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林芝米林鎮:種植藏藥材 踏上致富路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S包養app門戶

作者:

分類:

  地利表示保護產品——林芝靈芝(攝影 中國網包養網/舒珺)

中國網4月3日訊(記者 舒珺)如圖所示,上圖靈芝中的多糖和腺苷比內地高出50%之多。這是地理標識保護產品——林芝靈芝,林芝市特有的白肉靈芝。事實上,不僅靈芝,林芝地區所種的天麻中,天麻素包養含量比內地高出十幾倍之多。

為什么林芝的藏藥材營養比內地的高出這么多呢?包養網記者包養探訪了林芝米林鎮雪卡村,這個村有個紅太陽科技示范家庭農場,占地160畝,農場主人尼瑪2012年從自己的家鄉日喀則來到林芝后,帶著自己家人創辦了農場,主要經營藏藥材及經濟作物種植。現如今,他不僅讓自己的家庭發家,更包養網是帶領全鎮許多家家戶戶一起種植靈芝、天麻、七葉一枝包養網花等藏藥材一起致富。

種植藏藥材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術,為了能讓百姓脫貧,鄉里3個行政村、8包養網個自然村,共培養出8名“科技特派員”為大家進行技術指導,尼瑪便是米林包養鎮這包養項技術的“守護者”。米林縣的信息扶貧員程攀告訴記者,培育靈芝需要非常細致、完備的工作,幾乎所有的秘密都藏在靈芝菌的菌袋中。

  正在“黨員大棚”免費教學的尼瑪(攝影 中國網/舒珺)

尼瑪將靈芝菌的菌袋包裝后殺菌,再把特有的菌種點在上面進行人工培育,放置在專門建好的培育房中,包養網完成菌袋的培育工作。菌袋培育好后,種包養進溫室大棚,百姓只需要負責澆水和日常照管,到時采摘即可。

尼瑪說,今年他完成了價值30萬元的菌袋培育,除了一部分菌袋無償包養網供應給貧困戶之外,其余菌袋會按照6元錢一袋的價格賣給周邊鄉鎮,種植出的產品由種植戶自行銷售。程攀告訴記者,今年的收成應該特別好,整個米林鎮的靈芝產量可達上千斤。

事實上,雖然靈芝的包養網秘密都在菌袋培育中,但保持藥材營養仍需灌溉、采摘等含有一定技術含量的步驟保障。為了能順利教會周邊群眾學習靈芝等藏藥材的種植技術,尼瑪專門設立了2個黨員示范溫室大棚進行現場教學包養網,方便周邊群眾隨時進行學習。亞登就是一個成功“畢業”的好學生。

熱嘎村行政村合并的時候,婦女致富能手亞登作為退下來干部,帶領著包養村里8戶沒能力出去打工的婦女、老包養人自架起木質溫室大棚種植靈芝,逐步發展起來,現如今,亞登的溫室大棚已經從木質變為鋼材結構,第一年(2015年)就獲得豐收,每戶平均分紅包養網達1萬元。2016年,鎮政府投入短平快項目資金14.4萬元,包養為亞登的合作社購買了菌袋,2016年,3戶建檔立卡戶貧困戶每戶分紅8000元。2017年,市婦聯投資60萬元,幫助合作社新建了8個鋼架溫室大棚和產品展銷館,規模的擴大讓合作社將全村有意愿的剩余勞動力納入到了合作社中結對幫扶,到如今,12戶群眾實包養現了現金分包養網紅,戶均收入3700元,其中還包包養網括6戶建檔立卡戶包養貧困戶。

包養網

  在鋼架大棚中勞作的亞登(攝影 中國網/舒包養珺)

亞登的典型事例更是從側面論證了整個事件的可行性,用這樣的致富手段包養網,米林鎮以自包養然村為單位,用村集體的生產模式迅速完成了脫貧致富的過程,尼瑪的產業也從2012年剛剛起步發展到如今的規模。目前,家庭農場有38個溫室大棚,其中,天麻育種大棚12個,林芝育種大棚15個,七葉一枝花種植大棚3個,天麻種植大棚2個,育種、試種、配料、風干大棚6個。2017年,紅太陽家庭農場的收入達到190萬元,純利潤40萬元。

除了免費教授種植技術包養、無償為貧困戶供應菌袋外,尼瑪還為鄉里提供了許多就業崗位。據統包養網計,他每年包養可提供固定、按天計酬、按件計酬的工作崗位30多個,2017年兌現勞務工資70余萬元。除此之外,農場還積極參與扶貧濟困包養工作,每年為周邊貧困戶提供慰問金、慰問物資數萬元。2017年為困難群眾提供慰問金12000元。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