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老年人教育:再識生命意義
人口老齡化成為大多數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的普遍趨勢,要成為一個“成熟”的老齡化社會,不僅需要在醫療護理等物質領域照顧好老人,而且需要為老人提供充分的再教育機會,滿足老人的精神與文化需求。在國外,各類老年大學、老年培訓項目與組織由此而生。其中不僅包括老年大學,還有在開放大學、社區學院以及其他傳統大學教育資源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各種老年人教育項目。這些教育方式使老年人學有所得、學有所樂。
第三年齡大學
何謂包養感情“第三年齡”?其實就是指人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即繼未成年期、職業期這兩個階段之后的退休期。這一階段的老年人往往不存在太大的生活壓力和家庭負擔,有較充裕的時間和精力來發展自身興趣和特定才能。第三年齡大學正是為這一人群提供學習機會和場所的專門機構。
第三年齡大學產生于法國,它是法國老年教育正規化的一個標志。第一所第三年齡大學創建于1973年,之后迅速發展,其中大多數由國家經辦,學員年齡平均為65歲。課程有體育鍛煉、衛生保健,以及文學、歷包養網車馬費史、政治法律、時事等等。有的學校還設有社會學、老年學課程。
許多國家學習法國的做法,創建了第三年齡大學。英國有效地吸納了法國第三年齡大學的做法,發展出了另一套十分成功的模式,目前被許多國家和地區所推崇包養網。
英國的第三年齡大學是自發包養網成立、自主組織、自愿分享的志愿者團體。在學習過包養甜心網程中,所有的學員既是學習者,又是教學者。其核心的理念是組織老年相互傳授知識、分享知識包養。
英國目前有近800所此類大學,其中擁有包養300人以上規模的約占近一半;100至300人規模的約占4成;不超過百人的占1成左右。全國第三年齡大學理事會只擔任支持和聯絡的角色,每所第三年齡大學高度自主。
正因為此,英國第三年齡大學提供的課程覆蓋面廣,可滿足不同學習的各種需要。只要老年學員需要,在合適的情況下,就會開出相應的課程。各所大學先后開出的課程有:德語、法語、西班牙語等語言類,太極拳、室內保齡球、游泳、瑜伽等保健項目,國內外教育旅行、繪畫、詩歌欣賞、音樂欣賞、藝術史、劇本閱讀等藝術類,以及網絡技術、電腦包養意思等科技知包養識學習。學員可以選擇不同的包養網車馬費學習地點,人數較少的小組還可以選擇在學員家里學習。學習小組也可以根據需要組織課外活包養留言板動和實地考察。
日本1990年就通過了《終身學習振興法》,在世界包養網VIP上開創了一個先例。此后,日本老年大學的數量開始不斷增加,其教育內容隨著招生地域不同而有所區分。總體而言,其教學重點包括老年人的生存意義、相互交流、社會教育等等。
多種模式為老年人提供教育機會
在英國,開放大學、社區學院也是滿足老年人學習需要與興趣的重要渠道。
包養起源于英國的開放大學有針對性地為老年人提供教育資源。據統計,在開放大學里,有1/5的學生年齡在50歲以上短期包養。開放大學對學生入學不設任何門檻和資格限制,學生只要有明確的學習動機和學習需求,就可以靈活安排入學時間;開放大學包養合約對完包養網車馬費成課程包養價格ptt的時間不設任何限制,學生可以根據愛好自由選讀喜愛的課程;課程主要通過遠程教學的形式開展,學生可以自由參加面授輔導班和輔修課。尤其是遠程教學的形式,極大地減少了老年人因身體不適、交通不便等原因造成包養合約的學習女大生包養俱樂部障礙,受到了老年人的歡迎。
除了開放大學,英國法律還規定,地方政府有責任為沒有讀過資格認證課程或受過其他職業技能訓練的成人提供足夠的教育和進修機會,包括為老年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這方面主要由政府撥款開辦的非學歷繼續教育機構——社區學院負責。
包養軟體社區學院屬包養意思于普通成人教育機構,在英國非常普及,常住人口在7000至20000人的小鎮一般都有這種機構。社區學院院長通常由當地包養網比較中學校長兼任,并設有社區導師,主要是包養網利用中等學校教育活動的閑暇時間為成年人提供教育。社區學院所有課程都向老年學員開放,包括工商管理、藝術工藝、健身運動、信息科技、創業等。
同樣不可忽略的還有傳統教育資源對老年學習的推動作用。早在上包養世紀60年代,英國就開始促進短期包養傳統大學對老年人開放。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近30家一流高校組成的“羅素聯盟”基本都對所在區域的老年人開放。老年人除了可以申請旁聽部分課程和公開講座,還可以享受專門為他們提供的教包養網育服務,在成人教包養網育班長期或短期就讀。
羅素聯盟成員之一、英國諾丁漢大包養學新聞官琳賽臺灣包養網·布魯克告訴半月談記者,今年1月諾丁漢大學剛剛啟動“大規模開放在線課堂”項目,其中包括專門為老年人開設的課程。在線注冊后,老年人就可以足不出戶地享受到完全免費的教育服務。
此外,老年教育領域的志愿組織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瑞典,廣播和電視都設有老年教育節目,圖書館為老年人送書上門,通過多種手段為老年讀者提供志愿服務。
發達國家老年教育的啟示
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發達國家的老年教育已趨于成熟。在政府支持和全社會共同參與下,多元化、自主化的老年教育極大豐富了老年人的生活,成為引領老齡化社會健康發展的重要一環。其中一些經驗值得注意。
其一,辦學主體多元化。英國、法國、日本等發達國家的老年教育呈現出各種辦學力量交叉發展的多元化局面,高等教育機構、地方政府和社會力量三種辦學渠道共同發展了老年教育。
其二,教學方式多樣化。除了自上而下安排的課程外,第三年齡大學的自主教育形式日益受到重視,傳統的師生界限被學員自發組織形成的學習小包養俱樂部組所取代,學員共同探討研究,分享知識經驗。同時,隨著信息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逐漸普及的遠程教育正在為老年大學提供重要的推動力,使不同居住區域、各文化層次的老年人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其三,老年教育以提升老年人的生命意義為目包養站長標。正規的開放大學可以為那些在年輕時由于各種原因而沒能獲得高等教育的老年人提供進入大學學習的機會;傳統大學為老包養留言板年人提供了旁聽各類課程和公開講座的機會,更新老年人的知識;第三年齡大學則在很大程度上滿足了老年人繼續追求自身全面發展的需要,幫助他們培養和發展了個人愛好和興趣,開發潛能和天賦。成功的老年教育方式可以使老年人在學習中成為一名積極的參與者,使其重拾信心和自尊,再次感受到生活和生命的意義。(記者 劉石磊 宗河)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