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一個民族鄉的精準扶貧實踐_中國扶貧一包養網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村民羅小華只能包養俱樂部用6年的右腿假肢就要換了,但主動前來幫他申請和協調更換事宜的,卻是村里的干部。

“我的假肢已經沒有伸縮彈性,最近走路不太方便,沒想到這被村里的干部看到包養一個月價錢了。他們主動上門了解后,幫我申請和協調,再過一段時間,假肢就可以換了。”羅小華面帶微笑地說,干部包養app們的真心、用心、細心,讓他的內心充滿溫暖。

羅小華家住貴州省安順市西包養網秀區楊武布依族苗族鄉長石村。6年前,他在福建一采石場工作時被突然滑落的石塊包養砸中,導致右腿截肢,從此安上了假肢。2014年,身患殘疾的羅小華被列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作為貧困戶,羅小華無法承擔假肢更換所需的臺灣包養網至少3萬元費用。”楊武鄉政法委書記、長石村脫貧攻堅指甜心寶貝包養網揮長肖幫恒說,幫助羅小華包養合約協調更換假肢,是包養網避免他再次陷入貧困,進而更好地接受技能培訓,重新找到合適的工作。

作為一個民族鄉,楊武鄉轄10個行政村和包養網2個居委會,共有包養網7825戶312包養網ppt17人,其中少數民族人口占總人口的50.5%。全鄉建檔立卡貧困戶1225戶4898人,已脫貧1092戶4481包養人,未脫貧133戶368人。

脫貧攻堅貴在精準、重在精準、成敗也在精準。楊武鄉黨委書記陳應江說,楊武鄉積極推進“精準打法”,就是要確保各個領域、各個環包養留言板包養金額包養現“靶向治療”,做到不漏一項、包養網不少一戶、不落一人。

截至目包養網前,全鄉梳理發包養網評價現涉及住建、包養網推薦教育、民政、水務等12個領域共41個問題,僅有4個問題還在解決當中。

“根據村民的經濟生活狀況,我們村由村支書、村主任還有我各自帶隊深入每家每戶查擺問題包養網、匯總問題,包養情婦并做出臺賬,落實責任,最后協調解包養管道決問題。”安順市煙草局主任科員包養網站、石平村駐村第一書記黃興琴包養網車馬費說。

80歲的包養貧困戶張教倫腿腳不便,曾辦過殘疾證,但已遺失多年。黃興包養網心得琴等干部在仔細了解相關情況后,幫他補辦了新證,為此他每個月可多獲得政府發放的69元補助。

“我現在住的是政府幫助改包養網心得造的新房子,每個月還有低保包養app、養老金和包養網VIP產業分紅等,生活足夠了。”張教倫說,村里的干部不僅時常包養網包養網他家里走訪慰問,還幫助解決殘疾證這種小事,讓他打心里感激。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