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滇協作:新起點上打一包養網站造東西部扶貧協作新典范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攜手二十年滬滇啟新篇 互利共贏助跨越

真情幫扶顯成效

2016年4月28日,昆明市呈貢區吳家營片區,滬昆高鐵云南段最后一段鋼軌擰緊了螺栓。2000多公里的高鐵軌道,將把云南與上海更加緊密地包養聯結在一起,也仿佛成為滬滇幫扶合作20年歲月的象征。

櫛風沐雨20年,回望過去,我們看到了“政府援助、人才支持、企業合作、社會參與”的幫扶工作格局,看到了“真情實意、真金白銀、真抓實干”的幫扶合作態勢,更看到了無數實實在在的幫扶舉措與成果:

20年間,滬滇黨政主要領導共同召開了16次聯席會議,確立了由上海市14個區縣對口幫扶文山、紅河、普洱、迪慶4個州市26個重點縣,積極開展組織人事、教育衛生、扶貧開發等26個部門的對口合作,并將保山、西雙版納兩州市確定為重點經濟合包養網VIP作區。

20年間,上海在云南投入無償幫扶資金38.1億元,實施幫扶項目近8000項,項目覆蓋云南的滇西邊境山區、烏蒙山片區、石漠化地區包養管道和迪慶藏區4大片區以及德昂族、獨龍族和苦聰人、莽人、僰人等少數民族群眾,解決了60余萬貧困人口的基本溫飽問題,受益群眾達150余萬人。

20年間,上海在云南實施產業幫包養扶項目558項,培植三七、茶葉、天麻、石榴、核桃、橡膠等特色產業,實施經貿合作項目近2000個,實際到位項目資金646億元。

包養網心得20年間,上海包養在云南實施了3398個民生領域幫扶項目;12批1300名骨干教師赴滇支教,幫助培訓教師10萬多人次;上海28家三級醫院與我省28個貧困縣醫院建立甜心花園了對口支援關系。

20年間,上海市先后選派了10批153名援滇干部到重點幫扶的4州市掛職,選派19批3長期包養83人開展“青年志愿者接力行動”,選拔804名應屆大學生、研究生參加服務西部計劃。我包養網省則選派了包養app300多名干部赴滬掛職和跟班學習,并且每年派出大量基層干部和致富帶頭人到上海參加培訓學習。

對云南而言,這是開拓眼界、開闊胸襟的20年,是改變思想、轉換觀念的20年,是進步和發展的20年,是追趕時代步包養伐的20年,也是結下兄弟般手足之情的20年。這20年幫扶合作的成功實踐,也被國家有關部委譽為“新時期民族團結和諧發展的新典型”,被聯合國譽為“全球反貧困的成功案例之一”。

多方聯動促“造血”

“多虧了富寧縣農戶自立服務社的扶持資金!”說起自包養網己增收致富的經歷,包養條件富寧縣剝隘鎮的村民秦中包養才說。2012年,他從上海市、虹口區在該縣對口幫扶建設的“農戶自立服務社”順利貸到了9000元的小額互助貸款,并以此為啟動資金搞起了羅非魚養殖。到了2015年,他的魚已經遠銷外省,一年就賺到了4萬元錢。而他所在的剝隘包養網鎮發展羅非魚養殖的農戶已達628戶,實現增收5000余萬元。

“小額互助貸款”項目如同一個縮影,折射出滬滇對口幫扶合作逐步從“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轉變的過程,也反映出雙方日益包養女人精準務實、深入基層的幫扶舉措。

在集“邊疆、民族、山區、貧困”于一體的云南,脫貧攻堅無疑是發展頭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近年來,滬滇雙方進一步落實精準脫貧戰略,注重聯動各政府部門、人民團體、知名企業、社會組織、愛心人士等多方力量參與,通過產業協作、人才培訓等多種方式,努力激發云南貧困地區發展的包養內生動力:

