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大慶市肇州縣:精準扶貧拔“窮根”_中國扶貧甜心S包養網在線_國家扶貧門戶

作者:

分類:

包養網每天清早,在黑龍江肇州縣肇州鎮趙家圍子村,孫廣包養網成的小賣部都會準時開門。小賣部雖然不大,但品類齊全,村里誰家少啥都上這兒來買。每年僅此一項,老孫就能收入包養近萬元。“多虧駐村工作隊幫著開包養了這個店,讓我過上了好日子。”老孫笑呵呵地說。

從肇州鎮往城郊走大約一公里,就到了萬寶村。村民劉紅包養網星一家曾是典型的因病致貧貧困戶,上有老下有小,只有一名勞動力。2017年,扶貧干部了解到劉紅星家的情況,第一時間安排他愛人到附近工廠打包養工,還幫他申請扶貧貸款,帶資入社,年底分紅。“僅合作社分包養網紅,一年包養網就將近50包養00元,再包養加上其他收入,生活寬裕多了,還能供孩子上大學。”劉紅星喜滋滋地說。

要脫貧包養網找“窮根”。自打扶貧工作一開始,為摸清貧困戶家底,駐村包養工作隊、扶貧干部們就扎進村里,入農戶、摸實情,梳理扶貧臺賬。“精準扶貧,首先要對貧困戶的情況‘門兒清’。包養網”肇州縣扶貧辦相關負責人說。

“病”因找到了,治“病”更靠譜。為拔“窮根”,肇州縣聚焦農民穩定增收,抓好產業謀劃,努力打造“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種養加產業包養,通過吸納包養務工、代耕、代養、入股等方式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加快培育發展農戶庭院經濟,引導農民采用綠色生產技術模式;利用鄉村農戶庭院、房前屋后棄地包養閑地,發展蔬菜、食用菌、瓜果等特色經濟作物,提高土地利用率;同時全面摸排貧困人口就業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實用技術與勞動技能培訓,通過招聘會、點對點、設置扶貧崗等方式,搭建貧困人口就業平臺。

位于肇州縣的大慶老街基農副產業公司就設立了6個扶貧車間,并根據貧困戶包養自身情況,將他們包養網安排到不同車間。身體好一點的,安排到釀酒、炒制等車間;行動不便的,安排到工作強包養網度小的包裝車間。

今年65歲的鄒青包養河不能干重活,經過包養網村里協調,他成了老街基旗下的酒廠保管員。酒廠離家不到200米,月工資有3600元。鄒青河特別珍惜這份工作,他說:“我能脫貧,多包養虧了黨和政府的幫扶。”

“這幾年,我們先后新建了兩條糯玉米加工生產線,一條葵花籽加工生產線,同時擴大白酒車間生產規模。從附近村屯貧困戶中招收了多名貧困人口,人均月收入達3000包養元左右。”老街基農副產業公司負責人介紹。除此之外,他們還采取“公司+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新模式,于2019年與55戶貧困戶簽訂紅高粱、糯玉米、葵花等作物訂單1500畝,幫助貧困戶又增加了一項收入。

通過幾年不懈包養網努力,包養肇州縣953戶2177名貧困人口達到脫貧退出標準,貧困發生率從2016年初的2.45%降為零,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比2016年增長了154.9%。

近幾年,肇州縣還改造了包養“四類重點對象”危房包養網3697戶,全縣農村磚瓦化率達到了85%;新建、改造飲水安全工程130處,受益人口22.92萬;落實健康扶貧政策,貧困人口參加基本醫療保險率、家庭醫生簽約率均達到100%,減輕了貧困人口醫療負擔;落實教育扶貧政策,減免貧困學生多包養網項費用,確保貧困家庭適齡兒童、少年不失學輟學。同時,他們還開包養網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實現了路平、地凈、燈亮、水清、樹綠、包養網景美,貧困群眾獲得感和幸福感大幅提升。


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