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香港4月26日電 題:香港愛國實業家曹光彪:畢生所做皆為國家所需
新華社記者朱宇軒、顧小立
今年4月25日是清華大學110周年校慶。據清華大學官網消息,在校慶之際,清華大學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禮物:香港愛國實業家曹光彪臨終囑托,將自己名下的財產全部捐贈,助力清華大學服務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
2021年3月1包養2日凌晨,曹光彪與世長辭,享年101歲。香港媒體對這位“世界毛紡大王”“港龍之父”的辭世紛紛予以報道,稱贊其為改革開放后首批赴內地投資興包養網心得業、“畢生所做皆為國家所需”的香港愛國實業家。
曹光彪長子曹其鏞、幼子曹其東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講述了父親波瀾壯闊、愛國愛港的一生。“父親只不過做了每位中國人應該做的。”曹其鏞在記者面前極為低調,一如他的父親。
香港愛國實業家曹光彪(翻拍照片)。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抗美援朝時期的香港“買手”
上世紀50年代,香港著名愛國商人霍英東頂著港英當局的重重壓力,包養組織頗具規模的船隊,把藥物等大量急需物資從香港運回內地,為抗美援朝和新中國建設作出重大貢獻。
很少有人知道,在這段眾所周知的故事里,在這條突破西方禁運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的運輸鏈條中,負責最前端采購和把藥品送到霍英東船隊手中的就有曹光彪。
在抗美援朝戰爭爆發前一年曹光彪才遷至香港,他甜心寶貝包養網是如何能在港英當局的嚴密控制下采購到大量“違禁”物資?曹其東說,答案在于父親曾在二戰期間接濟過流落上海的猶太難民。
祖籍寧波的曹光彪17歲輟學接管父親在上海的“鴻祥”呢絨店。他年紀雖小卻待人和氣、機靈敏銳,雇用了十幾位猶太難民,讓他們沿著外國人工作和聚居的街道銷售西裝料子,逐漸打開了銷路,生意做得有聲有色。包養網
包養合約 二戰結束后,這些患難之交回到歐洲和美短期包養國,他們視曹光彪為救包養條件命恩人,成為他可靠的供應鏈。“包養網藥品、五金、工具……當時什么都缺,什么都買不到。”曹其東回憶說,面對物資短缺的困境,曹光彪急祖國所急,聯系曾經的猶太雇員,懇請他們在世界各地幫忙搜羅包養管道物資,并突破層層封鎖運至香港。
曹光彪長子曹其鏞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4月短期包養6日攝)。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打開“補償貿易”之門的先行者
19甜心寶貝包養網78年,內地百業待興。曹光彪拜會時任中國紡織品進出口總公司總經理陳誠宗,了解到國家希望把國產毛紡產品銷往海外以多創外匯。曹光彪即刻決定,在內地投資開辦一家毛紡廠。
彼時,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尚未召開,外資對內地還在觀望,內地也尚未有明確法規,曹其鏞不贊成父親的“冒進”。
“我們當時的業務主要在國外,葡萄牙、印度、毛里求斯、東南亞多國都有我們的工廠。如果是為了賺錢,在內地辦廠不是一個穩妥的選擇。”工科出身的曹其鏞十分謹慎。
曹光彪當時已成為享譽世界的“毛紡大王”,他創包養網辦的永新公司業務遍及全球。他發現,內地生產的毛紡品從質量到包裝、設計,都難以滿足國外要求,于是草擬出一個香港出資、內地辦廠的計劃,由陳誠宗報送中央,開“補償貿易”之先河,為國包養網比較家打開了創收外匯的新渠道。
香洲毛紡廠在珠海開辦。“父親說必須得做,哪怕虧掉所有投資也值得做,因為這對國家發展有用。”曹其東說。此后,曹光彪又陸續在內地投資了60多個項目,涵蓋紡織、成衣、電子、化工等產業,橫跨祖國南北。
曹光彪幼子曹其東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4月6日攝)。新包養網華社記者 吳曉初 攝
打破英資航司壟斷的“港龍之父”
港英時期,香港民航業由英國太古集團控股的國泰航空長期壟斷,中國地區的航線以香港往返北京、上海為主,航班也遠不如包養甜心網國際航線頻繁。
1984年簽訂的《中英聯合聲明》附件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對香港的基本方針政策的具體說明》中,有一條對航空政策的具體說明:在香港注冊并以香港為主要營業地的航空公司和與民用航空有關的行業可繼續運營。
能否打破英資對航權的壟斷,在香港創辦一家華資主導的航空公司?
不同于勞動密集型的紡織業,航空業需要高端技術和管理,需要海量資本,更需要政策博弈、航權爭奪,曹甜心花園光彪義無反包養網ppt顧地承擔起這一使命。全程包養網參與港龍航空創辦的曹其東只用一句話概括當年父親的決心:“父親說得做,我們就做了。”
1985年,港龍航空問世,阻礙隨之一波波到來包養。港英當局以港龍航空須取得英方指定航空公司的資格為由,要求港龍航空出示公司大部分股份由英籍人士控股的證明。
港龍航空被迫進行大規模資本重組。港龍完成資本重組不足數月,港英當局又宣布一條新的航空政策:一條航線只能包養俱樂部由一家航空公司運營,最先獲發牌照的公司自動獲得獨家運營資格。
由于國泰航空壟包養網推薦斷了香港至北京、上海等高客流、高利潤的航線,港龍航空被迫從內地其他航點入手,最終獲得了香港往返廈門、杭州、南京、海口、桂林等城市的航線。港龍發展一路坎坷,曹光彪曾公開斥責港英包養當局不遺余力偏袒國泰航空和英國的利益。
“最開始,我們只有一架飛機,別包養人說我們是‘天上有,地下無’。”即使時隔逾30年,回憶起港英當局的打壓,現年70歲的曹其東仍記憶猶新。
自1990年開始,港龍多次股份重組,最終于2006年成為國泰航空的子公司。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泰航空去年宣布停運旗下國泰港龍航空,結束了其35年的歷史。
回想起商戰的波詭云譎,曹其鏞擺擺手說:“作為一個商業項目,港龍航空失敗了;但作為一個香港品牌,港包養網ppt龍是港包養網人乃至中國人的驕傲。”
曹其鏞坦言,從賺錢的角度來說,父親投資的包養項目中95%都是不成功的,“但父親始終堅持,只要國家有包養需要,我們都要盡力去做”。
“國甜心花園家有需要”是曹光彪一生的信念。他受教育程度不高,從未涉足科技領域,但深信“中國未來發展在于科技”,早在1996年就向清華大學捐資設立高科技發展基金。
即使是在臺灣包養網77歲高齡,曹光彪仍心系祖國科技發展,在寧波老家投資收購了一家光學儀器廠,立志發展高端科研儀器。如今,他投資創辦的寧波永新光學股份有限公司多次參與國家航空探測工程,生產的光學鏡頭在多個航天項目中都有運用。可以說,這是曹光彪晚年最感欣慰的事。
“父親人生百年,做了許多愛國、為國、強國的大事和好事,直至生命的最后一息。”子女最后用八個字給父親曹光彪的一生作注解——精彩人生,瀟灑告別。
發佈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