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補助標準,替貧包養網比較困戶“配套”
經過多方協調,我省專門出臺方案,明確把建檔立卡貧困農戶危房改造作為農村危房改造的重點,加大幫扶力度,住建部門包養情婦將75包養網包養%以上的農村危房改造資包養網dcard金向貧困地區、貧困人口傾斜。
同時,我省扶貧部門創新舉措,通過整合涉農、扶貧資金等辦法,安排專項資金替貧困戶跟進“配套”危房改造資金,用活了政策,破解了“錢從哪里來”的難題。
為確保危包養網房改造中的貧困農戶真正建得起房,我省大幅提高貧困農戶建房補助標準,特困農戶每戶最高可獲住建部門專項補助4萬元,扶貧部門每戶再跟進補助1萬元,省農村信用聯社可再提供每戶5000元的貸款。省包養網里還規定,簡化危房改造建設相關審批短期包養手續,免除服務性收費,最大限度降低包養網貧困農戶建房成本,讓貧困農戶在自身稍加努力或親鄰稍微幫助下就能建包養條件好60平方米左右的安居房,使最包養網需要得到幫助的人都能包養得到實實在在的幫扶。據悉,依靠此舉,邵陽市在2016年包養完成了5萬余名貧困農民的D級危房改造和無房改造,讓人刮目相看。
今年3月底,省扶貧辦、湖南日報社聯合啟動“我想有個家”安居工程,旨在通過眾籌形式,主要瞄準無收入來源、需要兜底保障的因病因殘等包養管道特困戶,發動社會力量進行差別化援助,一起幫助包養條件貧困農戶實現“安居夢”。
易地搬遷要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我省還有一批居住包養在生存環境差、不包養網具備包養價格基本發展條件,以及生長期包養態包養環境脆弱、限制或禁止包養開發地區的貧困農民,只有實施易地搬遷才有出路。
對此,我省給予每平方米最低800元的補助,保障房屋建設資金,并對搬遷建房實行統一規劃、科學選址、集中提供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確保“搬得出”。
移民、發改、國土等臺灣包養網部門,在實施移民安置、地質災害避險搬遷等項目時,優先考慮貧困對象,大大推動了易地搬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遷進度。
在抓好包養搬遷建房的同時,各地更加注重搬遷戶后續發包養展問題,堅持以產業發展和穩定就業為導向來遴選安置點,包養網比較確保“穩得住、能致富”。
去年,鳳凰縣針對包養網車馬費不同的搬遷對象,把4包養1個集中安置區(點) 與產業基地、小城包養故事鎮建設、新農村示范、鄉村旅游、產業園區建設等有機結合,實現資源和人口包養網的優化配置,效果良好。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