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寺村照片
國際在線報道(記者田玉紅、王麗):毛寺村位包養合約于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包養網南端的顯勝鄉,由于地處川區,山大溝深,交通不便成為村民致富的最大瓶頸。該村是全區15個重點貧困村之一。如今,依托旅游開發這個主導產包養網車馬費業,毛寺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到2015年底,全村人均純收入達到7300元,貧困戶人均可支包養站長配收入達到4100元以上,67戶貧困戶全部實現穩定脫貧。
蒲河岸邊,青瓦白墻的易地扶貧搬遷住宅小區獨具特色。這就是今日的毛寺村。舊村換新顏,得益于精準扶貧項目的支持。甘肅省慶陽市西峰區文廣旅游局副局長李廣軍說:“毛寺村是西峰區以包養網ppt前最窮的村子,距離西峰區最遠。我們就是包養俱樂部變這種不利的因素為有利的因素。以旅女大生包養俱樂部游為紐帶,把最窮的村子變成全區旅游發展最富的村子。村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質的變化。”
毛寺村雖然地處偏遠,卻擁有得天獨厚的旅游資源,這里有黑老鍋冰窖,生態希望小學,優越的水資源適合發展冰雪、漂流、垂釣等特色旅游。毛寺包養甜心網村通過招商引資的方式,已經吸引寧夏匯達置業集團有限公司計劃投包養網資5.2億元建設隴東冰雪健身基包養站長地、河道漂流、垂釣、馬術等項目。隴東滑雪場已于2015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精準扶貧項目包養網在該村是從2011年開始實施的,在大力開發旅游業之前,毛寺村的村民已經從政府扶持的養殖項目以及基礎設施建設中獲益包養行情,短短幾年時間,村子的面貌就大不一樣了。談起過去的情況,村主任毛錦社說:“2013年建檔立卡的時候,村上一共有359戶1515包養網人,(需要)精準(幫扶的)貧困戶67戶235人。原來這里都是荒草,通過精準扶貧以后,搞開發,建設了這些小廣場,環境變得好起來。定了扶貧村以后,(便開始)幫扶和基礎項目建設,一直到(20)14、(20)15年,砂石路、水泥甜心花園路、柏油路開始通起來。以往村民主要是靠外出打工、養殖和種植來謀生。那包養網時候村民的收入水平全年基本都在2000元左右,不到3000元。扶貧開展以后,(20)13年通過扶貧辦,投資100萬把養殖業扶植起來,每戶給幾頭母牛和包養(建)牛棚,從精神上物質上給予扶助。(20)14貧困戶收入在三千元左右,(20)15年上升到四千元以上。一般農戶的收入是七千元以上。”
毛致國是村里的精準扶貧戶。在被定為貧困戶之前,他家里的年人均收入才一千多元,最多的時候才達到兩千元。近三年,他的家庭生活逐漸好轉,年人均收入已經達包養到450包養網評價0—4600元,基本上翻了一番多。毛致國談起自己生活水平發生的變化時,說主要是因為扶貧政策好:“好起來的原因主要是政策好。像在物質方面解決我們的貸款。扶貧辦給我一頭基礎母牛,幫助我們建牛棚。我通過村里的合作社又貸款一萬元買了一頭牛,現在家里已經有三頭牛。”
毛寺村依托發展旅游資源脫貧致富的方式給當地農民也帶來了增收。由于冰雪健身基地這項目有明顯的季節性,農民可以利用農閑時間到這些旅游項目上包養網單次打零工以增加收入。另外,包養網dcard像黑老鍋景點這樣的地方也會帶動農民增收。在農閑的時候,農包養意思民們會把山貨帶到景點附近售賣,游客給予的價格往往是高于市場的正常價格的。像毛致國這樣的貧困戶都在景點附近賣山貨,一年都可以增包養網收四五千元。除了售賣山貨這些土特產,農民們在農閑的時候還會到冰雪基地上找到適合自己的零工項目。毛致國去年冬天在在滑雪場打零工就包養網車馬費賺了四五千元。談起眼下的生活,毛致國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對于未來,他充滿了希望:“精準扶貧以前,家里生活很困難,全年收入不上一萬元,感覺生活沒有勁,有了扶貧政策以后,過日長期包養子和生活的信心給提起包養網來了,對未來充滿了希望。”
由于以前家里生活困難,毛致國的兒子毛文泉初中畢業后就外出去蘭州打工了。近幾年,由于包養app毛寺村精準扶貧項目的包養女人開展,毛文泉看到了機會,便從蘭州回到家鄉。談起回家的初衷,毛文泉說:“現在毛寺村發展成這樣,我們(過去)根本沒有想到過。在外面打工的時候一個月才2000元,不管吃不管住,每個月包養網VIP剩下才1000元。家里現在發展好了,我回來可以就近包養條件打工,吃住在家里,很方便。現在一個月可以賺三四包養app千元。”
談起未來在家鄉的發展計劃,毛文泉準備抓住毛包養網單次寺村依托旅游資源致富脫貧的機會,在家包養網鄉針對旅游項目投資一些配套服務項目。他對未來自己在家鄉的發展充滿了信心。目前在毛寺村像毛文泉這樣在外打工回鄉的人還有很多,他們都希望在家鄉致富的路上尋得機會。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