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扶貧收獲帶進思包養網政包養課堂是一種包養網怎樣的體驗?日前,西安財經大學偌大的報包養告廳包養網內坐無虛席,一包養網場特殊的思政課在大學生中掀起了空前熱潮。
授課者是剛從鄉土田野歸來,圓滿完成包養網“脫貧攻堅貧困縣退包養出包養網第三方評估”任務的老師和同學;臺下的聽眾是2包養00余名學生黨員和輔導員代表;包養西安財大校包養網黨委書記楊濤則成為這堂特殊思政課的“點評包養網人”。
9個月時間,從溝壑縱橫的黃土高原出發,自祖國的“東極”黑龍江佳木斯到祖包養網國的“西極”包養新疆烏恰縣,累計深入62個鄉包養鎮的150多個行政村,深度走訪8000余名農戶,對參與走訪調研的180名大學生包養網來說,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鄉土實踐。
9個月里,大學生們在指導老師的帶領下,包養以調研員的身份參與并主導了22個縣的“貧困縣退出第三方評估工作”,為我國扶貧攻堅搜集了大量客觀數據。
“如何將這些來包養網之不易的體會轉化為‘動能’,推動學校3000多名學生黨員的思想政治教育探索?”在楊濤的倡議下,“扶貧評估、致敬祖國”包養師生宣講團成立。
“20包養網16年,我國包養網在貧困縣退出工作中正式引入第三方評包養估機制。”報告會現場,帶隊老師宋敏向在座大學生做了形象比喻:精準扶貧中,老百姓是出題人,地方政府是答卷人包養,第三方則是閱卷人。
作為第三方評估參與單位,西安包養財大調研組承擔的評估任務主要是:一看“房”——住房是否有保障;二看“糧”——是否吃、喝、穿不愁;三看主要勞動力“強不強”,醫療是否有保障;四看家中有包養沒有“讀書郎”。
為獲取最真實的一手資料,調研組師生克服零下20攝氏度的嚴寒、40攝氏度的酷暑,以及海拔4500米的高原反應和長途顛簸,進村入戶、實地調查。調研結束時,他們不僅包養網向有關部門提交了極具價值的評估報告,還撰寫出50萬余字的系列報包養告《貧困縣退出專包養項調研感想》。
1包養網 2 >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