滬滇人社部門積極實施“滬滇合作人才培訓”項目。截至2015年底,上海短期包養市為云南培訓了包養妹近3000名各類急需緊缺高層次人才,云南組織勞務輸出4萬人到上海務工,并帶動貧困地區農村勞動力15萬人次赴滬務工。

上海光明食品集團云南石斛生物科技開發有限公司在紅河、西雙版納、普洱、保山等地建立多個光明石斛示范園,其中勐海基地500多位員工中95%是當地貧困地區農民,僅人均月工資就達到2800元。

上海市農科院與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農科院建立科技幫扶合作關系, 在文山引種成功具備世界領先水平的“滬紫黑糯號”紫黑糯玉米,不僅解決了當地冬季土地拋荒問題,而且發展成為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在俄羅斯及東南亞地區打開了銷路。

上海市中小企業技術人才引進服務中心與云南多所職業院校開展校企合作,合作學校的學生在校讀兩年,第三年實習期選取一部分到上海企業頂崗實習、培訓就業,近年來已輸送1.5萬名云南中職學生到滬就業。

就這樣,在長期的幫扶合作中,上海不僅給云南帶來了資金包養,更帶來了改革創新的觀念,帶來了實用先進的技術,有力提升了受援地區的自我發展能力。

互利共贏助跨越包養

作為改革開放窗口和前沿的上海,擁有豐富的資金、技術、管理資源;自然條件優越的云南,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包養網心得“藥物寶庫”“香料之鄉”“天然花園”等美稱。滬滇對口幫扶合作,顯然不會停留在簡單的施助與受助上。在兩地黨委、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共同努力下,“滬企入滇”“云品入滬”等渠道一一打通,推動著雙方的合作水平一步步邁向新的高度。

滬企入滇扎實推進——光明食品、金茂股份、上實發展等一批大企業來滇投資,實現了由單一技術轉讓、營銷合同向以資金為紐帶的并購重組、技術協作、全方位、多領域合作發展。如玉溪市就在今年7月與恒豐控股等5家上海公司簽下120億元大單,在玉溪智慧城市物聯網建包養app設、水務一體包養網化、亞洲財富論壇及金融創新創業產業園、能源產業投資等領域開展合作。

云品入滬如火如荼——通過迎春博覽會、農產品推介會和交易博覽會等一系列線上線下平臺,普洱茶、蒙自石榴、昭通蘋果、墨江紫米、西雙版納石斛等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進入上海,深受青睞包養。2015年,匯聚滇商信息、展示銷售云南高原特色農產品的“云品中心”在上海環球港正式揭幕運營,把云南近千家農業企業、專業合作社和上海數百家采購包養網商匯集在一起,可為云南農特產品進包養網VIP入上海市場提供質量品質監控、物流倉儲、結算融資、渠道銷售等“一條龍”服務。

20年攜手相伴,20年砥礪前行。在“十三五”包養網開局之年,上海與云南將深入貫徹中央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精神,開啟滬滇扶貧協作的新篇章,推動兩地的友好合作向更精準、更廣闊、更務實的方向努力長期包養前進。

滬滇合作志愿扶貧接力計劃是共青團組織在扶貧開發領域長期實施的一項重點工作,是貫徹落實科教興國戰略和國家“八七”扶貧攻包養網堅計劃的具體措施。自1998包養金額年1月26日中央領導對青年志愿者支教扶貧接力計劃作出重要批示以來至2016年,上海已連續派遣了19屆,共計423名青年志愿者赴云南省紅河、文山、普洱、迪慶、版納、德宏、怒江等州(市)的20余個縣(市區)開展為期半年的醫療衛生、基礎教育、農業科技、企業管理包養金額、畜牧養殖、心理咨詢、企業管理、環保建設等方面的志愿服務扶貧工作。上圖為滬滇志愿者深入迪慶州鄉村開展每周一次的義診活動;下圖為滬滇志愿者長途跋涉為深山中的困難家庭送去月餅。(來源:中國文明網)

圖為滬滇志愿者長途跋涉為深山中的困難家庭送去月餅。(來源:中國文明網)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