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來,陜西稅務部門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包養網用,采取政策落實、優化服務、駐村幫扶等措施,統籌資源,綜合施策,為構建現代鄉村產業體系,促進陜西鄉村全面振興持續增添活力。
稅惠助力 為鄉村振興鉚勁蓄能
坐落于秦嶺終南山腳下的長安唐村,是遠近聞名的“古寨”。作為國家、省、市多級鄉村振興典范,長安唐村正在打造鄉村田園休閑度假地。據了解,這一項目將吸納當地村民及包養返鄉大學生就業、創業200余人,帶動4個村集體經濟組織發展壯大,合作受益村民超2000戶。
“今年4月份,企業資金周轉困難,一度面臨停工風險。”陜西長安唐村文化產包養業發展有限公司財務總監周平說,項目采用對古村落進行修繕和保護的開發模式,需要大量傳統匠人和純人工手藝,一旦停工就很難再將這些傳統手藝人聚齊。“好在大包養規模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及時出臺,目前我們累包養計享受了1000多萬元的退稅,這無疑是雪中送炭的‘大禮包’,有效緩解了資金壓力包養網,促進了后續生產建設。”
實際上,不僅是鄉村旅游業,在稅收政策的大力扶持下,生態環保、基礎設施、電信服務、物流服務等都在穩步增包養長,鄉村發展基礎更加堅實。今年前8個月,陜西脫貧縣新增涉稅市場主體2.9萬戶,農民專業合作包養網社同比增長9.5%,鄉村經濟組織蓬勃發展,農村農業創業就業包養活力持續增強。包養網
據國家稅務總局陜西省稅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稅務部門編制了《全面推進包養鄉村振興稅費包養網支持政策指南(2022版)》,依托稅收大數據算法精準推送應享政策清單,實現了政策獲取“零時差”,稅惠享受“零落差”。今年1—8月,陜西稅務部門累計落實鄉村振興稅費優惠政策12.6億元,56個脫貧縣新增減稅降費12.55億元,辦理增值稅留抵退稅79.8億元。
精準發力 為鄉村振興引水增肥
近年來,陜西省稅務部門為涉農企業搭建了“政策速推、問題速答、優惠速享、稅款速退”的“陜速辦”服務機制,開通了有問必答快享快辦“直通車”,并依托電子稅務局、微信短信、包養12366納稅服務熱線等征納互動平臺,持續拓展“非接觸式”辦稅繳費服務,降低涉農企業辦稅繳費成本。
作為助力鄉村振包養網興的有力推手,鄉村民宿在陜西各市縣“遍地開花”,越來越多的農民吃上了“旅游飯”。途家民宿數據顯示,2021年陜西鄉村民宿訂單數和營收均增長20%。針對民宿企業迅速發展的現狀,稅務部門推出稅收政策專業化輔導、簡化辦稅流程、暢包養通綠色辦稅通道等多方包養面包養網服務舉措,對距離縣城較遠的涉稅企業進行遠程指導和上門輔導,為有需要的企業及時送去開票注意事項提醒單和電子稅務局操作手冊。
“一線通”“掌上通”平臺,“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助發展”活動,鄉村振興大講堂,農村辦稅服務室,“勉跑包養路、稅心辦”服務……在陜西,各級稅務部門結合本地實際,紛紛打造出了各具特色的鄉村振興服務品牌,將稅收服務觸角延伸到田包養間地頭,支持企業扎根農村、放手發展、做大做強。
11月中旬,全省首家稅收惠農“加油站”在咸陽市武功縣成立。稅收惠農“加油站”將聚焦農產品種植、采購、倉儲、銷售、物流全過程,為果農、果業、果企提供“全鏈式”稅收服務,真正成為“三農”的“好幫手”,為稅務部門進一步服務鄉村振興探索出了新路子。
扶持有力 為鄉村振興謀發展辦實事
西安市鄠邑包養區的郭清村,地處秦嶺澇峪內,是蜜蜂生存的絕佳包養網地區。但由于交通閉塞、缺少平整土地包養網、壯勞力大量外出務包養網工,使村里長期面臨著發展困境。自2017年起,國家稅務總局西安市鄠邑區稅務部門連續派駐多名干部,先后提供16.5萬元幫扶資金,幫助郭清村改善基礎設施和人居環境。同時,聯合村“兩委”多次考察研判,牽線搭橋申請了30萬元資金,成立了中蜂養殖專業合作社,因地制宜引導村民在家門口就業。
據了解,脫貧攻堅取得勝利后,陜西省稅務系統128名駐村第一書記、397包養網名專職駐村干部仍常年奮戰在第一線,確保鄉村振興工作不斷檔、力度不減弱。與284個農村黨支部開展結對共建,積極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推進“一村一品”產業培育。
據統計,陜西稅務系統已經累計投入各類幫扶項目700多個,幫助引進企業90個,企業實際投資金額1.6億元,參與包養網培訓農村基層包養網干部4包養網70包養7名、農業技術人員6594名,持續激發農村增收致富的內生動力。
國家稅務總局包養網陜西省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包東紅表示,將把服務鄉村振興作為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精心精細精準落實好相關稅惠政策,支持特色產業包養發展,助力鄉村經濟建設,不斷激活鄉村振興的“源頭活水”。(董之玲 陳顯信)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