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以項目用工為突破口,打出“精準摸排、高效對接、多元扶包養網持、權益護航”組合拳,走出一條包養網產需對接、民生保障、經濟發展的共贏之路,讓2325名勞動者扎根本土項目,6.7萬農村勞動力奔赴全國崗位,實現“家門口就業有項目,走出去發展有渠道”的生動局面包養。
為精準摸排需求,樂都區采取“鄉鎮地毯式摸排包養+企業動包養態化監測”雙軌并行,繪制“用工需包養求圖譜”,建立雙向需求“包養網資源庫”。通過建立“一干部一項目”專班服務機制,實施用工需求“月調度、季分析”制度,累計梳理在建項目111個,通過大數據比對,精準匹配37個鄉鎮級項目、74個單位級項目用工缺口,形成動態更新就業臺包養網賬。截至目前,已有1412名樂都籍勞動者在本地項目上崗,其中62名脫貧群眾實現穩定增收,讓“家門口的項目”成為鄉村振興新引擎。
同時,積包養極構建“包養網線上+線下包養”立體化就業服務網絡,多維聯動,開展10包養場線上直播專場招聘會活動,包養聯動870家企業釋放7030個優質崗位,促成463人達成就業意向。創新推出“勞務經紀人+品牌輸出”模式,依托“樂都水暖工”“樂育助人”等特色勞務包養網品包養網牌,勞務經包養紀人化身“就業紅娘”,幫助6.7萬人次農村勞動力走出家門。其中,脫貧勞動力轉包養移就業1.29萬人次,398名務工人員搭乘“就業直通車”奔赴西寧市城西區、江蘇無錫包養、蘇州、福建、甘肅蘭渝高鐵等地開啟新生活,讓“勞務包養經濟”成為農民增收新支柱。
針對就業包養網困難群體,樂都區包養網推出“政策組合拳”,積極開發公益性崗位,目前在崗582人,累計發放補貼1071余萬元。年包養內安置殘疾人、低保戶等重包養網點人群168人,其中95名大學生、27名脫貧群眾在崗位上實現價值。包養網另外,同包養步推進創業扶持計劃,為創業包養網者開通“綠色通道”,審核5筆創業補貼、2筆800萬元微型企業擔保貸款、審核發放個人創業擔保包養網貸款2筆38萬元。人社部門包養網建立根治欠薪長效機包養網制,通過聯合執法、工資保證金制度,讓2325名勞動者“勞有所得、得有所保”。
(光明日報全包養媒體記者萬瑪加、王雯靜 通訊員馬文娟)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