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拉薩9月1包養留言板1日電(記者陳琰澤 舒靜)“朗欽,朗欽(藏語意為大象)!”藏族老人次仁扎西今年68歲,人生中第一次看到真的大象,他拉住同行的其他老人,隔著圍欄向大象招手,嘴里念個不停。
今年4月24日,伴著春光,拉薩市曲水縣三有村組織村里的老人包養網dcard們走進曲水動物園。這里不僅有黑頸鶴、雪豹、藏羚羊,還有大象、猴子、兔包養子等藏族裝飾圖案“和氣四瑞圖”的主角,不少老人圓了“瑞獸夢”。
這張春游照包養片,被貼在三有村幸福驛站門口的白板上,與健康知識講座、分發羽絨馬甲等其他活動照片一起,成為三有村老人幸福晚包養網年生活的注腳。
三有包養網村是個只有8歲的年輕村落,也是西藏首個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2016年,三有村在拉薩河畔的一處荒灘上應運而生。同年,184戶搬遷村民入住集中興建的數十幢兩層藏式小樓中。
“以前住在山溝里,房子漏風漏水,水和電也時常沒有。”次仁扎西全家從茶巴拉鄉包養留言板色麥村遷出,現在和兒子包養網一起居住在一幢1包養軟體00多平方米的新房里。
告別包養感情了土瓦土墻,包養鋼筋水泥結構的樓房冬暖夏涼,自己還能到幸福驛站里,和其他老人一起吃飯聊天看電視,次包養甜心網仁扎西包養管道過上了搬遷前“不敢想象”的晚年生活。
“我們給三有村取包養網ppt名‘三有’,意思是有住房、有產業、有健康。‘三有’寄托了大伙兒對新生活的美好祝包養軟體愿。”村黨支部書記桑珠曲培說。
實現“有住房”后,為實現“有產業”的承諾,村集體前臺灣包養網后辦起養雞場、奶牛場、蔬菜大棚、紡織車間等集體經濟,2023年村集體經濟收入達159萬元,解決群眾就業445人。村里甜心花園人均收入也由剛搬遷時的30包養價格ptt00多元增長到目前的20700元。
除了有房有產,“有健康”也成為三有村的新追求。
針對青壯年村民白天要務工,家里老人無人照料的情況,三有村于2020年辦起養老驛站。2022年,包養管道在江蘇包養網站援藏資金支持下,又新建起一棟二層小樓,將包養網養老驛站升級為幸福驛站,承擔更多“健康職能”。
幸福驛站有滿滿陽光灑落,大廳內擺著郁郁蔥蔥的花草,藤椅錯落其間包養妹。驛站內設有食堂、保健室、健身室等,已成為三有村舉女大生包養俱樂部辦各種活動,服務老人包養網乃至全體村民的新陣地。
“我們還專門安排了一個房間包養網作為包養網兒童托幼中心,孩子寒包養暑包養網假無人照顧,也可以到幸福驛站來寫作業。”三有村駐村包養網第一書記花德瑪啦說,借助幸福驛站,老有所養、幼有所育、病有所醫逐漸成為現實,三有村向著更高水平的“三有”承諾又進了一步。
午后陽包養故事光和煦,正是老人在影音室看電視的時間。老人們整齊坐好,收看著藏包養金額語電視劇,次仁扎西坐在其間,目不轉睛。在被問及逛動物園的經歷時,他忽然活潑起來,爽朗答道:“現在日子好,明年還想看大象。”幸福驛站里響起老人們的陣陣笑聲。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