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改革創新激發鄉村振興“青動力”_中國鄉村振興在S包養網站線_國家鄉村振興信息門戶

作者:

分類:

近年來,山東濰坊共青團在助力鄉村振興包養中主動擔當、積極作為,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以實施鄉村振興“青動力”為統攬,探索出一條黨政所盼、鄉村所需、共青團能為的工作路子,為濰坊創新提升“三個模式”包養網(即習近平總書記包養網曾點贊的“諸城模式”“濰坊模式”“壽光模式”),為加快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先行區積蓄了澎湃的青包養春能量。

青年人才成為“一池活水”

在濰坊高密大牟家鎮的田間,32歲的王偉利正忙著收割菠菜,這是包養國內包養一家知包養網名電商平臺與高密萬畝良田家庭農場達成采購合作的首批訂單。作為高密推選的鄉村好青年,王偉利探索打造“三社合一”農民利益聯結模式,帶動村集體收入每年增加15萬元,農民人均年收入達包養網10包養網萬元。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在于人,青年力量更是關鍵所在。濰坊共包養青團通過“選、培、育”多維度工作機制,培養“領頭雁”,帶動一大片,引導青年在鄉村成長、為振興賦能。

包養網過創新實施推進“村村都有好青年”選培育計劃,團濰坊市委探索出“政治鏈”“產業鏈”雙鏈培養模式,為鄉村振興培養了一大批堅定跟黨走、熱血有擔當的有生力量。

在“政治鏈”上,濰坊共青團把鄉村好青年納入組織部門人才工作體系,在鎮街成立青年人才黨支部,推動鄉村好青年進入組織部門培養視野。今年,有1225名鄉村好青年進入村“兩委”班子,99名鄉村好青年擔任村黨支部書記。

在產業鏈上,探索“共青團組織人員,培訓學校安排師資,職業學院提供保障”的培訓模式,分14期輪訓1000多名鄉村好青年,成立鄉村好青年聯盟,并積極宣傳“鄉村好青年貸”“鄉村包養網振興好青年貸”等,為農村創業青年提供包養貸款超3億元。

鄉村振興既要有好青年的帶動,還需要千千萬萬青年共同參與。濰坊共青團多措并舉包養網,圍繞思想政治引領,實施青年講師團宣講進農村、進社區、進企業、進學校“四進”行動,讓新包養思想成為鄉村青年的領航標;圍繞能力素質提升,依托鎮街青工委探索開展“青年夜校”等方式,積極組織農村青年開展電商營銷、農業種植等培訓;圍繞鄉風文明,開展鄉村移風易俗、抵制惡俗婚鬧、綠色環保祭祀系列活動,讓新風尚成為鄉村青年的共識。如今,全市1.6萬名鄉村好青年活躍在田間地頭、基層一線。

團促產業鑄就“青春引擎”

高元良是一名90后包養網創業青年,得益于當地團委的支持以及濰坊市青年創新創業大賽的后續扶持,近年來,他的企業引進完善的進口鏈條工藝、設備,建設國內首家符合國際標準的鵝肥肝示范基地。基地建成后,將大幅提高產品產量和品質,同時還將帶動600余名當地農民增產增收。

這里的高等教育資源豐富、實力雄厚,特別是涉農類、職業類、技術類包養網教育走在全國前列。如何將這一優勢導入鄉村振興的火熱浪潮?濰坊共青團走出一條獨特的路子——實施“校地合作”助力鄉村振興行動,通過地方、高校團組織這兩個著力點,架起一座資源引進來、需求遞包養網出去、“青動力”激揚澎湃的“高速通道”。

圍繞校地兩方資源對接,團濰坊市委組織各縣市區、市屬高校團委通過“一對一”“多對多”的方式結對。縣市區團委積極對接當地相關政府部門和農村創業青年,深度挖掘鄉村振興中技術、產業等多方包養面需求;高校團委則廣泛聯系高校特別是職業類院校資源,與地方需求進行精準匹配、牽線協調,變個別聯系、單打獨斗為高效對接、協同作戰。

同時,濰坊共青團將“項目化、鏈條化、平臺化、系統化”理念貫穿到工作的每個方面,通過開展青年創新創業大賽,匯聚來自全國各地的優質青創農業產業項目,并通過全鏈條式跟蹤、服務、支持,培育起青年助力鄉村振興的產業“集團軍”。

通過各類青創大賽建起的“孵化器”在助力長效發展、做好軟性服務上有著獨特的優勢。依托競賽搭臺的后續跟蹤服務機制,濰坊共青團積極為這些鄉村產業中的“種子選手”牽線搭橋,爭取包養到“鄉村好青年貸”“魯青基準貸”等信貸產品,扶上馬、送一程。

城鄉融合共建“幸福鄉村”

“之前的房間空空落落、陰暗潮濕,現在的房間敞亮有序、時尚優雅,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呀!”濰坊昌樂14歲的小迎在作文里這樣描述為他新建的“希望小屋”。

濰坊共青團深入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包養網活動要求,聚焦為青少年辦實事好事,讓農村青少年群體共享幸福生活、共沐陽包養光雨露。

通過深入推進“希望小屋”兒童關愛項目,濰坊共青團為農村弱勢青少年群體建起溫暖的庇護港灣,幫孩子們實現“精神煥新”。

籌資發動上,濰坊共青團注重利用社會化動員方式、網絡化募資渠道,兩年來面向全社會募集愛心資金1600萬元;建設過程中,發動團干部、青年志愿者多輪入戶走訪,鼓勵孩子參與規劃;并制定配套支持政策,對縣級團委進行獎補,基層每建成一個希望小屋,市級團委幫助爭取配套資金3600元,用于啟動后續小屋建設。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設小屋829處,854名困境兒童受益,35萬余人次參與小屋募資建設和志愿服務。

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有效銜接,農村青少年的教育問題始終是關鍵所在,更是濰包養坊共青團的牽掛所在。

近年來,濰坊共青團持續開展“一對一愛心助學”活動,通過希望工程平臺和網絡包養公益平臺,讓捐款人選擇資助對象,定期為困難家庭學生捐贈助學金。截至目前,全市已資助家庭包養經濟困難學生274包養網人,發放助學金64.62萬元。

濰坊共青團還通過城鄉社區青年融入行動,為助力鄉村包養網振興找到新的突破口。開展青春社區共建集中行動,選取34處城鄉接合位置社區為示范,統籌青年志愿服務力量進社區,并充分整合社區活動室、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等社區資源,打造“青年之家”升級版。

包養濰坊市委書記趙中國說:“我們將繼續發揮共青團組織優勢,以鄉村振興‘青動力’包養為統攬,鼓勵更多青年投身鄉村振興實踐,讓我們的鄉村更加美麗宜居、幸福包養網文明,為打造鄉村振興齊魯樣板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