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能脫貧又能在家照顧聾啞兒子,對于福建省上杭縣古田鎮的聽障人士包養網VIP劉錦包養光來說,曾經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兒,如包養情婦今卻成為現實。
古田鎮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全軍政治包養網dcard工作奠基的革命圣地,也是新型人民軍隊定型的地包養方。進入新的歷史時期,各級各部門對革包養網命老區發展傾注了更多的心血,紅色圣地古田也乘勢而上再出發,打出精準扶貧包養網比較組合拳,經濟社會的包養管道發展邁開大步。
據古田鎮黨委書記賴育忠介紹,目前脫貧細化措施已包養網經上墻,主要包括生產技術扶持、申報建房補助、就學資助、醫療援短期包養助、就業技能培訓、包養網介紹周邊工廠企業打工、發展蔬菜種植、林下雞養殖和中藥材種植等方式。
41歲的劉錦光曾想外出打工包養,但5歲的兒子是聾包養網啞人,“自己和孩子都有殘疾,如果出去打工了孩子咋辦?”
事情在3年前有了轉機。2013年,在被確定為村里的貧困戶包養情婦后,劉錦光參加了由政府組織的槐豬“托養”扶貧行動。
“我們本地的上杭槐豬是上杭縣優良地方品種,是農業部第一批列入國家級畜禽品種包養資源保護名錄的豬種,其肉質具有氨基酸含量高、含鈣高、膠包養甜心網質含量豐富、肌纖維細、膽固醇含量低、包養營養豐富、口感細嫩、香甜鮮美等優點。”古田鎮扶貧辦負責人王興標介紹。
為借助這一優勢產業帶動村民脫貧,當地協調了當地的嚴龍槐豬養殖場免費提供豬苗,每個貧困戶每年認養槐豬30頭,鎮掛鉤幫扶干部幫助貧困戶解決青飼料種苗和種植技術指導,農戶則負責種植地瓜苗等青飼料提供給養殖場包養意思作拌料喂養,槐豬經過9~10個月的養殖后可以出欄,銷售由福州大金槐豬銷售有限公司負責。
“也就是說,我無需投入任何成本,通過在家門口種植飼料每年就能增加收入。”劉錦光說,養殖場會包養站長將銷售營利部分按30斤出欄槐豬肉價的數額返利給貧困戶,基本上相當于每托養1頭槐豬可增收400元,全年就能增收1萬元左右,實現了他照顧兒子和賺錢養家的目標。
新生鐵皮石斛種植包養網示范基地于2014年入駐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古田鎮新生村,由上杭縣古田鎮富康農林發展有限公司自籌5000萬元開發,在新生村農用地內新建大棚130畝,并于包養網古田林場林下種包養網植鐵皮石斛示范基地3000畝。公司在原有18個工人的基礎上,今年再主動掛鉤幫扶本地貧困包養情婦戶到公司上班。
今年45歲的劉輝光此前因為缺技術致貧,有了當地鎮政府和公司的幫助,他在鐵皮石斛花期臨近時便會到公司幫忙。一段時間下來,除了有固定的收入,他還學會了簡單的鐵皮石斛種植技術。
“既照顧了家庭,又增加了收入,關鍵是還有了技術在手,脫貧指日可待。”劉輝光信心十足地說。
公司+基地包養甜心網+金融扶持+貧困戶的模式,也成為古田脫貧致富的方式之一。
福欣牧業公司包養蘇家坡村貴妃雞養殖基地負責人雷金榮在鎮政府的組織下,帶動了10多戶本村村民養殖貴妃雞。今年,該公司又邀請了臨近村5名意向養殖合作的貧困戶到貴妃雞養殖基地參觀學習,傳授雞棚搭建的選址、規劃設計、養殖管理包養合約、疾病防治、注意事項等養雞技能。
據介紹,基地以最優價錢給貧困戶提供貴妃雞種苗,免費技術指導和經驗傳授,貧困戶則通過小額扶貧貼息貸款籌集啟動資金,負責養好雞,產品由福欣牧業公包養司包銷,年均收入在2萬~3萬元,使貧困戶收入有保障,脫貧有盼頭。
而對于貧困戶搞種養殖發展生產過程中遇到的缺乏資金的難題,政府還主動幫忙對接,目前,古田鎮已申報扶貧小額信貸29戶,發放貸款12戶53萬元。
此外,當地政府還精心組織謀劃,扎實跟進落實造福工程易地扶貧搬遷進度,幫助貧困戶解決啟動資金的籌集、選址規劃指導、協調用地包養網車馬費審批等問題,讓貧困戶盡快入住新房,早日脫貧。包養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