅持在61%擺佈,鐵路、旱路等低排放的運輸方法分擔率還缺乏,區域內公路貨運多以高淨化的重型柴油車為主,但市內輕型物流配送、環衛車輛等新動力化程度較低。玻璃、水泥、整車制造、食物生產等運輸量年夜的企業均分布于各區域中間,公轉鐵、公轉水等辦法難以實施,導致路況運輸結構包養網比較在一段時間內難以改變,二氧化氮濃度高還是當前及今后一段時期特征。
(四)復合型淨化問題凸起,多淨化物協同把包養合約持難度較年夜。
一方面,雖然近年來PM2.5濃度總體下降,但超標情況仍非常凸起,在疫情期間年夜面積復工停產的佈景下,2020年PM2.5年均濃度仍超過國家二級標準2微克/立方米,秋夏季輸進性的年夜氣重淨化仍然存在。另一方面,臭氧淨化問題日益凸起,且至今尚沒有明確的臭氧淨化把持的有用路徑,PM2.5和臭氧的協同把持缺少現成可用的最佳路徑和可復制的經驗模板。解決年夜氣復合淨化問題需求統籌多個領域,協同多項淨化物減排,同時,隨著管理任務縱深推進,各領域減排的難度不斷增年夜,空氣質量持續改良面臨宏大挑戰。
(五)淨化管理精細化水平不高,才能建設缺乏。
我市涉VOCs行業多,排放總量年夜,管理基礎相對單薄。相當數量中小企業有用管理程度不高,廢氣搜集和處理效力低。VOCs監管體系不夠健全,VOCs監督性監測和環境空氣VOCs組分監測剛剛起步,企業自行監測質量廣泛不高。基層便攜式VOCs疾速檢測設備缺乏,熟練把握VOCs淨化防治技術、現場檢查經驗豐窮人員缺口年夜,執法監管面臨溯源取樣難、固定證據難、技術手腕單薄等難點,違法案件查處難度較年夜。基層生態環境部門的隊伍氣力相對單薄,實現精細化網格化治理缺少保證。同時,空氣環境決策科技支撐不夠,特別是亟需加強PM2.5和臭氧協同把持路徑研討。
三、指導思惟與目標指標
(一)指導思惟。
高舉中國特點社會主義偉年夜旗幟,深刻貫徹黨的二十年夜精力,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點社會主義思惟為指導,面向漂亮中國建設目標,以持續深刻打好藍天保衛戰為焦點,凸起“三個治污”(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與“五個精準”(問題、時間、區域、對象、辦法精準),堅持分級、分區、分時差異化管控,實施“三年夜結構調整”(產業、動力、路況),落實“三項協同”(PM2.5與臭氧淨化管理、長效減排與應急減排、空氣質量改良與氣候變化應對),推進“兩個現代化”(年夜氣環境治理體系和管理才能現代化),堅決打好三年夜攻堅戰(重淨化天氣打消攻堅戰、臭氧淨化防治攻堅戰、柴油貨車淨化管理攻堅戰),助推環境與經濟協調發展,為打造五個中間、建設現代化年夜武漢供給傑出的環境空氣質量保證。
(二)基礎原則。
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引領。聚焦重點區域、重點時段,掌握淨化物排放季節性規律,深刻打好重淨化天氣打消、臭氧淨化防治、柴油貨車淨化管理三年夜攻堅戰。
堅持隨機應變和靶向管理。實施“一企一策”、“一園一策”、“一群一策”治理,對標先進城市,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堅持源頭防控、過程治理、結尾管理和強化減排相結合。慢慢樹立分行業治理形式,借助智能化監管手腕,推進精準治污、科學治污和依法治污。
堅持長效減排與應急減排并重。強化淨化天氣應對,實行差異化管控,不斷進步環境治理精細化程度在國際核心期刊上發表百餘篇論文,擔任名牌大學終身,切實下降淨化水平、保護公眾安康。
(三)目標指標。
力爭到2025年,全市空氣質量明顯改良,重要年夜氣淨化物排放總量年夜幅削減,有用遏制臭氧淨化趨勢,溫室氣體排放獲得協同把持,基礎打消重淨化天氣。
具體指標分為兩個部門,一是空氣質量改良指標(6項),包含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例、四項重要淨化物年均濃度、重淨化天數;二是重要淨化物減排指標(2項),包含NOx和VOCs減排量。
