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藏區見聞:幼一包養網有所育 壯有所業 老有所依_中國扶貧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青海藏區見聞:幼有所育壯有所業老有所依

  圖為同德縣第二民族中學的學生正在上美術課。 魯丹陽 攝

為了接送在青包養網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縣第二民族中學上學的女兒普毛葉忠,父親旦正才旦專門買了轎甜心花園車。

“小學的時候我在離家較近的英努乎寄宿制小學讀書,去年9月份來到同德縣第二民族中學讀書,從家開車到學校需要3個小時的車程。”普毛葉忠說,雖然父親和母親的文化水平不高,但是他們很支持自己讀書。

  圖為同德縣第二民族中學的學生正女大生包養俱樂部在上地理課。 魯丹陽 攝

在這所寄宿制學校內,記者看到學校除了有基礎的教室、食堂和操場外,還有美術展覽室、音樂室、舞蹈排練室、錄音教室等,內部配備有齊全的的教學設備,“在學校除了學習文化課之外,我還培養了自己的舞蹈特長,有專門的舞蹈老師教我們跳舞。”初三學生萬瑪拉措說。

在青海,義務教包養網育鞏固率已提高至96.8%,學前三年毛入園率和高中階段毛入學率分別提高3.8和4個百分點,控輟保學工作走在全國前列。青海包養俱樂部省教育廳公布的數據顯示,“十三五”以來,該省教育經包養網費五年累計投入912億元(人民幣,下同),基本建設累計投入209.5億元。

青海省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是“熱貢藝術”的發祥地,也是著名的藏族畫家之鄉。“家家有畫師、戶戶畫唐卡”是同仁縣的真實寫包養網照。如今,銷售唐卡、堆繡、泥塑、石刻產品已成為當地人重包養要的經濟收入來源。

  圖為同德縣第二民族中學的學生正在上課。 魯丹陽 攝

“90后”唐卡畫師加華從小跟隨父輩學習繪畫唐卡,如今已成立公司,將其唐卡產品遠銷海外,“熱貢文化產業解決了我們當地人的就業難題,并成為致富的‘法寶’。”

據悉,同仁縣以熱貢文化為依托,發展熱貢文化產業扶貧之包養網路,貧困發生率降至4.3%。2018年,青海省通過實施更加積極包養網心得的就業政策,城鎮新增就業6.包養2萬人,農牧區富余勞動力轉移就業113.9萬人次,城鎮登記失業率甜心寶貝包養網控制在3%,高校畢業生就業率達89.3%。

家住海北藏族自治州海晏縣的張文延因肢體重度殘疾,生活極度不便包養甜心網,兩個包養故事女兒都已外嫁,且妻子白天在外務工。照顧84歲重度殘疾的老母親成為包養網了他最大的難題。

  圖為張文延和母親、女兒的合影。 魯丹陽 攝

“現包養網在我和母親每個月都能領取到低保補助金,并且在家就能享受到居家養老服務,每隔一天就有專職人員來我們家幫忙做飯、打掃衛生。包養網站”張文延說。

如今,青海省以居家為基礎、包養網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養老服務為重點,包養網單次多元化投資、多層次發展、專業化服務、適度普包養惠的新型社會福利服務體系基本形成,有力維護了老年人的基本權益。

  圖為同德縣第二民族中學的學生正在上音樂課。 魯丹陽 攝

隨著青海省居家養老服務補貼、高齡老人津貼不斷推包養甜心網廣,社區服務設施和服務網絡日益完善,廣大老年人享包養受到越來越多的社會福利。政府購買養老服務包養價格、醫養融合、農牧區包養網代養服務、全面包養行情包養站長開養老服務市場等政策措包養網單次施的出臺,進一步推動了青海省養老服務業的發展。

截至2018年底,包養價格ptt青海省各類養老服務機構和設包養網施有2包養123個,各類養老服務床位合計24544張,每千名老年人擁有養老床位數達到33包養合約張。每年約30萬人次享受到政府購買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補貼,老年人意外傷包養條件害保險補貼覆蓋該省近80%老人,該省約32.5萬70歲以上老人享受高齡津貼。(完)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