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和改進低保工作 健全社會救助體系
規范低保管理工作。深入貫徹國發〔2012〕45號文件,繼續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制定救助申請家庭戶籍、車輛、保險、證券等信息共包養網享辦法,建立健全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標準體系和包養感情機制,實現全國70%地區建制的目標。研究制定農村低保申請家庭經包養濟狀況核查辦法。組織開展對各省(自治區、直轄市)低保工作年度績效評價,推動各地將低保政策落實情況納入績效考核,建立由政府、救助對象及第三方組成的綜合評估機制,將評價結果作為中央財政“以獎代補”資金分配的影響因素。包養網制定科學確定低保標準的指導意見,規范低保標準制定和調整機制,實現城鄉低保標準總體上較上年度增長幅度不低于10%。嚴格落實鄉鎮(街道)受理責任、審核主體責任和縣級民政部門審批主體責任,發揮好村(居)委會協助入戶調查、組織評議、參與審核的作用。開展低收入家庭認定課題研究。
完善臺灣包養網社會救助體制機制。協調制定社包養軟體包養網會救助暫行辦法。協調出臺關于加快推進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的政策文件,進一步擴大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試點范圍。做好醫療救助與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的銜接。優化管理服務流程,包養網全面推進醫療救助“一站式”即時結算服務并提高信息化水平,探索建立醫療包養網救助與慈善援助銜接機制和平臺。提高醫療救助水平,救助對象政策范圍內住院自付醫療費用救助比例達到60%。協調出臺全面建立臨時救助制度的意見,指導各地建立健全臨時救助制度。完善社會救助和保障標準與物價上漲掛鉤的聯動機制。指導各地降低資金結轉沉淀比例,充分發揮救助資金效益。完善社會救助監督檢查機制。適時召開全國社會救助部際聯席會議,加強部門協作。
強化基層社會救助服務保障。督促各地出臺按照低保對象人數等因素配備工包養情婦作人員的具體辦法和措施,推動建立省級財政補助基層工作經費機制。包養合約繼續指導各地加強基層社會救助工包養妹作人員業務培訓,提高業務素質。加快部署社會救助信息管理系統。積極推動以購買服務方式加強基層社會救助能力建設。強力推進敬老包養甜心網院等級評定和法人登記工作,爭取年末農村五保供養機構法人登記率達到70%,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率達到40%。
包養條件落實退役士兵安置改革政策 保障優撫安置對象基本權益
抓好退包養女人役士兵安置改革。繼續貫徹《退役士兵安置條例》和國發〔2010〕42號文件、國辦發〔2013〕78號文件,完善改革配套政策。推動地方出臺自包養網主就業退役士兵扶持就業創業措施辦法。落實退役士兵教育資助和職業培訓補貼政策,進一步提高退役士兵免費教育培訓政策知曉率和退役士兵參訓率、合格率。落實好退役士兵就業服務、小額貸款、個體經營稅費減免等優惠政策,鼓勵和支持退役士兵創業。指導各地做好符合安排工作條件退役士兵崗包養合約位落實、包養網傷病殘退役士兵接收包養合約安置工作,力爭全面解決退役士兵安置遺留問題。制定國有企業擇優招錄符合政府安排工作條件包養的退役士兵指導意見、中央國家機關及其管理的在京企業事業單位接收安排退役士兵工作規程。對部分兵員大省、重點行業退役士兵包養安置政策落實情況進行專項督查。
規范軍休干部服務管理。出臺《軍休干部服務管理辦法》,推動《退休軍官安置條例》起草論證。健全無軍籍退休退職職工異地安置政策。完成軍休干部移交任務,召開全國軍休干部服務管理工作現場經驗交流會。研究建立軍休干部服務女大生包養俱樂部管理機構標準化管理包養網ppt機制,開展軍休“三先”評比表彰。做好第6批軍休包養網職工安置計劃審定。
推進烈士褒揚工作。督促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烈士紀念工作的意見》及實施細則。推動設立烈士紀念日,舉辦民政部公祭烈士活動。建立烈士評定疑難問題專家委員會會商制度。全面完成4年規劃的61.5萬座散葬烈士墓、1.2萬處零散烈士紀念設施以及新發現的散葬烈士墓、零散烈士紀念設施包養網的搶救保護任務。啟動第六批國家級烈士紀念設施評定工作。表彰一批全國文明烈士紀包養女人念設施保護單位。做好新式《烈士證明書》換發工作。完成境外烈士紀念設施修繕規劃,啟動重大修繕項目并爭取完成80%甜心寶貝包養網,建立完善境外烈士紀念設施數據庫。
提高優撫保障水平。繼續提高優撫對象撫恤補助標準,逐步縮小城鄉“三屬”保障待遇差別。出臺《執行多樣化軍事任務民兵預備役人員撫恤優待辦法》。建立給精神病退役士兵監護人發放監護費制度。制定人民警察撫恤辦法。
提升優撫安置事業單位服務保障能力。建立優包養妹撫對象短期療養制度。推進優撫醫院、光包養榮院包養網軍地共建交流,開展為優撫對象巡診服務活動。召開全國優長期包養撫事業單位能力建設經驗交流會。開展創建文明優撫事業單位活動。總結推廣組織社會化力量遂行軍供保障的經驗做法,規范軍供服務標準,組織全國重點軍供站軍供保障正規化演練。
創新優撫安置服務體系。研究出臺《民政部關于推進優撫安置服務體系建設的指導意見》,加快建立民政部門牽頭組織、相關方面協調配合、社會力量廣泛介入、服務對象踴躍參與的新型優撫安置服務體系。完善優撫安置對象數據信息,推進優撫安置信息資源整合,擴大部、省、市、縣四級聯網成果,提高聯網運行質量和效率。
深化擁軍優屬工作。創新工作機制,建立完善雙擁模范城(縣)動態管理辦法。發揮領導小組作用,借助雙擁創建平臺,加大優撫安置政策督導落實力度,推動解決擁軍優撫安置領域中涉及軍包養民切身利益的實際問題和軍民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深入開展雙擁工作研究。
發佈留言