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達到82.7%;PM2.5、PM10、NO包養情婦2和臭氧年均濃度分別達到36、58、41和161微克/立方米。重淨化全國降至1天。NOx和VOCs減排量分別達到15100噸和7840噸。
表2 目標指標體系
注:*指標“O3日8小時最年夜濃度第90百分位數值”高于《武漢市城包養行情市環境空氣質量達標規劃(2013—2027年)》提出的“160微克/立方米”目標值,緣由是2015年之前我市的重要淨化物以顆粒物(PM2.5和PM10)為主,隨著《年夜氣淨化防治行動計劃》等多舉措的實施,近幾年我市PM2.5及PM10濃度顯著降落,年夜氣通明度獲得晉陞,太陽輻射增強,為氮氧化物與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反應供給了更有利的條件,加劇了地表臭氧淨化。今朝,臭氧已代替PM2.5成為春夏日節的重要淨化物,由于近空中臭氧的天生機理很是復雜,當前臭氧的防治仍處于摸索階段,臭氧達標的難度很是之年夜。
四、重點任務與辦法
(一)優化產業結構,促進產業產品綠色升級。
1.堅決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項目自覺發展
新建涉工業爐窯的建設項目,原則上要進進園區或工業湊集區,配套建設高效環保管理設施。新、改、擴建煤電、鋼鐵、焦化、鑄造、水泥、平板玻璃、建材、石化、化工、煤化工等高耗能、高排放(以下簡稱“兩高”)項目嚴格落實國家產業規劃、產業政策、“三線一單”、規劃環評,以及產能置換、煤炭消費減量替換、區域淨化物削減等相關請求;觸及大批物料運輸的,采用清潔運輸方法。嚴控新增生產和應用高VOCs含量的溶劑型涂料、油墨、粘膠劑等項目。
2.加速裁減重點行業落后產能
嚴格建設項目環境準進。加年夜落后產能裁減和過剩產能壓減力度,按期開展周全清查,分類處理各類違規在建項目,嚴控新增年夜氣淨化物排放。全市新增排放氮氧化物、揮發性有機物、二氧化硫、煙粉塵按國家包養、省請求實施總量指標替換。新改擴建年夜氣淨化物項目按績效引領性或B級及以包養甜心網上績效企業標準建設,此中,涉VOCs排放項目,無國家、省揮發性有機物行業排放標準或績效排放限值的,項目車間或生產設施排氣筒非甲烷總烴依照電子工業不超過50毫克/立方米,其他行業不超過60毫克/立方米進行把持。
開展工業園區和產業集群綜合整治。結合各區產業特征,針包養對特點企業集群,制訂綜合整治計劃,建設清潔化企業集群。落實省下達的沿江化工企業關改搬轉年度任務。依照“標桿建設一批、改革晉陞一批、優化整合一批、裁減加入一批”實施管理,晉陞產業發展質量和環保管理程度。
3.周全開展重點行著,身體還在顫抖。業企業提級改革
綜合考慮企業生產工藝、燃料類型、淨化管理設施運行包養網dcard後果、無組織排放管控程度及大批物料運輸方法等,實施差異化治理,樹立一批行業標桿企業,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對照《重淨化天氣重點行業應急減排辦法編制技術指南》,推動不少于3家企業創建A級績效包養行情企業,鼎力推進B級及以上和績效引領性企業創建任務。一切完成B級及以上績效提級企業可所有的納進“生態環境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在重淨化天氣應對、生態環境執法檢查、經濟政策制訂等方面,對標桿企業予以支撐。對熱效力低下、敞開未封閉,裝備簡易落后、自動化水平低,無組織排放凸起,以及無管理設施或管理設施工藝落后等嚴重淨化環境的工業企業,依法責令停業關閉。以涉VOCs企業為重點,推進清潔生產審核。
4包養網.優化含VOCs原輔資料和產品結構
鼎力推進源頭替換。加速化工、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重點行業低VOCs含量源頭替換進度,在政策、資包養網金等方面給予企業攙扶。到2025年末前,汽車整車制造底漆、中涂、色漆所有的應用低VOCs含量涂料。推進建筑行業源頭替換,室外構筑物防護和途徑路況標志、市政工程、衡宇建設、維修和裝修工程所有的應用低VOCs含量涂料。新、改、擴建工業涂裝、包裝印刷等含VOCs產品應用項目,在技術成熟的情況下應應用低(無)VOCs含量的原輔資料。對生產、銷售領域的涂料、油墨、膠粘劑、清洗劑等產品樹立常態化產品質量抽檢機制,包養網單次每年至多開展2輪次抽檢,對生產、銷售不合適VOCs含量限值標準產品的,依法依規進行查處。
