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云南麗江的寧蒗彝族自治縣俗稱“小涼山”,曾經面臨著出行難、發展產業更是難上加難的局面。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包養網,寧蒗縣全力攻克“堅中之堅、難中之難”,已累計脫貧77000多人。今年以來,針對剩余貧困人口,寧蒗縣集中人力、財力、物力支持一線作戰,確保如期實現高質量脫貧摘帽。
對于已經駐村三年的第一書記焦澤紅來說,尚未脫貧的四個貧包養困戶是他現在最大的牽掛。幾年前,貧困戶吉子爾古面臨著上有老人需要照料,包養網下有三個子女需要讀書的沉重壓力。
吉子爾古所包養在的藥草坪村有近四分之一包養是建檔包養網立卡貧困戶,2014年以來,12名駐村干部陸續來到這里攻堅克難,幫扶300多個貧困戶擺包養網脫貧困包養網。2017年,在政府的幫扶下,吉子爾古家開始種植蘋果,吉子爾古的妻子也通過技能培訓順利外出務包養網工,包養低保政策和教育扶包養網貧政策更是幫助這個家庭的兩個孩子順利完成高中學業,成為了大學生包養網。
寧蒗縣98%的面積是山區包養網,多年來,寧蒗縣投入20億元將4.2萬人悉數搬出大包養山包養,使4797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徹底告別了靠天吃飯的歷包養史,也讓昔日包養爬山過坎的山里娃上學不再難。貧困戶沙阿布2019年搬遷到寧蒗縣易地安置的幸福家園,讓他沒想到的是小區旁邊就是包養網小涼山學校。
寧蒗縣從2016年起,開展宣傳教育活包養網動,引導、激發貧包養困戶戰勝貧困、創造美好生活的內生動力。
位于高海包養拔地區的牦牛坪村曾經沒有路也嚴重缺水,2017年開始包養,牦牛坪村人把高寒的自然劣勢包養變成優勢,引進馬鈴薯種薯包養,用新技術、新理念助力脫貧攻堅。通過三包養包養網年的努力,牦牛坪村141戶建檔立卡貧困戶中,包養網目前只剩下9戶尚未脫包養貧。
如今,寧蒗正積極推進20個投資上千萬的包養網重點項目,全力補齊產業、住房、交通等短板。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