5.推動綠色環保產業安康發展
持續推動國家級園區和省級園區開展循環化改革;加速實施企業技術改革包養留言板,包養管道策劃推動一批企業綠色化改革升級項目。壯年夜綠色產業規模,發展節能環保產業、清潔生產產業、清潔動力產業,培養發展新動能。積極支撐培養一批焦點競爭力強的節能環保領域骨干龍頭企業和高端產品,支撐企業技術創新才能建設,加速把握嚴重關鍵焦點技術,推動產業擴規增容、提質增效、集聚發展。積極奉行節能環保整體解決計劃,加速發展合同動力治理、環境淨化第三方管理和社會化監測等新業包養條件態。
(二)優化動力結構,加快動力清潔低碳高效發展。
1.鼎力發展新動力和清潔動力
持續下降煤炭占一次動力消費比重,進步自然氣和電力應用比例。鼎力爭取省內新增電力、三峽水電配額和東北水電、東南光伏、東南風能等清潔電力補給,全力推進陜北-湖北±800千伏、荊門-武漢1000千伏兩個特高壓工程(武漢段)及其配套500千伏送收工程建設,加速推進江北、江南50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超高壓進城),完成木蘭、江夏、鳳凰山、道觀河4個500千伏主變擴建工程。進步“直達負荷中間”承接才能,推動我市電源自立供給力和完備的電網體系走在全國前列;加速推進建設世界一流城市電網任務;奉行工業供氣價格優惠政策。供電部門會同發改、經信等部門加速實施“電氣化+”工程,每年替換電量不少于14億千瓦時,為中長期“綠電”成為重要動力消費形態奠基基礎。
加強產業集群動力替換應用與資源共享。充足應用包養網周邊城市動力以補充我市動力需求,改良市內動力消費結構,推進武漢東湖新技術開發區與鄂州電廠、東西湖區與漢川電廠熱電聯產工程項目建設。以熱負荷為中間,啟動漢口西部燃機熱電聯產、長江新城熱電聯產項目等一批電(熱)源點項目建設。充足應用區位優勢布局分布式風能、太陽能、生物質、氫能、地熱等,積極培養新動力產業,構建多元化、清潔型的動力消費結構。建成投產龍源黃陂劉家山風電場項目、江夏安山液化自然氣儲備庫擴建項目,全力推進白滸山液化自然氣儲配基地項目建設,將我市打形成為華中地區最年夜的沿江LNG接受中間。全力推進自然氣管網互聯互通,進一個步驟完美自然氣管網建設,進步自然氣管網覆蓋率。
2.嚴格把持煤炭消費總量
嚴格把持新增高耗能項目,推動鋼鐵、石化等企業布局優化調整。嚴格實施煤炭消費總量把持軌制。開展煤炭消費減量替換任務,重點用煤企業要分化目標、落實責任。制止新建燃煤設施,嚴格把持重點用煤企業產能。依托寶武清潔動力公司,在青山區布局氫源產業集群。嚴格把持發電用煤,逐年增添“外電進漢”比例,統籌有序實施煤電機組靈活性改革,摸索將武漢晨鳴乾能熱電無限責任公司2臺燃煤機組作調峰備用機組處置。加速升級現役煤電機組,推進煤電供熱改革和節能降耗改革,煤電均勻供電煤耗降落到297克。鼓勵企業摻燒焦爐煤氣、城市固廢、生物質燃料、污泥,推進余熱余壓綜包養管道合應用。中韓(武漢)石油化工無限公司開展乙烯裝置急冷水煙氣余熱應用、碳四凝液余熱應用、苯塔丁烯塔熱聯合等資源綜合應用項目。到2025年,除鋼鐵、電力、石化行業及水泥熟料企業以外,其他行業燃用煤炭單位所有的清零。
3.積極開展燃煤鍋爐關停整合
完成35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武漢中海糧油工業無限公司、益海嘉里武漢糧油工業無限公司、武漢統一企業食物無限公司、武漢鑫運倫動力工程無限公司、武漢東西湖旭東食物無限公司等單位)裁減或改燃。
4.實施工業爐窯清潔動力替換
催促不克不及穩定達標的爐窯進行整改,推動管理難度年夜的爐窯改用電爐窯。推動熱電聯產供熱管網覆蓋范圍內的化石燃料加熱、烘干爐(窯)改燃或裁減任務。
5.嚴格煤炭質量監督治理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